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边区运输合作社的研究
本文选题:陕甘宁边区 + 运输 ; 参考:《延安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本文首先从陕甘宁边区运输合作产生的历史背景来说明运输合作早期的发展概况和产生的原因,重点对边区落后的运输情况做了详细的说明。因为西北高干会后,食盐督运对运输合作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由此陕甘宁边区运输合作从旧有的民间合作形式的发展基础上又产生四种新的运输合作模式。这四种模式在1943年以后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为适应盐运发展的要求,推动运输合作事业的发展,陕甘宁边区政府从多个方面对运输合作进行了支持,促进运输合作社的发展和壮大。为了突出边区合作运输的发展壮大和取得了成绩,从发展好的县区和模范合作社两个部分呈现运输合作的发展概括,在运输合作社的发展进程中,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对边区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保障了陕甘宁边区的生活,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经济封锁,为坚持抗战胜利作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很多都是初期发展中所出现的,边区政府通过实地调研、密切联系群众,认真了解决出现的问题,保证了运输合作的健康发展。边区运输合作社在体制、管理等方面实现了发展创新,为推进了边区运输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重要历史贡献作用。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transport cooperation in the Shensi-Kansu-Ningxia Border region is first introduced to explain the development and reasons of the transportation cooperation in the early stage, and the backward transportation situation in the border area is explained in detail. After the meeting of Gao Gan in Northwest China, the transportation of salt governor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transportation cooperation, and four new modes of transportation cooperation emerged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ld folk cooperation form in the Shensi-Kansu-Ningxia Border region. These four models flourished after 1943.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alt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ation cooperation, the government of Shensi-Kansu-Ningsia Border region supported transport cooperation from many aspects, and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of transport cooperatives. 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growth and achievements of cooperative transport in the border areas,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 cooperation has been generalized from the two parts of well-developed counties, districts and model cooperative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 cooperatives, although there have been considerable achievements, It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Border region, guaranteed the life of the Shensi-Kansu-Ningsia Border region, broke the economic blockade of the Kuomintang reactionaries, and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victory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also many problems, many of which appeared in the initial development, the border region government through field research, close contact with the masses, serious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to ensur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 cooperation. The border transportation cooperative has realized the development innovation in the system, management and so on, and has made its own important historical contribution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order area transportation.
【学位授予单位】:延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329;D2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林辉;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处理好两个关系[J];团结;2005年01期
2 孙春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心得(2) 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应遵循哪些原则[J];新农业;2007年07期
3 江建辉;;以社助农 以社富农——上高县引领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社的调查[J];理论导报;2007年05期
4 顾剑明;;贯彻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推进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J];农村经营管理;2008年12期
5 刘玺光;任佩利;;认真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大力发展棉花合作社[J];中国棉麻流通经济;2008年04期
6 张晓山;;农民专业合作社应朝什么方向发展[J];中国老区建设;2009年02期
7 徐旭初;邵科;;合作社与工会关系之辨——从合作社里办工会谈起[J];农村经营管理;2009年12期
8 ;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J];黑龙江水产;2010年05期
9 张凯;;农村新型合作社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基于苏北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理论界;2011年09期
10 王萍;;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何加大扶持力度?[J];中国人大;2012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红东;;大户领办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以箬横西瓜合作社为例[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2 徐旭初;;新情势下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安排[A];三生共赢论坛·2009北京会议会议材料[C];2009年
3 《供销合作社制度建设研究》课题组;张景云;;合作社与批发:承接与实践[A];“2009年北京批发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韩冰;刘现武;;转变政府角色 促进合作社发展——基于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调查[A];第四届农业政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与制度建设论文集[C];2007年
5 李忠;鲍荣龙;章奇特;;浅析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6 赵凌云;;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另一种现实选择——浙北芦溪村青鱼合作社个案研究[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杨伟民;胡定寰;;小规模奶农组织化与合作化的演进——来自内蒙古舍必崖奶农合作社的经济解释[A];首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钱庆武;;宣城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A];推动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12年安徽省科协年会宣城分会论文集[C];2012年
9 孙亚范;余海鹏;;农民生产服务合作社的发展和运行绩效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10 张锡炎;;南宝农民香蕉合作社——农业织织化发展的有效尝试[A];热带作物产业带建设规划研讨会——热带果树产业发展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韩志峰;张祥茂会见蒙古合作社代表团[N];中华合作时报;2006年
2 肖远金;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深层次矛盾[N];今日信息报;2007年
3 梁言邋联轩 红轩 陈仁云 薛伟;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N];江苏法制报;2007年
4 柳绍斌;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遭遇成长之痛[N];丽水日报;2007年
5 肖远金;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处理好几个关系[N];农民日报;2007年
6 小光;丹麦农民营销合作社制度特征[N];东方城乡报;2007年
7 修伟邋柳城;农民专业合作社打破市场“瓶颈”[N];大连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王琥;专业合作社的新趋势和新诉求[N];中华合作时报;2008年
9 姚继军;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注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江苏经济报;2008年
10 李学武;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N];金融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洁;农民专业合作社契约选择与运营绩效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2 何国平;走向市场:农业流通领域合作组织的理论与实践[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义伟;合作社内部制度安排:基于利益分配视角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钱崔红;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社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赫松伟;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胜任力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年
4 徐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5 林凌;湖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6 刘畅;基于奶农利益的奶业合作社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年
7 罗朝健;成员异质性农民合作社治理结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8 侯燕红;政策扶持视角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9 耿玉芳;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信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10 王榕栩;哈萨克牧区经济合作组织的生成、运作与变异[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107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910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