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绿色减贫:贫困治理的路径与模式

发布时间:2019-04-19 20:17
【摘要】:绿色减贫是贫困治理的重要途径,其减贫的机制在于通过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实现贫困地区脱贫。可以从产业融合和利益联结机制两个视角考察绿色产业的模式。农业产业内部融合的模式有循环农业、林下经济、庭院经济等模式,农业产业链延伸形成的主要是电商扶贫模式,三产融合形成旅游扶贫和观光农业模式,新技术催生了光伏扶贫和大数据产业扶贫。利益联结视角下,绿色减贫模式主要有企业主导、大户主导、集体经济主导、政策主导和资产收益扶贫五种模式。本文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绿色减贫的经验,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Abstract]:Green poverty reduction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poverty management. The mechanism of poverty reduction lies in the realization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 poor areas through green industry and green industrialization. The mode of green industry can be examin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 and benefit linkage mechanism. The modes of internal integration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include circular agriculture, underforest economy, courtyard economy and so on. The extension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chain is mainly the mode of e-commerce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ree industries forms the mode of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sightseeing agriculture. New technology gave birth to photovoltaic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big data industry poverty allevi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est linkage, the green poverty reduction model mainly includes enterprise-led, large-scale households-led, collective economy-led, policy-led and asset-based poverty alleviation models.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of green poverty reduc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贫困治理视角下精准扶贫政策绩效评价研究”(项目编号:17CSH01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32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太清;;农合组织利益联结机制应多种类型共同发展[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01期

2 李国淮;;广西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闫玉科;;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调查与分析——以广东省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09期

4 王锋;;以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增收[J];农业经济;2006年10期

5 刘媛媛;;订单农业中的利益联结机制及风险分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8年05期

6 高兰根;贺光明;杨海平;黄胜;戈斌;;龙头企业与农牧户利益联结机制的现状与影响——基于内蒙古案例的研究[J];华北金融;2009年02期

7 王莉;陈洁;;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的比较研究——根据对四川省畜禽产业链的调查[J];中国畜牧杂志;2009年12期

8 张亦茜;;订单农业中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初探——基于猪肉加工企业与农户订单安排与履约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11期

9 姚青松;;建立荆门市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0 孙太清;;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利益联结机制与行为特征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9年6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黎家远;;深化利益联结机制 培育壮大专合组织[A];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与探索——全国财政支农优秀论文选(2010)[C];2012年

2 虞紫燕;孙琛;;江西省水产龙头企业和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的选择——基于农户的角度[A];第四届农业政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与制度建设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汪波;云南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N];人民日报;2002年

2 星星;企业同农牧户要形成合理利益联结机制[N];西藏日报;2009年

3 王民安;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N];临汾日报;2005年

4 季佳莹;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实现企业农民双赢[N];哈尔滨日报;2007年

5 董开银;强化农户与龙头企业间的利益联结机制[N];武威日报;2007年

6 记者 董娉;完善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N];河南日报;2009年

7 陆剑 郭书峰;建立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N];农民日报;2004年

8 记者 何红卫 见习记者 付碗杰 郭少雅;湖北:建立和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N];农民日报;2010年

9 许凯;济南产业扶贫 实现经济总收入1.8亿元[N];农民日报;2011年

10 记者 罗娟娟 实习记者 丘晓均 通讯员 李国礼;全国首个产业扶贫信息平台启用[N];梅州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雷玉明;关于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维;呼和浩特市乳业龙头企业与奶牛养殖者利益联结机制问题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年

2 林自然;“公司+农户”经营模式下利益联结机制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

3 楼佳;重庆农户与龙头企业利益联结机制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0年

4 邹亚彬;四川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内部利益联结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5 张海彬;成都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内部利益联结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6 张炳霖;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11年

7 张泽辰;扶贫能力建设与产业扶贫的关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8 董佳苹;阜平县大枣产业扶贫现状及对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9 李文敏;云南藏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中农业产业扶贫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10 杨佩雨;信阳市产业扶贫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4612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4612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b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