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劳动力转移如何影响农村老年人健康——基于路径分析方法的检验

发布时间:2018-06-01 23:21

  本文选题:劳动力转移 + 农村 ; 参考:《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7年08期


【摘要】:为探讨劳动力转移对农村老年人健康的影响途径,利用中国养老与健康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采用路径分析方法,就经济支持、情感支持、劳动供给与照料孙辈在劳动力转移对农村老年人健康的影响路径中的中介作用及交互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经济支持、情感支持、劳动供给与照料孙辈在劳动力转移对农村老年人健康的影响途径中均能发挥一定的直接中介作用。其中,劳动供给和照料孙辈对老年人躯体健康有更明显的正向中介效应,情感支持对老年人精神健康的负向中介效应更加显著。2)中介变量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影响,一方面,子女的经济支持减少了老年人的劳动供给和子女看望的频率;另一方面,老年人照料孙辈在提高子女经济支持同时,总体降低了子女的情感支持。3)在所有的中介效应中,子女看望缺失导致的老年人健康恶化效应大于其他影响途径对老年人健康的增益效应以及子女通讯的健康补偿效应。这说明,子女的情感支持,尤其是子女看望对当前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labor force transfer on the health of the elderly in rural areas, using the CHARLS data of China Old-age Care and Health tracking Survey, the method of path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economic and emotional support. The mediating role and interaction of labor supply and care grandchildren in the influence of labor force transfer on the health of the elderly in rural areas are tested empirical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conomic support, emotional support, labor supply and care grandchildren can all play a direct role in the influence of labor transfer on the health of the elderly in rural areas. Among them, labor supply and care grandchildren have a more obvious positive intermediary effect on the physical health of the elderly, and emotional support has a more significant negative intermediary effect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the elderly. The financial support of the children reduced the labor supply and the frequency of the visit of the children; on the other hand, the elderly care grandchildren, while increasing the financial support of the children, generally reduced the emotional support of the children. 3) in all the intermediary effects, The health deterioration effect caused by the absence of children's visit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gain effect of other ways and the health compensation effect of children's communication. This shows that the emotional support of children, especially the visit of childre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urrent health status of the elderly in rural areas.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6QC109)
【分类号】:F323.6;R16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晶;韩央迪;Weiyu Mao;Yura Lee;Iris Chi;;照料孙子女的经历对农村老年人生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16年07期

2 连玉君;黎文素;黄必红;;子女外出务工对父母健康和生活满意度影响研究[J];经济学(季刊);2015年01期

3 宋月萍;;精神赡养还是经济支持:外出务工子女养老行为对农村留守老人健康影响探析[J];人口与发展;2014年04期

4 宋璐;李亮;李树茁;;照料孙子女对农村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J];社会学研究;2013年06期

5 张胜荣;聂焱;;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外流对老年人经济支持影响的实证研究——以贵州省大方县响水乡以堵村中寨队为例[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6 贺聪志;安苗;;发展话语下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的福利之“痛”[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王小龙;兰永生;;劳动力转移、留守老人健康与农村养老公共服务供给[J];南开经济研究;2011年04期

8 左冬梅;李树茁;;基于社会性别的劳动力迁移与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福利——基于劳动力流入地和流出地的调查[J];公共管理学报;2011年02期

9 雷晓燕;谭力;赵耀辉;;退休会影响健康吗?[J];经济学(季刊);2010年04期

10 叶敬忠;贺聪志;;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经济供养的影响研究[J];人口研究;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晓冬;方向明;;劳动力转移如何影响农村老年人健康——基于路径分析方法的检验[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7年08期

2 郑志丹;郑研辉;;社会支持对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基于代际经济支持内生性视角的再检验[J];人口与经济;2017年04期

3 吴海涛;宋嘉豪;;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模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LHLS数据的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5期

4 李树茁;徐洁;左冬梅;曾卫红;;农村老年人的生计、福祉与家庭支持政策——一个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J];当代经济科学;2017年04期

5 刘国恩;李星宇;石菊;;退休对我国居民健康的影响——基于CFPS2010数据的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17年07期

6 冯华超;;劳动力外流背景下的农村老年人代际支持研究[J];江汉学术;2017年04期

7 刘亚飞;胡静;;子女数量、父母健康与生活满意度——基于性别失衡视角[J];西北人口;2017年03期

8 刘西国;刘晓慧;;基于断点回归法的“新农保”主观福利效应检验[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7年05期

9 钟涨宝;杨威;;原生家庭偏好、现代性与农村女儿家庭养老——基于湖北省红安县的实证分析[J];学习与实践;2017年04期

10 席建成;孙早;;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否推动了产业升级——基于中国工业断点回归设计的经验证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7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璐;李亮;李树茁;;照料孙子女对农村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J];社会学研究;2013年06期

2 贾亚娟;;农村留守老年人口健康状况研究——以陕西农村为例[J];农业考古;2011年03期

3 叶敬忠;;发展的西方话语说——兼序《遭遇发展》中译本[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罗敏;姜倩;张菊英;谭玲;应桂英;甘华平;;农村留守老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3期

5 胡宏伟;李玉娇;;我国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ordered probit模型的估计[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6 左冬梅;李树茁;宋璐;;中国农村老年人养老院居住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J];人口学刊;2011年01期

7 刘晓昀;;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健康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09期

8 韦艳;刘旭东;张艳平;;社会支持对农村老年女性孤独感的影响研究[J];人口学刊;2010年04期

9 谷琳;;老年人受教育程度与健康状况的实证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2010年02期

10 段成荣;杨舸;;中国流动人口状况——基于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昭文;;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现状和推进措施[A];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新思路新模式——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姜春华;;对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A];中国流通业与新农村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杨泽敏;杨晓红;;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方式及其效果分析[A];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进自主创新 促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武汉市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国炳;黄大学;;湖北省农办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及解决途径[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李勋来;;制度变迁及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秀芝;尹继东;;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江西的实证[A];2007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协作联谊会暨“区域经济合作与互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郭朝晖;陈琳;;基于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农村教育发展思考[A];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文明;;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研究[A];湖南省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张永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阶段、流向及特点[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10 张随榜;李博;张之峰;;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与农民工组织管理[A];陕西省农业科技与人才开发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红萱 孙昂;江苏发放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券[N];中国财经报;2006年

2 田逢春;去年云南省600余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N];中国民族报;2006年

3 实习生 董瑶 本报记者 代乐;我省去年转移培训12.7万农村劳动力[N];贵州日报;2006年

4 张晓红;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协会成立[N];黑龙江经济报;2007年

5 省十届人大代表 彭曼君;推进贫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N];湖南日报;2007年

6 崔传义;为什么要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N];人民日报;2006年

7 记者 任平;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质的飞跃[N];山西科技报;2006年

8 郭雄伟;我市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开始[N];商洛日报;2007年

9 谷嫦瑜;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大技能型转变力度[N];渭南日报;2007年

10 田逢春;全省600余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N];云南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爱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2 许晓红;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3 李国强;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马华泉;城市化中教育投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5 申鹏;基于中国人口转变视野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杨松;论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刘秀梅;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经济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8 程名望;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机理、动因与障碍[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许昆鹏;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资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10 马红梅;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社会资本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2 许碧;贵州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对策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3 谢希俐;基于网络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4 赵欣;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生态位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5 李总;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6 薛从彬;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财政作用[D];四川大学;2006年

7 张成玉;社会资本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地位和作用[D];河南农业大学;2006年

8 陈琳;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教育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9 魏晓柳;新疆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及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薛锋;江苏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661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9661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e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