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区土地集约利用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intensive land use and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13 cities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intensive land use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is constructed, and the level of intensive land use in this area is evaluated by entropy method. The impact of land use structure, utilization degree, economic benefit and sustainability on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intensive land use is analyzed by panel data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vel of intensive land use and the level of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have a certain degree of coordination in space, and the structure of land use. The degree of utilizat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economic benefits of land use have obvious promoting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economy, but the sustainability of land use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economy. The impact of intensive land use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ities with backward economic level is significantly stronger than that on more developed cities.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
【基金】: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项目(2015THZ01)
【分类号】:F30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秀茹;石水莲;王秋兵;;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研究综述[J];党政干部学刊;2006年06期
2 张统生;李宏军;李东林;;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探讨[J];山东国土资源;2009年01期
3 袁旭东;武泽江;凌鑫;王亚文;;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有关问题的思考[J];广东土地科学;2009年04期
4 童恋;袁旭东;;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有关问题的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1期
5 马艳萍;;浅析我国土地集约利用的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19期
6 吴旭芬,廖元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的探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7 王琳;;提升城镇化土地集约利用效率的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4年10期
8 吴旭芬,孙军;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问题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00年02期
9 王筱明;小城镇建设与土地集约利用[J];小城镇建设;2003年12期
10 陈成,吴群,王楠君;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徐州市开发区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炯;;对土地集约利用有关问题的思考[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袁新国;;开发区再开发土地集约利用策略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3 陈玮;;土地集约利用规划管理探讨[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38分会场、科学发展与土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论文集[C];2005年
4 曹蕾;邱道持;田水松;;重庆市渝北区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空间格局分析[A];新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5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赵小敏;于少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集约利用研究[A];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土地节约利用——2006中国科协年会12专题分会场第4单元会场论文集[C];2006年
6 邱鹏飞;雍国玮;罗永刚;吴宁;申京诗;;城市化进程中四川省土地集约利用的探索与实践[A];庆祝中国土壤学会成立60周年专刊[C];2005年
7 赵小敏;于少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集约利用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8 程龙;董捷;;基于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指标法的武汉城市圈土地集约利用评价[A];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专刊——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一)[C];2013年
9 赵万坤;;找准开发区发展定位破解土地集约利用瓶颈[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10 侯巧莲;贾艳杰;;城乡统筹下的农村土地集约利用[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帅弋;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我市居西部十市第三[N];贵阳日报;2006年
2 高晓宇 彭楚舒;促进土地集约利用[N];湖南日报;2006年
3 记者 胡志喜 韩亚卿;湖北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启动[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4 来建强;福建对84个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N];中国改革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黄穗诚;广东完成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N];广东建设报;2009年
6 张f 兰波 徐维锋;东营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更新成果全部通过验收[N];东营日报;2010年
7 王婷;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启动[N];中国证券报;2008年
8 记者 彭建基 通讯员 梁毅娟 刘强;加强土地集约利用 加快“两化”进程[N];西江日报;2013年
9 记者 董少华 实习生 王玉;我区各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率高[N];新疆日报(汉);2013年
10 申和平;土地集约利用的现状及对策[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顾湘;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2 陈海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土地集约利用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3 江立武;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动态评价及潜力预测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4 吴郁玲;基于土地市场发育的土地集约利用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可;贵州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4年
2 李欣欣;低碳视角下的重庆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付鑫;基于PSR模型的沈阳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4 陈威;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任静;四川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与影响因素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6 邓娅杰;小城镇地价与土地集约利用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7 曹志超;西安市高校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8 邓梦雪;生态农业县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协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9 罗睿;基于云模型典型现代蔬菜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D];贵州大学;2015年
10 刘成;物流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2076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207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