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中国农民工多维返贫测度问题

发布时间:2018-08-20 12:15
【摘要】:本文在改进A-F多维贫困指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维返贫识别及测算方法。采用这些方法,本文使用2010~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对中国农民工多维返贫进行了测度,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返贫是目前中国农民工发生贫困的重要原因;第二,新一代农民工返贫指数低于老一代农民工,但二者差距在缩小;第三,健康、融入城市等维度对新老农民工多维返贫的贡献不同。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improving the analysis of A-F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index,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multi-dimensional identification and measurement method of returning to poverty. Using these methods, this paper uses the data of China Family Tracking Survey from 2010 to 2014 to measure the multi-dimensional returning to poverty of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 and draw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First, returning to poverty is an important poverty occurrence of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 Second,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return to poverty index is lower than the old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but the gap between the two is narrowing; third, health, integration into the city and other dimensions of the new and old migrant workers return to poverty in different dimensions.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32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南;胡雪良;;中国农民工满意度报告显示:浙江最易留住农民工[J];农村实用技术;2006年12期

2 吴瑾;;破解中国农民工问题的几点建议[J];上海农村经济;2007年06期

3 ;2007中国农民工(蓝领)报告发布[J];中国发展观察;2008年02期

4 董彦斌;;诸葛亮也是农民工?——读《中国农民工调查》[J];中国报道;2008年02期

5 ;2011年中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J];领导决策信息;2012年37期

6 田元甲;;基于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探析中国农民工工资[J];大庆社会科学;2014年01期

7 郑英隆;中国农民工弱信息能力初探[J];经济学家;2005年05期

8 陈运宇;;中国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探讨[J];中国就业;2006年10期

9 王涛生;;中国农民工短缺的实证分析及其趋势预测[J];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07期

10 李桃;;中国农民工短缺的成因分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谭劲松;陈颖;;对《为权利而自杀——转型中国农民工的“以死抗争”》一文的评论[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2 梁丹丹;;公平视野下的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分析[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3 徐昕;;为权利而自杀——当代中国农民工的“以死抗争”[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4 丁利;;历史是由胜利者的后代来书写的?——对《为权利而自杀——转型中国农民工的“以死抗争”》一文的评论[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5 徐昕;;为权利而自杀——转型中国农民工的“以死抗争”[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6 方流芳;;徐昕教授《为权利而自杀——转型中国农民工的“以死抗争”》一文读后感言[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7 黄黎若莲;郑功成;蒋晓阳;;无社保下的自救:中国农民工的社会保护[A];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0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栋梁;《中国农民工问题解读》一书面世[N];人民公安报;2007年

2 记者 鲁日峰 刘宝亮;《2007中国农民工(蓝领)报告》发布[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3 山西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李志强;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农民工问题及其对策[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2年

4 陆铭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教授;中国农民工的健康损耗问题[N];东方早报;2014年

5 晏国政;中国农民工开始体验手机和网络的通讯方式[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6 记者 顾烨 张云龙 程志良;中国农民工登上春节联欢舞台[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7 本报记者 端木晨阳;展现中国农民工的岁月变迁史[N];中国电影报;2008年

8 杨成之;中国农民工发展研究地区研究会在株州召开[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年

9 付忠;新农门发布《2007年中国农民工(蓝领)报告》[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10 ;中国农民工在城市门口徘徊[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清泉;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的中国农民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代营营;当代中国农民工政治观培育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2 许静怡;中国农民工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晗蕊(Angela Chang);中国农民工非政府组织的社会资本分析[D];南京大学;2012年

4 王小平;中国农民工政治参与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5 郭悦;中国农民工可行能力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6 段莹莹;当今中国农民工“人的尊严”的维护:现状及改善对策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7 卓艳侠;当代中国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陈琴玲;经济转型、职业分层与中国农民工社会态度[D];复旦大学;2012年

9 何钉萍;中国农民工形象的媒体再现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10 李超;中国农民工的历史地位[D];中国政法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1935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1935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c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