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的经济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22 22:17

  本文选题:土地管理 + 农村宅基地 ; 参考:《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年05期


【摘要】:[目的]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的确定及其利益分配是宅基地能否顺利退出的关键。[方法]基于福利经济学分配论和补偿原理建立宅基地价值生产函数,运用比较研究法、模型分析法通过计算各生产要素的边际贡献率确定各相关权利主体的退出补偿范围;权衡宅基地退出过程中投资成本与未来收益,以优化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方案,为宅基地退出公平补偿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结果]理论上农户的最低补偿额应大于农户退出宅基地的机会成本,最高补偿额不高于宅基地价值生产函数中农户应分得的宅基地价值与农户退出后的投资风险成本之和;村集体的补偿额应为宅基地价值生产函数中村集体应分得的宅基地价值;地方政府的退出补偿额应不超过所享受的外部性价值。[结论]基于宅基地价值生产函数确定的各相关权利主体退出补偿范围,从定量角度为宅基地退出公平补偿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同时顺应了通过市场机制对退出权利主体进行补偿的改革方向。
[Abstract]: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compensation standard and benefit distribution of rural homestead withdrawal is the key to the smooth exit of Homestead. [methods] based on the distribution theory of welfare economics and the principle of compensation,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of homestead value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comparative study, the method of model analysis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marginal contribution rate of each factor of production to determine the range of withdrawal compensation of each relevant subject of right. By weighing the investment cost and future income in the process of homestead withdrawal, we can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scheme of homestead value-added income and provide a scientific theoretical basis for fair compensation for homestead withdrawal. [results] theoretically, the minimum compensation amount of farmers should be greater than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farmers withdrawing from the homestead, and the highest compensation amount should not be higher than the sum of the Homestead value and the investment risk cost after the farmers withdraw from the Homestead value production function. The compensation amount of the village collective should be the value of the homestead that the village collective should get in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of the homestead value, and the compensation amount of the withdrawal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should not exceed the externality value enjoyed by the local government. [conclusion] based on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of homestead value, the relevant subjects withdraw from the compensation range, and provide a scientific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fair compensation of homestead withdrawal from a quantitative point of view. At the same time, it conforms to the reform direction of compensating the withdrawal right subject through the market mechanism.
【作者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东北大学土地管理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土地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的机制、路径及区域差异研究”(41301148)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黑龙江省农地流转对农民收入的作用机制研究”(13H002) 辽宁省教育厅项目“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创新及其政策调控研究”(W2014048) 东北农业大学“青年才俊”基金资助项目“土地因素对农户劳动力转移影响路径研究”(14QC32) 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土地流转与农户劳动力转移:作用机理与路径”(UNPYSCT-2016014)
【分类号】:F32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邢姝媛;;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建立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年01期

2 宫攀;邢承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值评估方法述评[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年07期

3 毛燕玲;曾文博;余国松;肖教燎;;基于改进区间Shapley值的农村宅基地退出收益分配方法[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4 杨玉珍;;农户闲置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及政策衔接——行为经济学视角[J];经济地理;2015年07期

5 冯应斌;杨庆媛;;农户宅基地演变过程及其调控研究进展[J];资源科学;2015年03期

6 郑俊鹏;王婷;欧名豪;刘震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创新思路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7 桂华;贺雪峰;;宅基地管理与物权法的适用限度[J];法学研究;2014年04期

8 陈丽娜;尹奇;;宅基地退出:兼顾效率与公平的补偿标准[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S2期

9 关江华;黄朝禧;胡银根;;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研究——以微观福利为视角[J];经济地理;2013年08期

10 胡银根;张曼;魏西云;刘彦随;徐小峰;何安琪;;农村宅基地退出的补偿测算——以商丘市农村地区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13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崇光;肖小勇;张有望;;蔬菜流通不同模式及其价格形成的比较——山东寿光至北京的蔬菜流通跟踪考察[J];中国农村经济;2015年08期

2 宁静;魏杰;郑亚惠;李富忠;高富岗;;影响山西省蔬菜价格波动的因素分析[J];湖南农业科学;2015年06期

3 赵娜;尤飞;林宪生;;江苏省种植业空间集聚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年04期

4 李菁;揭筱纹;;基于钻石模型的农业产业集群模式体系研究——以甘肃陇南花椒产业为例[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5 宋长鸣;徐娟;李崇光;;货币供应量、蔬菜调控政策与蔬菜价格波动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3年22期

6 黄修杰;李欢欢;熊瑞权;黄丽芸;;基于SWOT分析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3年06期

7 许素琼;;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及发展对策——四川省南充市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13年08期

8 周睿全;;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研究[J];学习月刊;2012年24期

9 何钦;郭晓洁;孔令军;;近年来福建鲜菜市场价格波动的成因及对策建议[J];农村财政与财务;2012年10期

10 赵安平;赵友森;王川;;北京市蔬菜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和评估及政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华丽萍;对农村宅基地问题的分析及缓解设想[J];浙江国土资源;2005年04期

2 苗清;;关于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的思考[J];国土资源通讯;2006年01期

3 李文学;;农村宅基地之“困”[J];农村工作通讯;2008年06期

4 韩康;肖钢;;积极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宅基地市场——启动农村宅基地市场化改革研究[J];理论前沿;2008年13期

5 高巍;;农村宅基地的流转[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1期

6 韩康;;启动中国农村宅基地的市场化改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张敏;;基于效率的农村宅基地问题研究[J];北方经济;2009年13期

8 欧阳安蛟;蔡锋铭;陈立定;;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建立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09年10期

9 寇振江;;浅析农村宅基地的使用与管理[J];硅谷;2010年06期

10 陈子超;;农村宅基地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科技资讯;2010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祁黄雄;陆建广;;农村宅基地开发利用的案例研究——浙江联众公司“城乡居”模式利弊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卢守润;赵俊毅;葛连科;张爱军;;创新农村宅基地供地方式实行“定户竞投”的调查[A];新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5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华丽萍;;浅述农村宅基地存在问题与设想[A];“征地制度改革与集体土地流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4 刘雅莉;;农村宅基地整治的实践与思考[A];“征地制度改革与集体土地流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5 李文梅;陈松林;;连城县农村宅基地利用研究[A];2007年福建省土地学会年会征文集[C];2007年

6 宋伟;张凤荣;陈百明;;中国农村宅基地利用与管理现状分析[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肖争鸣;;农村宅基地存在问题与对策[A];福建省土地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孙洋;;北京市农村宅基地需求和供给矛盾研究[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马良平;;浅谈农村宅基地的有偿使用[A];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国土地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10 程迎春;;浅谈农村宅基地的法律制度[A];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国土地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剑;别打农村宅基地的歪主意[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2 冯国邋任珂;陕西将建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N];中国税务报;2007年

3 王文昭邋刘文娟;陕西建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4 刘晓辰;陕西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N];经济日报;2007年

5 刘晓辰;陕西将建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N];消费日报;2007年

6 河南省平舆县杨埠镇政府 杨永超;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7 郓城县国土资源局 刘相民;农村宅基地规范化管理与和谐乡村建设[N];菏泽日报;2010年

8 樊伟 钟钢;解开农村宅基地的束缚[N];人民政协报;2009年

9 记者 郄建荣;农村宅基地供地今年将单列[N];法制日报;2013年

10 记者 唐广生 通讯员 李欣松;广西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有新规[N];广西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瞿理铜;基于功能变迁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2 黄贻芳;农村宅基地退出中农民权益保护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3 费明明;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宅基地综合利用与规划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邹世享;面向城镇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农村宅基地集约开发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罗瑞芳;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欧阳安蛟;农村宅基地使用管理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斯敏;农村宅基地整治中权属调整的内在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刘丹红;农村宅基地物权及其实现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汪波;潜江市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张明珠;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探析[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5 陈家伟;陕西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6 廖文敏;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7 黄璐水;贵州省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构建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8 郭琼莲;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9 王乔;论农村宅基地房流转纠纷的处理[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10 刘雨萌;农村宅基地抵押贷款风险评估与防控机制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544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0544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3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