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主体功能区视阈下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20 16:25

  本文关键词:主体功能区视阈下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武汉理工大学》 2013年

主体功能区视阈下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徐全忠  

【摘要】: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关系国民经济安全与发展,其可持续发展事关农业现代化进程,事关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实现。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国家的少数民族边疆地区,不但是国家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也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与农业经济发展地带。内蒙古在我国历史上是农牧业大省,有着悠久的游牧历史和得天独厚的发展农牧业的自然地理条件,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乳类、肉类商品供应基地。本文从主体功能区视角,结合农业生态学、可持续农业理论,立足于内蒙古农业发展现状,一方面深化主体功能区与可持续农业理论研究,强化其实践应用,另一方面提升内蒙古农业空间开发综合效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首先,丰富了主体功能区理论,厘清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义,阐述了主体功能区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联机理。首先,从主体功能区提出的历史渊源出发,阐述了我国空间经济战略演变历程以及主体功能区出台过程,论证了主体功能区的基本内涵、特征、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区域政策体系。其次,探寻可持续农业的学理基础,从可持续农业的内涵、目标、原则及其评价把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义。最后,从限制开发区域与农业主产区间的关联关系、主体功能区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间内在的相关性角度阐述了主体功能区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联。 其次,指出了新时期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揭示并验证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与农业空间开发综合效率的关联。全面系统分析内蒙古农业发展现状后,对新时期内蒙古农业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进行了论述,并对内蒙古可持续农业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进行了梳理阐述。通过对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农业空间开发综合效率评价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并揭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与农业空间开发综合效率的内在一致性。 最后,提出主体功能区视角下完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从农业发展定位、可持续农业发展目标到优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再到完善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体系,较为系统的给出主体功能区视角下完善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327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湖南农业保险课题组;;湖南农业保险发展状况与对策研究[J];保险研究;2008年04期

2 郭心义;赵乐;田彩云;;论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实践探索[J];保险研究;2008年07期

3 刘春广;刘跃林;;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保险研究;2010年03期

4 魏后凯;;对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冷思考[J];中国发展观察;2007年03期

5 杨红;蒲勇健;;不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耦合产业研究[J];管理世界;2009年04期

6 王茂胜;;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J];财政研究;2009年12期

7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地区研究所课题组;高国力;;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及其分类政策初步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7年04期

8 邓春玉;;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广东省城市化空间均衡发展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8年12期

9 王碧峰;;我国发展现代农业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年01期

10 许根林;施祖麟;;主体功能区差别化土地政策的合理定位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New Approach for China'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Pract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plex Function[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1年08期

2 ;Issues of Eco-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for Big Qinling Eco-city Cluster[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1年08期

3 伍旭中;;劳动力价值理论与中国劳动收入分配公正:一个多层视角的解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伍旭中;;对当前中国“三农”问题的几点认识[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5 汤汇;;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转移策略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4期

6 张磊;;加强和创新农民培训工作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1期

7 阮旭华;徐学荣;;福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09期

8 张士胜;郑玉艳;洪登华;陶学明;;浅议乡村传统园艺产品的保护和传承[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年09期

9 运迪;;论当代中国农民教育的“双重”动力[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方政;刘鹏凌;邹能锋;;试析新农村建设现状、问题和实现途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李斌;;辽宁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与对策选择[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袁平;;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关键发生节点与制度因素[A];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现代农业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贾刘强;彭代明;;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的四川省城镇空间结构[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汤尚颖;李泽红;;论建立消费型农副产品供给机制[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张少兵;王雅鹏;;建设环境友好型现代农业的思考:难点与对策[A];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研究——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分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刘学著;梁贤艳;;强化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完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恒;;农村劳动力流动与黄河沿岸地区农耕经济的结构变迁[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2期)[C];2008年

9 刘茂松;;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战略路径——中国农业工业化理论与战略[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晖;陈漫涛;;新农村建设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寻查与反思——来自湖南五市六乡十二村的调查[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盖丽丽;中国农村金融监管:变迁、效果及改进[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宋美丽;我国东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夏咏;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农业经贸合作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4 尹世久;基于消费者行为视角的中国有机食品市场实证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5 祁冰;20世纪上半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6 高宇列;天目山区山核桃产业成长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宋桂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吕晓萍;我国以工促农制度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崔宝敏;我国农地产权的多元主体和性质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燕泰翔;中国工农关系演进与农业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怡;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杜国宏;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业投资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向佳玲;武汉市农民蔬菜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4 张侃;不同类型失地农民征地补偿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钱静芳;江西省农民收入增长因素分析及改善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林勇刚;农户农地经营规模效率及其家庭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胡柳;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及其绩效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徐本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王维薇;已建池农户沼气消费偏好的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周萤;家庭结构对农户农地投入的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岩,齐鑫山,刘峰;山东生态农业试点实践与发展战略建议[J];山东农业科学;2001年01期

2 卢良恕;;现代农业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现代农业的内涵、特点与发展趋势[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8期

3 郭将,张黎;关于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5期

4 裴淑娥;;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9期

5 王克林;洞庭湖区湿地生态功能退化与避洪、耐涝高效农业建设[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年02期

6 彭佩钦,仇少君;洞庭湖区农业环境与湖垸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3期

7 陈勇;我国循环经济立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重庆社会科学;2004年S1期

8 董力三;熊鹰;;主体功能区与区域发展的若干思考[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王吉恒;宋丹丹;;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进程测评[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霍玲;大农业理论指导下的循环经济[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周佳鸣;[N];农民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高云才 冯华 陈仁泽;[N];人民日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敏华;中国农业利用外资的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刘洋;循环经济的科学技术支撑条件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谷;农业可持续发展与草业[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8年08期

2 李周;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评罗必良等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趋势、机理及对策》[J];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05期

3 刘俊章,刘连兴,刘书忠;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制约与对策[J];德州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杨晓达;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府投入机制研究[J];财政研究;2003年09期

5 闫庆健;以日本农业发展为鉴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日本农业》评介[J];农业技术经济;2005年05期

6 韩红琴;;以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现代化农业;2006年07期

7 张延清;;提升现代农业机械化水平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农业信息;2008年02期

8 李丽娜;;德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做法[J];老区建设;2009年15期

9 孙芳;;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法律问题[J];现代农业;2009年10期

10 李海艳;;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诸多法律问题[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作雄;;广西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A];广西生态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周曙东;陈丹梅;缪仕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A];促进农民增收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安和平;;贵州退耕还林的途径与农业可持续发展[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民族、区域、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李宗义;;农业可持续发展与耕地保护[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5 张世贤;;培肥地力与农业可持续发展[A];中国农业地学研究新进展——2000年全国农业地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楚桂芬;周新强;郑启伟;;河南省农药安全应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A];全国安全用药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黄玩群;;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A];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开发与管理论文集[C];2000年

8 张海林;;土壤管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A];21世纪作物科技与生产发展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9 管荣;;浅谈IPM技术与农业可持续发展[A];河南省植物保护研究进展Ⅱ(下)[C];2007年

10 方达福;;创建黄石市生态农业市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瑾;[N];张掖日报;2005年

2 特约记者 赖永兴;[N];韶关日报;2009年

3 见习记者 郭怀沔;[N];人民政协报;2003年

4 季铸;[N];经济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王世纪;[N];河南科技报;2000年

6 张莉;[N];新农村商报;2007年

7 记者 曹茸;[N];农民日报;2009年

8 郭丽娜 王志奇 徐磊;[N];承德日报;2010年

9 王喜根 蔡逸;[N];江苏经济报;2004年

10 市政协经科委;[N];扬州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全忠;主体功能区视阈下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2 张博;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政府责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徐敏;新疆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4 徐诗举;促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5 张晓军;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甘肃公共财政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6 孙鹏;中国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郭凯;山东省主体功能区政策体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丁于思;湖南主体功能区建设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何光汉;区域空间管治下的四川省主体功能区建设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10 邹积慧;黑龙江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新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德霞;农业乡镇循环经济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黄柳林;广西石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广西大学;2003年

3 王雅芹;论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罗清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孙文婷;张掖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6 李剑峰;渭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7 王会争;民族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8 黄永亮;临沂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9 熊玉娟;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1年

10 王悦洲;中国农村教育与农业可持续发展[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主体功能区视阈下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11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211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9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