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黔江区政府精准扶贫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04 11:09

  本文选题:黔江区政府 + 精准扶贫 ; 参考:《西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贫困是长期伴随人类发展的一个世界性难题,所以消灭贫困就成为世界范围内普遍关注的话题。特别是我国正处于“十三五”时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贫困问题是我国政府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精准扶贫战略则是中国在新形势下结合国内的基本国情对贫困治理的创新。黔江区地处重庆东南部中心地带和武陵山区腹地,是国家规划建设的武陵山片区6个中心城市之一和重庆市渝东南中心城市,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边远山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区于一体。2015年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以来,全区共有65个贫困村、11430户40641人贫困人口需要脱贫。因此本文以黔江区三个贫困村为例来探讨黔江区政府精准扶贫的进程及其问题,以完善相关政策建议,为黔江其他地区甚至西部其他地区的农村精准扶贫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首先厘清论文主题的核心概念,并借鉴权利贫困理论、扶贫理论、精准化治理理论形成对精准扶贫的规范性认识,通过把握好贫困--扶贫的理论与实践的内在关系,再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个案,利用比较方法、实地调研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地方政府精准扶贫的实践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并结合政府开展治理的政策,在现实效果基础上提炼出推动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七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评述国内外研究进展,确定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提出研究内容和研究创新点。第二章为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借鉴,主要对贫困、地方政府、精准扶贫的内涵与外延进行界定,引入权利贫困理论、扶贫理论、精准化治理理论,为本文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为黔江区精准扶贫现状分析,首先介绍黔江区精准扶贫的政策支持,然后对黔江区精准扶贫的现状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第四章为对比研究,基于黔江区N村、X村、Y村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贫困村开展精准扶贫前后的情况对比,并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识别出三个贫困村的致贫原因,梳理出精准扶贫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和政府在精准扶贫进程中的主要做法。第五章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针对三个贫困村精准扶贫的问卷分析提出黔江区政府精准扶贫所存在的不足,再剖析其产生的原因。第六章为对策建议,结合第五章存在的不足对黔江区政府精准扶贫的改进方向提出对策建议。第七章为结论与展望,提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和研究展望。本文的对策建议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通过强化政府的主体责任、提升服务意识,健全扶贫工作机制、促进政策体系优化,加强精准扶贫监督机制和确保政策健康运行压紧压实精准扶贫中政府的主体责任;二是通过调动贫困户脱贫积极性、促进干部与群众的双向沟通,加大职业培训力度、增强自我脱贫能力,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鼓励干部扎根农村,促进挂职扶贫干部“角色”转变、保障政策有效推进充分发挥精准扶贫主体的积极作用;三是通过加快精准扶贫信息化建设、创新工作方式,全面落实“精准”、实现扶贫政策全覆盖,协调各方参与精准扶贫、健全政府引导的扶贫体系创新精准扶贫的实现方式;四是通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拓宽贫困户增收致富渠道,落实教育帮扶政策、切实让贫困户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加强医保帮扶体系建设、切实解决贫困户后顾之忧释放精准扶贫资源的整合效应。本文以地方政府为研究对象,重点突出地方政府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基于黔江区三个贫困村的精准扶贫前后情况对比,体现出地方政府对精准扶贫战略的有效实践。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贫困村为研究个体,注重效果变化这一动态过程,在客观事实和问卷调查基础上,通过由扶贫到精准扶贫的理论推进,最后提炼出本文的研究结论。本文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对黔江区政府精准扶贫的研究较大部分是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相对较少;二是仅对黔江区N村、X村、Y村分别进行了纵向对比分析,缺乏横向对比。
[Abstract]:In this paper , the author tries to discuss the process and the problems of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by taking the three impoverished villages in Qijiang district as an example .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 of the government in the whole area , and puts forward the research contents and the research innovation points .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esearch conclusion and the research prospect in this paper . One is to strengthen the government ' s main responsibility , promote the service consciousness , improve the pro - poor working mechanism , promote the policy system optimization ,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mechanism of the pro - poor and ensure the healthy operation of the policy .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32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童小琴;;论精准扶贫中地方政府行为的优化[J];发展研究;2016年10期

2 张飞霞;;重庆农村地区精准扶贫过程中的政府行为优化路径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10期

3 宋豪;;大数据提升政府精准扶贫治理能力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6年24期

4 莫光辉;凌晨;;政府职能转变视角下的精准扶贫绩效提升机制建构[J];党政研究;2016年05期

5 宋超;;精准扶贫:治理现代化视野下的新型贫困村治理模式[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6 祁凡骅;李声宇;;“精准扶贫”的治理理念、治理能力与治理工具——基于政府治理创新视角[J];行政科学论坛;2016年06期

7 张翔;;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机制探究[J];教育导刊;2016年06期

8 郭承尚;唐开蓉;;浅议精准扶贫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安徽农学通报;2015年13期

9 李小云;唐丽霞;许汉泽;;论我国的扶贫治理:基于扶贫资源瞄准和传递的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04期

10 葛志军;邢成举;;精准扶贫:内涵、实践困境及其原因阐释——基于宁夏银川两个村庄的调查[J];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许源源;中国农村扶贫瞄准问题研究[D];中山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丽杰;县级政府精准扶贫政策执行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2 涂乐;江西省永丰县农村精准扶贫对策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6年

3 黎沙;我国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及对策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4 陈春祥;黔西北山区精准扶贫机制与脱贫对策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6年

5 刘聪颖;涪陵区农村精准扶贫现状与对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6 李朝柱;昆明市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7 李梦竹;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8 李丽;转型期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性缺失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9771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9771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a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