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中国农业发展三大模式:行政、放任与合作的利与弊

发布时间:2018-05-07 11:34

  本文选题:旧农业 + 新农业 ; 参考:《开放时代》2017年01期


【摘要】:本文论证,中国的"旧农业"——谷物生产——今天主要运作于一个行政模式之下,而"新农业"——高值蔬菜、水果、肉-禽-鱼和蛋奶——则主要运作于一个放任的市场模式之下。在国际市场竞争和粮食价格相对低廉的压力下,前者起到保护中国谷物生产和"粮食安全"的作用,但也显示倾向过度依赖指令性手段和无视农民意愿的弱点。后者则成功地凭借市场收益激发了小农的创新性,但经常受到市场价格波动的冲击以及商业资本的榨取。作为第三种模式的"专业合作社",则主要试图模仿美国的纯经济性合作社模式,无视中国村庄,不符合中国实际。本文提倡,中国应该模仿"东亚"模式的半政府性综合农协,扎根于村庄社区,由此往上延伸到乡(镇)、县(市)、省、中央各级政府。它们主要为小农提供"纵向一体化"的产品加工和销售服务、技术咨询与服务、信贷服务、组织农资供销、组织社区活动,并参与国家政治来维护小农利益,一如日-韩-台历史经验中,其人均国内总产值以及工农业所占相对比例大致相当于如今中国的那段时期。
[Abstract]:This paper argues that China's "old agriculture"-grain production-today operates mainly under an administrative model, while "new agriculture"-high value vegetables, fruits, Meat-poultry-fish and egg-milk-operate mainly under a laissez-faire market model. Under the pressure of international market competition and relatively low grain prices, the former plays a role in protecting China's grain production and "food security," but it also shows the weakness of overreliance on prescriptive means and disregard of farmers' wishes. The latter have succeeded in stimulating smallholder innovation on the back of market gains, but have often been hit by market price fluctuations and squeezed by business capital. As the third mode of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it mainly attempts to imitate the pure economic cooperative model of the United States, ignoring Chinese villages, which is not in line with China's reality. This paper advocates that China should imitate the "East Asia" model of the semi-government comprehensive agricultural association and take root in the village community, thus extending up to the township (town, county, province, central government at all levels). They provide "vertically integrated" product processing and marketing services to smallholder farmers, technical advice and services, credit services, organizing agricultural supply and marketing, organizing community activities, and participating in national politics to safeguard smallholder interests, As with Japan, South Korea and Taiwan, its GDP per capita and the relative share of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are roughly the same as in today's China.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校区历史系;
【分类号】:F3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宗智;;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1980—2010)——一个历史和比较的视野[J];开放时代;2016年02期

2 王德福;;市场化抑或政策性:农地经营权抵押的实践逻辑与反思[J];湖北社会科学;2016年02期

3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2016年02期

4 黄宗智;;农业合作化路径选择的两大盲点:东亚农业合作化历史经验的启示[J];开放时代;2015年05期

5 王海娟;;资本下乡的政治逻辑与治理逻辑[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6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2015年02期

7 黄宗智;龚为纲;高原;;“项目制”的运作机制和效果是“合理化”吗?[J];开放时代;2014年05期

8 张永革;;永年县蔬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4年08期

9 李凯;赵涛;王立阳;杜素霞;李晓梅;;引科技提升蔬菜质量 抓市场拓宽销售渠道——永年县搞好蔬菜上档升级解决卖菜难问题调研报告[J];现代农村科技;2014年15期

10 黄宗智;;“家庭农场”是中国农业的发展出路吗?[J];开放时代;2014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程鸿飞;彭丹梅;;让农民合作社运行更好实力更强[N];农民日报;201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小力;;回顾·思考·展望:近五年以来中国近代乡村史研究综述[J];高校社科动态;2017年03期

2 王国辉;鲍莹莹;;老人居家养老意愿的年龄差异、子女支持偏好及其解释——基于CGSS2012年老年人状况综合调查数据[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3 杜鹏;贺雪峰;;论中国农村分家模式的区域差异[J];社会科学研究;2017年03期

4 余练;;地权纠纷中的集体成员权表达[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5 胡英泽;张爱明;;外来户、土改与乡村社会——以山西省永济县东、西三原村为例[J];开放时代;2017年01期

6 林冬梅;;华北农村土地改革中农民心态的嬗变[J];焦作大学学报;2016年03期

7 郑晓园;;农村消费型贫困的发生机理与治理策略——以鄂东S镇农民建房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8 陈益元;;诉苦、斗争和阶级划分:革命走入乡村实证研究——以湖南省土地改革运动为中心的考察[J];史林;2016年04期

9 陈益元;李鹏;;新中国成立初期乡村社会变迁研究述评[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10 萧凌波;;清代气候变化的社会影响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6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宗智;;农业合作化路径选择的两大盲点:东亚农业合作化历史经验的启示[J];开放时代;2015年05期

2 黄宗智;;中国经济是怎样如此快速发展的?——五种巧合的交汇[J];开放时代;2015年03期

3 阎占定;;嵌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新型乡村治理模式及实践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4 林建伟;刘伟平;;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实践异化与制度回归——来自福建省试点情况的分析[J];东南学术;2015年01期

5 侯江华;;资本下乡:农民的视角——基于全国214个村3203位农户的调查[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6 吴比;刘俊杰;赵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作用与困境——基于山东枣庄农村改革试验区做法的思考[J];农村经营管理;2014年12期

7 贺雪峰;;工商资本下乡的隐患分析[J];中国乡村发现;2014年03期

8 程郁;张云华;王宾;;农村土地产权抵质押:理论争论、现实困境和改革路径[J];金融监管研究;2014年10期

9 蒋永甫;何智勇;;资本下乡与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农民组织化路径[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10 黄宗智;龚为纲;高原;;“项目制”的运作机制和效果是“合理化”吗?[J];开放时代;2014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岳峰;拉美新自由主义的后果和前景[J];国外理论动态;2000年08期

2 牛晋芳;阿根廷:新自由主义的结构调整与社会脱节(上)邋[J];国外理论动态;2001年10期

3 吉姆·克罗蒂 ,康库克·李 ,韩德强;韩国的新自由主义结构调整:奇迹还是灾难?[J];中国税务;2002年05期

4 吉姆·克罗蒂,康库克·李,韩德强;韩国的新自由主义结构调整——奇迹还是灾难[J];开放导报;2002年Z1期

5 杨帆;评“新自由主义”——兼论国家经济安全理论[J];科学决策;2002年03期

6 方福前;新自由主义及其影响[J];高校理论战线;2003年12期

7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自由主义”研究课题组;关于“新自由主义”研究[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3年04期

8 张力化;热潮中的冷思考——对新自由主义的再认识[J];学术交流;2003年12期

9 李淑梅;新自由主义评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10 罗文东;新自由主义剖析:实质和影响[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雷菁;洪灏;;新自由主义的由来、本质特征及其影响[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2 陈惠雄;;主义与问题:新自由主义辨析——兼论“主体-社会”互构的人本经济哲学理论向度[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3 朱奎;王丽娟;;新自由主义之后:后新自由主义,还是后资本主义?[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4 白雪秋;;从理论缺陷到实践灾害:新自由主义难逃失灵宿命[A];“外国经济学说与当代世界经济”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20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李炳炎;;国际金融危机后再认识新自由主义[A];中国第四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理论构建、实践构建与人的发展经济学的大众化网络化论文集[C];2012年

6 郭志琦;;绝不容许曲解邓小平的理论——评中国新自由主义学者们的一个惯用伎俩[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7 吴易风;;和青年朋友谈谈新自由主义问题[A];忘年交书简五十封[C];2007年

8 刘文霞;;论新自由主义对我国经济改革由增量改革到整体推进的影响[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王代敬;;排除新自由主义的干扰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10 李传桐;;新自由主义与俄罗斯养老保障制度改革[A];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0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新自由主义在全球的蔓延及我们应取的科学态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2 菲利普.G.塞尼 吕增奎 编译;图绘新自由主义[N];社会科学报;2005年

3 房宁;新自由主义在拉美的命运及教训[N];文汇报;2004年

4 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朱安东;认清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实质[N];人民日报;2012年

5 刘瑜;新自由主义的两种命运[N];南方周末;2008年

6 本报特约评论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 田文林;新自由主义戕害“模范国家”[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7 高世楫;新自由主义是一种极端化的理论体系[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8 记者 李晓斌;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新自由主义[N];邯郸日报;2014年

9 李公明;什么是批判新自由主义的……合理逻辑与多种语境[N];东方早报;2014年

10 赵汇 齐林泉;新自由主义帮了谁害了谁?[N];中国教育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卓;新自由主义对东亚经济发展的影响[D];外交学院;2009年

2 王熙;从经济思潮传播到意识形态扩张[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爱玲;新自由主义的理性批判[D];新疆大学;2008年

2 刘琼;新自由主义对中国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3 姚毅;应对新自由主义威胁的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策略[D];辽宁大学;2010年

4 黄秋霞;新自由主义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5 曾召国;剖析新自由主义:理论、政策实践及其启示[D];武汉大学;2005年

6 撖其籍;拉美新自由主义改革与贫困问题[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张玮;新自由主义的实践后果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赵海成;新自由主义对我国意识形态影响及对策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张晓丹;当代新情境下的新自由主义评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10 张云辉;新自由主义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567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8567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5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