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民收入差异分析
发布时间:2018-10-20 15:30
【摘要】:在改革开放之初,农民收入差异较小,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非均衡战略的实施,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逐步扩大,进而导致区域之间农民收入差距扩大。解决好“三农问题”,提高农民收入,对于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采用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等传统的计量统计方法,分析了1993-2012年四川省农民收入的时序变化、1995-2012年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省内(1999-2012)及省际(2003-2012)农民收入差异等特征;选择2004、2008和2012年三个时间节点,利用四川省181个区(县、市)农民收入数据,借助Arc GIS 10.0、Geo Da095i软件,对四川省县域农民收入及其结构进行了趋势分析、等级划分、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分析;以2012年四川省县域农民收入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基于因子分析的多元回归模型,借助SPSS 16.0软件,深入挖掘了四川省农民收入差异的驱动因素,结论如下:(1)1993-2012年四川省农民收入实际增长率为7.72%,说明农民收入水平实际增长缓慢。从经济区农民收入差异来看,成都平原经济区农民收入水平最高,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最大;同时,经济区之间农民收入水平相对差异逐渐缩小。从市(州)农民收入水平与增长率变动来看,成都市和攀枝花市农民收入水平较高,并且成都市农民收入是高水平高增长的代表。(2)从总体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四川省农民收入呈现由成都市主城区向四周递减的圈层结构,且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从局部特征来看,成都平原经济区和川南经济区是农民收入水平的高收入区,尤其是成都市,是农民收入水平的热点区;川西北高原和川东北经济区是农民收入水平的低收入区,尤其是位于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等地,是农民收入水平的冷点区。(3)从农民收入结构的空间关联性来看,工资性收入的空间集聚性最强,其次分别为财产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和家庭转移性收入。其中,成都市和攀枝花市是农民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热点区,成都市郊区和凉山州南部是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热点区,而农民家庭转移性收入的热点区变化最显著,2004年、2012年主要分布在成都主城区附近,2008年主要分布在阿坝州、德阳市以及绵阳市等地。川西高原是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冷点区。(4)在经济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异比较中,川东北经济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异最大;在以经济区、市(州)和县域为尺度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异比较中,县域之间差异最大;在省际农民收入水平差异比较中,四川省农民收入水平低于全国和浙江省,高于贵州省。(5)地形平坦、气候适宜、资源丰富、农业基础好、交通便利的县域,农民收入较高。通过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城市化率、人均GDP、人均民营经济增加值、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农民收入呈正相关,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与农民收入呈负相关。最后,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3.8
本文编号:2283579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吕曹芳;庞宇;罗永龙;;基于自相关的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空间关联规则挖掘[J];国土资源信息化;2008年02期
2 郭予琦,田曾元;河南省陕县产业结构与人均收入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04年08期
3 许月卿,贾秀丽;近2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测定与评价[J];经济地理;2005年05期
4 王信;丁少群;;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研究——以工业化进程中的厦门市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雷俊忠;蒋远胜;赵晓斌;宁双路;;构建四川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探讨[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6 郭海强;肖洪安;蒋谦;陈东;丁路燕;;四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农民增收[J];乡镇经济;2008年05期
7 许经勇;;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温州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重要载体[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04期
8 杨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收入的关联分析[J];知识经济;2010年07期
9 龙静;;农民收入连续三年大幅度增长[J];农业经济丛刊;1982年06期
,本文编号:22835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283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