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基于能值分析的磴口县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01 15:39

  本文选题:土地生态经济系统 + 能值分析 ; 参考:《西北林学院学报》2017年04期


【摘要】: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资源,在生态脆弱的干旱区与荒漠区,土地资源往往因经济发展而受到诸多生态环境压力。因此,对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磴口县为研究区,应用能值分析方法,结合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动态度等方法,系统研究2003-2015年间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性情况。结果表明:1)在磴口县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内,建设用地系统对土地总体能值影响最大,但建设用地系统自身处于严重的"消费型"系统,可持续性较低,面临较大环境压力。2)研究时段内,磴口县土地系统整体经历了从严重土地沙漠化至沙化被遏制的过程,该结论是从土地利用数据中分析得出,并在能值分析中得到了严密的印证。说明当地积极的沙漠化治理卓有成效。3)研究期内,磴口县土地生态经济系统总体能值投入产出比、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数均在降低,土地环境负载指数逐步增大。说明研究区的可持续性在该时段内较差,并且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也并不乐观,亟需措施来遏制。
[Abstract]:Land resources are the most basic resources for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In the ecologically fragile arid areas and desert areas, land resources are often subjected to many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essures due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sustainability of land ecological economic system. Taking Dengkou County as the study area, the sustainability of land eco-economic system from 2003 to 2015 was studied systematically by means of emergy analysis, land use transfer matrix and dynamic degree.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Dengkou County, the construction land system has the greatest impact on the total energy value of land, but the construction land system itself is in a serious "consumptive" system, and its sustainability is low. During the period of study, the land system of Dengkou County experienced a process from serious desertification to being stopped by desertification. The conclusion was obtained from the analysis of land use data. And in the analysis of the value of energy has been strictly confirm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period of active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in Dengkou County, the total input-output ratio of land eco-economic system, the index of sustainable land use and the index of land environment load are all decreasing. It shows that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study area is poor in this period, and the fu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not optimistic, so measures are urgently needed to curb it.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精准林业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恒大地产集团洛阳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1189)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6B00)
【分类号】:F30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广坤 ,张银亭;论生态经济系统优化与建构[J];物流科技;2004年03期

2 李莉鸿;;建立和谐的生态经济系统[J];学术交流;2007年04期

3 ;《温室生态经济系统分析》出版[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4 滕有正;;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规律[J];赣江经济;1985年05期

5 李纲;;农村家庭生态经济系统初探[J];生态经济;1987年03期

6 王翊;;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特征[J];生态经济;1987年06期

7 潘家华;;长江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特点与格局[J];生态经济;1988年01期

8 王干梅;;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的设计优化[J];生态经济;1989年01期

9 胡新祥;;油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特点及发展途径[J];生态经济;1990年01期

10 王翊 ,李萍;生态经济系统的界定与构成[J];求索;199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葛中全;;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非平衡性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2 高昆谊;杨红云;;玉溪市生态经济系统建设构想与对策[A];2006年玉溪市“生态立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冯尚友;梅亚东;;生态经济系统的演变与熵值[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4 曹志平;;试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与生物体的全息关系[A];青年生态学者论丛(一)[C];1991年

5 周振民;;西北黄土高原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评价研究[A];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曹玉升;徐建新;陈卫宾;李彦彬;张群波;;雨水集蓄利用区生态经济系统的优化规划[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贾小成;孙中党;尹忠良;李艳玲;张俭;;郑州市生态经济系统问题与管理初探[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8 赵倩;李佳;;浅析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9 孙奇;秦明周;;河南省耕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10 吕洁华;毛玮;;基于能值分析的林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A];黑龙江省第十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冯竞;三峡环境及生态经济系统重建效果好[N];科技日报;2004年

2 盖志毅;从多重理论视角重新认识草原生态经济系统价值[N];中国信息报;2007年

3 见习记者 廖娴雅;科研项目历时6年获二等奖[N];重庆商报;2009年

4 董锁成(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干旱启示录[N];中国经营报;2001年

5 董峻;什么是生态农业[N];中国环境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徐学荣;植保生态经济系统的分析与优化[D];福建农林大学;2004年

2 江涛;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3 樊新刚;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4 盖志毅;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5 郭嘉良;海岸带渔业生态经济系统的随机梯度和规则集成评价预测[D];天津大学;2010年

6 于琳;新疆绿洲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7 海江波;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生态流与价值流耦合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8 陈珏;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经济系统构建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9 刘戈;区域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进涛;东营市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2 陈鑫;江苏省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3 周甜甜;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经济相互作用关系及布局优化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4 李瑞平;中国建筑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D];南昌航空大学;2016年

5 曹垒;基于能值分析的昆明市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健康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6 乔婷;基于能值分析的青岛市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性动态评价[D];青岛大学;2016年

7 胡涛;构建生态经济系统与反贫困目标的实现[D];贵州大学;2009年

8 刘洁;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综合评价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9 童静;湖南耕地生态经济系统结构、功能及可持续性能评价[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10 孙奇;基于能值分析的乡镇耕地生态经济系统评价[D];河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882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0882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3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