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基于两维图论聚类法的东北地区土地利用分区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11 12:43

  本文选题:土地利用分区 + 县域 ; 参考:《农业机械学报》2017年12期


【摘要】:土地利用分区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和关键内容,对于确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方向、制定土地利用结构与空间布局调整策略,实现区域土地差异化管理与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构建表征粮食主产区土地利用"本底-现状-潜力"三维状态的指标体系,运用两维图论聚类法对东北地区184个县级行政单元进行土地利用分区研究,并提出差异化的土地利用调控措施。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本底-现状-潜力"三维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清晰地反映土地利用的自然本底条件、开发现状和未来发展潜力特征;两维图论聚类法和GIS定性分析法相结合得到的东北地区土地利用分区结果具有较好的空间连续性和区划完整性;将东北地区划分为城市综合发展区(3个)、土地利用区(2个农牧、1个农林和1个农林牧)和林农生态区(5个),针对不同类型区采取不同的土地利用指标调控措施。
[Abstract]:Land use zoning is the basis and key content of the overall land use planning.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future land use direction of the region, the adjustment strategy of land use structure and spatial layout is formulated.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alize regional land differentiation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le use. In this paper, by constructing the index system of "background, actuality and potentiality" of land use in main grain-producing areas, the land use zoning of 184 county-level administrative units in Northeast China is studied by using two-dimensional graph theory clustering method. And put forward the differentiated land use control measur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ree dimensiona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land use "background-present-potential" can clearly reflect the natural background conditions of land use, the development status quo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uture development potential; The results of land use zoning in Northeast China obtain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two dimensional graph theory clustering method and GIS qualitative analysis method have good spatial continuity and regionalization integrity. The northeast area was divided into urban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rea (3), land use area (2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1 agriculture, forestry and animal husbandry) and forestry ecological region (5). Different land use index adjustment measures were adopted for different types of areas.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土地管理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52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N161406001)
【分类号】:F30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郧文聚;范金梅;;我国土地利用分区研究进展[J];资源与产业;2008年02期

2 韩书成;濮励杰;;土地利用分区内容及与其他区划的关系[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8年03期

3 范树平;程久苗;程美琴;田蕤新;沈非;;国内外土地利用分区研究概况与展望[J];广东土地科学;2009年04期

4 范树平;程久苗;戴支银;费罗成;;土地利用分区与主体功能分区协调探讨——以县级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0年01期

5 冯红燕;谭永忠;王庆日;陈佳;余振国;;中国土地利用分区研究综述[J];中国土地科学;2010年08期

6 高慧卿,樊兰瑛;山西省土地利用分区方法初探[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4年04期

7 徐邓耀,税远友;论土地利用分区[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2期

8 李宁宁;;土地利用分区管制的国际对比[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1期

9 潘竟虎;石培基;孙鹏举;;统筹甘肃省土地利用分区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9年09期

10 程力;;土地利用分区与差别化的土地利用引导措施——广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解读五[J];南方国土资源;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尤文郁;;土地利用分区模式在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A];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国土地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2 刘正义;李大润;孟国强;;铁岭市土地利用分区方法研究[A];中国土地学会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3 禹洋春;;层次聚类分析法在重庆市江津区土地利用分区中的应用[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安全学术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苏黎兰;基于智能计算的土地利用分区模型[D];武汉大学;2010年

2 王向东;中国土地利用分区管制改革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杨波;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及土地利用分区(布局)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平珊;恩施市土地利用分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3 刘梦遥;西安市土地利用分区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6年

4 任莉伟;济南市土地利用分区与空间管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许倍慎;基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县级土地利用分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邹士鑫;县级土地利用分区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张林;县级土地利用分区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8 张静;河北省土地利用分区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9 吴燕芳;干旱绿洲县域土地利用分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徐博;黑龙江垦区五九七农场土地利用分区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1152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1152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b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