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城市基础设施融资策略探讨.doc 全文免费在线阅读

发布时间:2016-12-20 18:13

  本文关键词: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网友dfjmvg964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城市基础设施融资策略探讨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移交等阶段。目前,西方发达国家采用BOT融资方式已经涉及到交通、电力、供水、市政建设等众多领域,它们的经济法律条件比较成熟,BOT项目(来源:[])运作规范,政策透明度高,因此,BOT融资成功项目也比较多。我国BOT融资还是处于初级阶段。为了加快我国BOT融资的发展,应该从两方面着手:首先,我国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BOT融资的管理可以选择以下两种模式:第一种是建立对国内所有BOT项目都适用的通用法规的管理模式;第二种是针对每个BOT项目的具体情况建立单独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例如,中国香港就采用了后者,中国香港政府与五家电力公司签订了管制协议书,经香港“立法局”批准生效。其次,政府应该是强有力的支持者,需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提供税收优惠,提供主权担保和外汇担保,应该合理防范项目风险,例如外汇、利率、通货膨胀、市场等风险。(三)发行市政建设债券市政建设债券实质上是指由地方政府或其授权代理机构发行,以地方政府信用为保障,筹集资金用于满足城市基础设施的需要,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债务性金融融资工具。2011年10月我国财政部发布《2011年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办法》,标志着我国真正意义的地方市政债券发行的开端。美国是市政债券发行最早、规模(来源:[])最大的国家,其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从1812年就开始发行债券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筹集资金,并且金融债券市场的发展和城镇化同步进行。美国市政债券品种多样,流动性非常强,发行主体广泛,投资群体相当分散,因此,各种风险也随之降低。与此同时,美国政府提供的税收优惠政策也大大促进了投资群体的积极性,政府和金融机构主导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也非常完善。针对我国特殊国情下促进市政建设债券市场的发展,首先,政府应当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包括市政债券的发行定价、交易、偿还和监管各环节,市场准入的机制,信用评级体系,信息披露制度的构建等。其次,建立市政建设债券的风险预警机制,这就要求完善信息披露和信用评级机制。最后,建立合理的偿债机制是为了保证债券到期还本付息,为此可以建立专门的偿债基金和清晰明确的责任体系。(四)资产证券化融资资产证券化(ABS)是指以目标项目所拥有的资产为基础,同时以该项目未来收益作为保证,通过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发行高档债券和股票来筹集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ABS通过其特有的提高信用等级功能,使原来(来源:[])信用等级低的项目可以进入国际高档证券市场进行融资。它的过程是发起人将要证券化的项目资产进行组合,出售给特定的交易机构,由交易机构对投资者进行证券融资。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已经尝试了资产证券化融资。1996年珠海高速公路债券成功发行了2亿美元,成为我国项目融资中不用国家担保、不用银行担保的典范。虽然已经发展了十几年,ABS更多的时候是作为融资的辅助工具,在城市基础设施融资上没有发挥出其优势。尽管目前我国资产证券化水平比较低,但可以适当模仿发达国家的模式,再根据我国国情,从宏观整体出发推动制度变迁,完善市场机制,对资产证券化融资进行规范化,ABS必然会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融资方式。结论目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正在不断快速地发展,随着投融资平台的不断完善和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渠道进一步规范,未来我国将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为主,吸引民间资本投入,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服务。参考文献:1.刑恩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融资操作实务[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2.戴天柱.中国财政投融资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3.杜君楠.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4.郭继秋.市政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结构优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5.张强,洪科,李远航.湖南省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创新研究[J].经济地理,2010(8)6.刘春杰,付强.国内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经验借鉴[J].浙江经济,2005(10)7.韩守富.我国基础设施的财政投融资渠道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11)

<12



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系统无法检测到您的Adobe Flash Player版本
建议您在线安装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 在线安装


  本文关键词: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13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213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0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