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兰州财经大学》 2015年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李春
【摘要】:本研究以解决好“三农问题”对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入手,在对相关的大量文献进行整理研究的基础上,首先系统的回顾了我国从建国以来农地产权制度所经历的几次比较重要的变革以及相对应的农业经济增长状况,发现两者之间确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次,本文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对我国1949—2012年期间的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和农业经济增长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农地产权制度可以从影响农业要素投入量和要素利用效率两个方面对农业经济的增长产生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农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是有较大差异的,适应当时实际情况的较好的农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相对来说较为显著;当前我国所实行的农地流转政策由于整体上还处于较低层次的初级阶段,各个方面都不够完善,因此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还不是非常明显。最后在研究分析当前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的基础上,比较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对应的完善措施,并且在文章结尾也对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相关探讨,以期我国在不久的将来能够设计出更加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状况的、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有更多积极作用的农地产权制度,从而加快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步伐。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1.1;F32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乔榛;焦方义;李楠;;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与农业增长——对1978—2004年中国农业增长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6年07期
2 张浩;陈昭;;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要素贡献度研究——基于分省非稳定面板的实证分析[J];南方经济;2008年01期
3 刘涵;;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10期
4 洪名勇;施国庆;;农地产权制度与农业经济增长——基于1949~2004年贵州省的实证分析[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7年01期
5 李焕彰,钱忠好;财政支农政策与中国农业增长:因果与结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彭亮;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D];四川大学;2003年
2 李春迎;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吉晓华;;20世纪安徽两次农村改革不同命运解析[J];安徽史学;2012年03期
2 杨芸伊;;三层互动: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建构的综合分析框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3 王桂平;;山东省农村生产支援资金使用优化创新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4 杨军,张立平;浅析WTO框架下中国农业技术革新的途径[J];安徽农业科学;2002年05期
5 刘喜广;刘朝晖;王福强;王迎宾;;农村土地流转的新制度经济学解读[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2期
6 杨乙丹;樊志民;王庆锋;;我国粮食流通制度变迁的周期解释[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6期
7 梅莹;;安徽发展林业产业经济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2期
8 蒙丹;;工业反哺农业中资金投入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2期
9 薛森;张文秀;冉瑞平;;生态建设的正外部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10 潘培;杨顺顺;栾胜基;;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及其环境影响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良永;;引导打工经济返流,促进农业生产要素整合[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谢欣;星炎;;“西三角”经济圈农民收入与金融财政支持的关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何一鸣;罗必良;;中国农地产权管制放松的制度效应:假说及其验证[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4 钱忠好;冀县卿;刘芳;;外部利润、同意一致性与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制度创新——昆山富民合作社制度创新的理论解析[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5 黄少安;刘明宇;;农地产权不明晰、物权保护与经济绩效——《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法与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何忠伟;王有年;邢广宏;;中国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相关分析[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专辑[C];2006年
7 周志太;;十、企业社会责任视角的国有企业支农[A];2010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陈新田;;论湖北省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途径[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李妙颜;;缓解社会各阶层利益冲突途径探讨[A];“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刘战平;;发展都市农业是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突破口[A];《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南管理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盖丽丽;中国农村金融监管:变迁、效果及改进[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崔传斌;我国烟草农业生产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李霞;新疆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4 祁冰;20世纪上半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5 刘茜;公共物品供给机制与政府定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慧;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的市场机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彭彦强;基于行政权力分析的中国地方政府合作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9 郭薇;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韩林;我国财政支农支出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平平;农地城市流转的交易成本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强欢;上海市社区体育俱乐部运作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李晓郛;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个体信息公开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马琳;聊城市新农村建设财政支持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宋昆明;新农村建设财政支持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6 周燕南;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结构优化与创新设计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7 吴文忠;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管理问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周爱香;20世纪60年代初湘潭专区农村经济政策调整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夏层英;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陈雨林;攀枝花市现代烟草农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正平;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变及其借鉴意义[J];北京社会科学;1998年03期
2 程恩富,伍山林;西方制度经济学:传统与现代理论[J];财经研究;1998年04期
3 方英楷;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的兴衰与保护[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年01期
4 曾玉荣,张良强,黄怡;福建省种植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02年01期
5 石素英,张维祥;科技进步贡献率数学模型前提假定与误差分析[J];阜新矿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2期
6 赵虎,晏磊,季方;塔里木河干流上游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1年04期
7 郑达林;入世后我国农业机械的发展思路及可采取的政策措施[J];中国农机化;2001年03期
8 王文普;陈伟;;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效应[J];华东经济管理;2008年03期
9 吴天然;我国农村经济增长的需求与贸易因素分析[J];江海学刊;1996年06期
10 吴婷;;论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结构及其优化[J];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窦开龙,李兴江;我国农地产权制度问题研究回顾与综述[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黄中文,刘青宇;中国现行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简评[J];经济工作导刊;2003年20期
3 赵淑华;黑龙江省农地产权制度的特征与实现方式探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4 韩涛;;论城市化进程中农地产权制度变迁[J];长江论坛;2005年06期
5 张秀英;;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思路[J];生产力研究;2006年03期
6 潘丽萍;;创新农地产权制度 有效增加农民收入[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年03期
7 赵紫玉;;构建我国农地产权“三权分离”模式——对现行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设想[J];国土资源;2006年09期
8 吴玲;梁学庆;;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与创新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覃美英;程启智;;建国以来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年04期
10 王翠英;;试论现行农地产权制度的实际效应[J];理论导刊;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于金富;;完善农业经营制度关键在于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下)[C];2001年
2 丁长发;;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地产权制度的思考[A];福建省土地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徐志华;茅丽华;;转型期中国农地产权制度问题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温锐;陈胜祥;杨丽琼;;“十五”时期以来新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革史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叶东蕾;;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变革[A];2004年中国科协年会3分会场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田坚坚;;农业产业化条件下的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探讨[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问题研究[C];2006年
7 张期陈;;政府意志与征地利益冲突——基于农地产权制度的视角[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王湃;张安录;;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浅析[A];生态文明中的土地问题研究[C];2008年
9 程芳;;《资本论》土地产权理论与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问题研究[A];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暨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周楚军;[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张敏;[N];中国证券报;2012年
3 何传新;[N];农民日报;2004年
4 彭巨水;[N];中国改革报;2008年
5 刘远翔;[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6 山东省郓城县国土资源局 王慧君 李葵云;[N];今日信息报;2008年
7 王振坡 王丽艳;[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9年
8 许宝健;[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7年
9 张新光;[N];农民日报;2004年
10 肖万春;[N];中国信息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财贵;农地产权制度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吴玲;新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3 郭新力;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4 臧得顺;农地产权制度的经济社会学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5 陶银球;市场化条件下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赵德起;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效率的经济学分析[D];辽宁大学;2008年
7 王安春;1949年以来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及创新选择[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明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1年
9 杨进;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10 贾雪池;转轨时期中俄农地产权制度比较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栋;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保障功能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2 何琼;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3 王敏燕;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4 张欣;我国当前的农地产权制度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鹏伟;当代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6 赵彩云;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创新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松华;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地产权制度问题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8 鲍巍;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9 李国娟;现阶段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10 于洋;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79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97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