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暂时贫困、长期贫困与代际传递
本文选题:暂时贫困 + 长期贫困 ; 参考:《社会科学研究》2017年02期
【摘要】:传统的贫困研究多为静态分析范式。近三十年来,国内外贫困研究逐渐从静态转向动态。暂时贫困、长期贫困、贫困代际传递是动态贫困的三种主要形态。在特别严重的自然灾害和不利的政治社会经济因素冲击下,暂时贫困会演变为长期贫困。长期贫困就是持续相当长时间的贫困。最极端的长期贫困是将贫困带入坟墓并传递给子代,致使其子代从人生之初即陷入贫困。长期贫困的显著特征主要有三个:持续时间长、代际传递、脆弱性。长期贫困的定量分析是制定有效反贫困战略和精准扶贫政策的重要依据。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poverty research is mostly static analysis paradigm. In the past three decades, poverty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has gradually shifted from static to dynamic. Temporary poverty, long-term poverty and poverty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are the three main forms of dynamic poverty. Under the impact of especially severe natural disasters and unfavorable political and socio-economic factors, temporary poverty can turn into long-term poverty. Long-term poverty is long-lasting poverty. The most extreme long-term poverty is to take poverty to the grave and pass it on to the offspring, so that their children fall into poverty from the beginning of life. There are thre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long-term poverty: long duration,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and vulnerability.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long-term poverty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formulating effective anti-poverty strategy and precise poverty reduction policy.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彝族长期贫困与代际传递的实证研究”(16AMZ012)
【分类号】:F32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新万;;政策性排斥与中国农村长期贫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05期
2 何晓琦;长期贫困的定义与特征[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3 何晓琦;;微观政策与消除长期贫困[J];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06期
4 彭新万;;基于社会排斥视角的中国农村长期贫困与消除的政策选择[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王生云;;中国农村长期贫困程度、特征与影响因素[J];经济问题;2011年11期
6 刘铮;也谈“中国农民为什么长期贫困”——兼与刘吉教授商榷[J];探索与争鸣;2005年06期
7 陈全功;程蹊;;长期贫困为什么难以消除?——来自扶贫重点县教育发展的证据[J];西北人口;2006年03期
8 阎文学;母青松;;贫困地区应破除的十种旧思想[J];经济问题探索;1987年04期
9 王思铁;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致贫新因素[J];农业经济问题;1995年08期
10 何勇;“龙头”奋起百业兴[J];老区建设;1995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梁怡;代际传递概念 剖析长期贫困症结[N];上海证券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胡斌;扶贫无捷径 滴水把石穿[N];福建日报;2014年
3 蒋志臻;鲍义志:就业难对农村家庭的影响不容忽视[N];人民政协报;2006年
4 谢庆裕 符信;为扶贫事业尽一份心[N];广州日报;2011年
5 阮蓓茜;“脱帽”才是真本事[N];浙江日报;2014年
6 枫临;一幅幅田园美景要加速勾画[N];鞍山日报;2014年
7 邓文辉;摆脱困境要靠自身发展[N];海南农垦报;2009年
8 记者陶继勋;农牧民收入倍增要利用好四个带动[N];亚洲中心时报(汉);2013年
9 记者 罗布次仁、尕玛多吉;西藏40余万农牧民脱贫[N];人民日报;2001年
10 王百平;扩大农村就业发展劳务经济[N];甘肃日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高林青;内蒙古兴安盟少数民族长期贫困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财经大学;2016年
2 何冬春;长期贫困度量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857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885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