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密云水库流域“稻改旱”生态补偿农户参与意愿分析

发布时间:2018-10-20 18:04
【摘要】:近年来,北京市政府在密云水库上游实施"稻改旱"生态补偿项目,确保城市供水安全,而上游农户能否积极参与,是该项目成功的关键。基于农户调查数据,运用选择实验模型分析了密云水库上游河北省丰宁县3个乡镇农户"稻改旱"项目的参与意愿特征。定量估计了"合同期限"、"是否可以中途退出"、"参与项目土地比例"、"化肥减量使用"、"是否可以浇水"和"补贴金额"共6个选择属性对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除"参与项目土地比例"外,其余属性均对农户项目参与意愿有显著影响。以此为基础,估计出各个具有显著影响选择属性的边际效应和边际接受意愿。结果表明:(1)农户青睐"可以中途退出"和"短合同期"的选择属性,反映出项目蕴藏的可持续性风险。可通过创造更多符合本地劳动力特点的非农就业机会加以解决;(2)"不可以浇水"和"减少化肥使用"已成为阻碍农户参与的两个因素。现阶段可先通过技术培训的方式,从改善农户环境意识入手,以减少农户生产行为对项目成效的不利影响;(3)补偿金额对于动员农户参与的效果较为有限,而其它几个选择属性却表现出较好的农户动员参与特性。因此,可尝试增强农户自主参与决策,并引入弹性合同机制,以有效吸引农户参与,同时节约补偿资金使用;(4)不同乡镇对"稻改旱"项目表现出差异化的参与意愿。与农业乡镇相比,非农产业乡镇的补偿期望相对较高。因此,今后应考虑改变以往不分区域"一刀切"的做法,设计多样化的补偿策略。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Beijing Municipal Government has implemented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project of "Rice to drought"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Miyun Reservoi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urban water supply, and whether the upstream farmers can participate actively is the key to the success of the project.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farmer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ipation intention of three township farmers in Fengning County, Hebei Province,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Miyun Reservoir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selection experiment model. This paper estimates quantitatively the influence of "contract duration", "whether it is possible to withdraw halfway", "proportion of land involved in projects", "use of less fertilizer", "can be watered" and "subsidy amount" to farmers'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the project. Except for the proportion of land involved in the project, the other attributes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willingness of farme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project. Based on this, the marginal effect and the marginal receptive intention with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selection attribute are estim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Farmers prefer "can withdraw" and "short contract period", which reflects the sustainability risk of the project. It can be solved by creating more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that are suitabl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labor force; (2) "No watering" and "reducing fertilizer use" have become two factors that hinder farmers' participation. In order to reduce the adverse impact of farmers' production behavior on the project effectiveness, we can star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farmer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by means of technical training at this stage. (3) the compensation amount has a limited effect on mobilizing farme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project. However, the other selection attributes show better characteristics of farmers' mobilization and participation. Therefore, we can try to strengthen farmers' independent participation in decision-making, and introduce flexible contract mechanism to effectively attract farmers to participate and save the use of compensation funds. (4) different villages and towns show different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the "rice drought" project. Compared with agricultural villages and towns, the compensation expectations of non-agricultural industrial towns are relatively high. Therefore, consideration should be given to changing the "one-size-fits-all" approach and designing diversified compensation strategies.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林学会;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森林趋势;
【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z141100006014031,z141100006014037)
【分类号】:F3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欣;蔡银莺;;国内外农田生态补偿的方式及其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S2期

2 孔令英;段少敏;张洪星;;新疆生态补偿缓解贫困效应研究[J];林业经济;2014年03期

3 杨文波;李继龙;;加强我国渔业生态补偿工作的探讨[J];中国水产;2009年04期

4 马爱慧;蔡银莺;张安录;;耕地生态补偿实践与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1年08期

5 樊淑娟;;森林生态补偿相关问题分析[J];经济纵横;2012年12期

6 张媛;支玲;;我国森林生态补偿标准问题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林业资源管理;2014年02期

7 赵会丽;;实施林业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及建议[J];吉林农业;2014年14期

8 林喜成;;小议林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J];民营科技;2007年05期

9 李文华;李芬;李世东;刘某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J];生态经济;2007年11期

10 刘以;吴盼盼;;国内外森林生态补偿方法评述[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陈逸;黄贤金;胡初枝;;基于生态补偿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以江苏省沿海地区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刘娟;;生态补偿视角下我国耕地资源保护政策取向分析[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三章)[C];2014年

3 殷帅;;西南丘陵山区土地整理过程中的生态补偿及其评价[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CSAE 2011)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李洋;闫士忠;王冬明;;区域土地生态建设与生态补偿研究——以长吉联合都市区为例[A];2013全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马爱慧;张安录;;两型社会建设跨区域土地生态补偿[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魏家锋;神农架特色产业发展受益生态补偿[N];中国绿色时报;2011年

2 吴柏海 赵金成 曾以禹 张多;实施森林生态补偿计划亟待强化六大措施[N];中国绿色时报;2014年

3 孙巡 高坡 李玲 朝晖;苏州水稻生态补偿实现全覆盖[N];新华日报;2011年

4 杨玉富;福泉国家级公益林界定与生态补偿金造册发放工作稳步推进[N];黔南日报;2011年

5 本报见习记者 李莉 范圣楠 记者 闫艳 高杰;昆山实施基本农田生态补偿[N];中国环境报;2011年

6 赖跃林;生态补偿标准要“硬”起来[N];经济日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沈建华 通讯员 孙巡 李先昭;苏州:有个农民补偿叫“生态”[N];农民日报;2012年

8 记者 徐东坡 通讯员 李红霞;全省去年扣缴补偿金7614万[N];河南日报;2013年

9 李忠将 浦超;西部农民渴望生态补偿[N];经济参考报;2006年

10 记者 刘维;尽快建立生态和资源补偿机制[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杜洪燕;生态补偿项目对农村就业的影响及环境结果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2 马爱慧;耕地生态补偿及空间效益转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3 熊凯;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农户意愿的鄱阳湖湿地生态补偿标准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5年

4 高辉;三江源地区草地生态补偿标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叶晗;内蒙古牧区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力茜;岔口流域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及机制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2 段少敏;基于农户视角的塔城草原生态补偿效益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3 郭贵欢;新疆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土地征收生态补偿标准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4 张新铮;上海地区池塘养殖生态补偿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5 薄其皇;基于机会成本的森林生态补偿标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6 罗万云;基于种植业机会成本的塔里木河干流生态补偿标准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5年

7 荣健荣;生态补偿在片区扶贫中的贡献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8 张海峰;牡丹江市森林生态价值补偿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9 张辉;我国林业生态补偿的绩效评价[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10 吴会磊;重金属农田种植结构调整的生态补偿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2839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2839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a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