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国特色家庭农场形成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2 14:28

  本文选题:唯物史观 + 中国特色 ; 参考:《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经济发展规律中两个重要的影响因子,此二者的辩证关系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石,决定着历史发展的方向及嵌套于其中的特定时代特征。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了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生产方式。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土地所有制作为生产关系的重要载体,它的性质归根到底也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占主体地位的农业生产关系的性质所决定。围绕农村土地制度的建设,党和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建国初期的土地革命将土地全部分给农民,建立起农民土地私有制度;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按照马克思的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理论,中国农业开始走合作化的道路,土地由农民所有转变为合作社集体所有,以消除小农生产的狭隘性;人民公社化和文化大革命时期,“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完全掌握着农地的经营权和使用权,实现全面公有制;1978年至今,中国一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农业的体制性转型改变了集体化时期农业的激励结构,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释放了中国农业的生产力。然而,因经济和农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双重驱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暴露出农地规模细碎化严重、小农意识强、农业收入增长缓慢、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日渐减少、农村土地大量流失及撂荒等弊端,严重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这些问题反映出农业生产体制转型的“制度红利”已经逐步释放完毕,因此,客观上要求对农业生产关系再次做出调整。只不过,这一调整与上次调整的方向相反,是农地从“分”到“统”,或者说,从“细碎化”到“规模经营”。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改革中的第二个飞跃。总之,以农地流转和集中为核心的适度规模经营是未来中国农业变革的基本方向,同时也是建成农业现代化的必要途径。中国农业最基本的问题是农民人口数量和土地资源不匹配,这个问题严重影响到农民的收入。马克思地租理论中,土地产出的“剩余索取权”也随着这个博弈过程而表现出不同的效率,由此而产生的在政府和农民之间的不同的激励效应成为了农地制度变革的内在动因。近年来,中国一些地区进行了以规模经营为特征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相关探索,基于中国的基本国情、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生产特点,中国农业发展既不能坚持建国初期农民私有土地的小农经济体制,也无法复制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大农场发展模式,而兼具劳动密集型(以家庭成员经营为主)、适度规模集约化、产业化(以家庭为主要来源的高收入)经营的中国特色家庭农场成为未来中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合意选择。这一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仅有效地缓解积弊已深的“三农问题”,而且能够有效地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但是,家庭农场这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中国这个正处于体制转型和结构转化的发展中国家,发展还是比较缓慢,因而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基于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与剖析,本文试图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框架指导下,从马克思恩格斯对小农经济、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及大农场的研究视角出发,尝试廓清中国特色家庭农场的内涵、变革依据、阻碍因素、“适度规模”的界限,尤其是其形成机制等问题。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本课题结合收集的文献资料,采用实地调查法,调查分析了武汉江夏区农户的基本情况以及家庭农场的发展成效等方面内容,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测算模型的构建和调查数据的分析,测算出中国特色家庭农场的“最小必要规模”。最后,根据实地调研结果,在马克思唯物史观框架的指导下,结合国内外发展家庭农场的相关经验,从农地流转、政府支持以及社会化体系建设三个不同纬度提出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家庭农场的相关对策,以期对中国特色家庭农场的进一步发展和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收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ductivity and production is two important factors in the law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have laid the foundation of Marxist historical materialism , determined the direction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relations nested in it . In the period of socialist transformation , the People ' s commune , which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 has made a series of changes . In recent years , China ' 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s the basic direction of agricultural reform in China , and it is a necessary way to buil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黎东升,曾令香;进一步发展我国家庭农场的思考[J];农业经济;2000年07期

2 刘忠民;家庭农场大量挂帐的原因及清欠对策[J];中国农业会计;2000年05期

3 ;哈密市首批农机化家庭农场正式挂牌[J];新疆农机化;2000年05期

4 马中泽;《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下的家庭农场核算[J];中国农垦经济;2001年02期

5 张斌,张生;家庭农场管理和核算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中国农垦经济;2001年05期

6 胡金梅,赵永仁;对家庭农场统计的几点思考[J];农场经济管理;2001年04期

7 张晓丽;关于建立家庭农场的经济学思考[J];农村经济;2001年05期

8 李南;;美国的家庭农场[J];新农村;2001年10期

9 薛华;广西垦区家庭农场H·11648麻生产前景[J];广西热带农业;2002年01期

10 焦方强,潘建福;家庭农场成本和利润的计算与列示[J];农场经济管理;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范梅华;顾荣;;家庭农场的中国实践与思考[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第九次代表会议暨第十六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2 周文;叶兴平;何舸;;以家庭农场为单元的农村生物质能利用探讨[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5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3 李军;;论家庭农场的企业化经营[A];黑龙江省首届青年科技工作者论坛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分会场实施五大战略推进三化进程构建和谐农场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7年

4 李如平;;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家庭农场发展的研讨[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5 董正华;;关注家庭农业的现代化[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董正华;;关于现代农业发展的两个理论问题[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三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成钰;黑龙江垦区家庭农场售粮速度加快[N];粮油市场报;2007年

2 薄小波;沪郊出现首批“家庭农场”[N];文汇报;2008年

3 黄勇娣 陈孝斌;家庭农场模式能否持续发展[N];解放日报;2009年

4 记者 方霞 实习生 卢奕 通讯员 黄健儿;家庭农场成农业“进化”新趋势[N];嘉兴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张海峰 见习记者 李庆勤;昔日父亲办家庭农场名扬全国 今朝儿子建股份养殖领头致富[N];新疆日报(汉);2011年

6 宗巍;“家庭农场”促进农民增收[N];东方城乡报;2012年

7 潘淑娟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家庭农场金融服务有待跟进[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2年

8 记者 王泽农;应鼓励发展适度规模家庭农场[N];农民日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徐盘钢 胡立刚;松江:家庭农场点亮都市农业[N];农民日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王颖春 实习记者 陈琴;扶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政策或近期出台[N];中国证券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郧宛琪;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2 邵平;论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D];安徽大学;2016年

3 屈学书;我国家庭农场发展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真;宁波家庭农场发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2 朱海涛;浙江省家庭农场发展对策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

3 董凌芳;结构化理论视野下松江家庭农场制度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4 严耀东;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4年

5 李凯;家庭农场发展对策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4年

6 李宇飞;促进我国家庭农场发育与发展问题研究[D];烟台大学;2014年

7 吕金花;完善我国家庭农场法律制度的建议[D];山东大学;2014年

8 刘婉;湖南省家庭农场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年

9 赵胜利;河南省家庭农场发展问题探讨[D];河南农业大学;2014年

10 王灵灵;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浙江家庭农场发展对策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099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0099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8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