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多伦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驱动力
[Abstract]:Based on ERDAS9.0 and ARCGIS10.0 software, the land use dynamic attitude, land use degree model and land use transfer matrix were selected to analyze the land use change and its driving force in Duolun County from 2004 to 2014.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rom 2004 to 2014, woodland and construction land increased, grassland, cultivated land, water area and unused land decreased, but grassland always occupied a dominant position and land use efficiency improved continuously. The population, economy and policy factors are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increase of construction land and the decrease of unused land and cultivated land, while the aggravation of drought leads to the decrease of water area.
【作者单位】: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青海省西宁市正方城市规划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林业局;
【基金】:内蒙古应用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20110709) 内蒙古高等学校科研项目(NJZZ11048,NJZY13070)资助
【分类号】:F30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纪远;张增祥;徐新良;匡文慧;周万村;张树文;李仁东;颜长珍;于东升;吴世新;江南;;21世纪初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与驱动力分析[J];地理学报;2009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艳;何英;李丽;吴巩胜;杨昆;周跃;;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研究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年07期
2 宋林蕊;张静;宫辉力;李小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其对农业灌溉的影响——以北京市延庆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4期
3 杨国清;钟敏;刘欢;叶珊珊;;广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4 祝凤霞;吕成文;黎原;陈健;;基于RS的芜湖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5 宋富强;康慕谊;段锦;;陕北地区退耕前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6 戴韫卓;胡倩;;基于信息熵和GIS技术的浙江省城镇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分析[J];地理信息世界;2010年06期
7 甘心泰;苏根成;匡文慧;;近20年天津市土地利用变化以及驱动力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1期
8 赵栻泰;黄贤金;陈志刚;彭佳雯;;基于DEA的中国农地非农化效率及其变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10期
9 乔伟峰;孙在宏;邵繁荣;倪婷;冯松松;张果;;高度城市化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演化与驱动因素分析——以苏州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5期
10 ;Spatial-temporal Patterns of Land-use Change in Typical Transect Area Along China National Highway 106 During 1996-2008[J];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凯迪;徐新良;刘洛;;基于GIS与Sleuth模型的上海市城市扩展模拟与预测[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2 杨丽娜;杨永胜;陈全功;;基于气候要素的中国农牧交错带的预测及变化趋势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资源应用研究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3 杨丽娜;杨永胜;陈全功;;基于GIS的中国农牧交错带的预测及变化趋势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卫星遥感应用技术与处理方法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4 杨丽娜;杨永胜;陈全功;;基于GIS的中国农牧交错带的预测及变化趋势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第二届研究生年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王让会;;西部干旱区生态系统耦合研究进展[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6 胡智超;邹健;龙花楼;;中国耕地资源变动与非农经济发展的脱钩研究[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7 刘向培;王汉杰;景丽;史小康;;2001—2009年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2年
8 李亮;但文红;;贵州省赤水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驱动力分析[A];2013全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刘玉;郭丽英;;环渤海地区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转换态势研究[A];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C];2012年
10 郭鹏飞;陈健飞;连莲;龚建周;;山西昔阳近10年来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A];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小龙;内蒙古多伦县退化草地生态恢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解丹;金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及其空间规划布局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董孝斌;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分析评价及实证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4 邹亚荣;中国农牧交错带典型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及其对土壤侵蚀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3年
5 何文清;北方农牧交错带农用地风蚀影响因子与保护性农作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6 田永明;内蒙古农牧交错区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定量评价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7 张明铁;内蒙古中西部农牧区生态恢复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8 吴泠;松嫩平原农牧交错区优化生态—生产范式[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5年
9 高清竹;农牧交错带长川流域土地利用安全格局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乔青;川滇农牧交错带景观格局与生态脆弱性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治;东北林草交错区土地利用对生态脆弱性的影响评价[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马小媛;焦作市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承载力响应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蒋梦倩;重庆市土地利用现状及动态变化分析[D];西南大学;2011年
4 胡乔利;冀中南地区农田生物量及碳截获能力时空变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马振玲;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机制定量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邱金根;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伍飞舟;黄土区罗玉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8 张海东;基于GIS的浙江省土地利用变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9 董艳丽;基于DMSP/OLS数据的建设用地格局演变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10 赵建超;中国省际流动人口对建设用地增长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刘纪远,张增祥,庄大方,王一谋,周万村,张树文,李仁东,江南,吴世新;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地理研究;2003年01期
2 刘纪远,刘明亮,庄大方,邓祥征,张增祥;中国近期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分析[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2年12期
3 陆大道;姚士谋;李国平;刘慧;高晓路;;基于我国国情的城镇化过程综合分析[J];经济地理;2007年06期
4 杨根生,刘阳宣,史培军;黄河沿岸风成沙入黄沙量估算[J];科学通报;1988年13期
5 张殿发,李凤全;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脆弱生态地质环境形成机制探讨[J];农村生态环境;2000年04期
6 尹小君;;基于遥感技术的新疆玛纳斯县土地利用变化的分析[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7 刘良梧,周建民,刘多森,I.V.Ivanov,V.A.Gemkin,V.Y.Prikod’ko;农牧交错带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原土壤的变化[J];土壤;1998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庆媛;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演化浅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年02期
2 方华荣;我国现有土地利用现状[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0年03期
3 欧建华;土地利用和合理利用土地[J];石河子科技;2001年01期
4 张长义,蔡博文;台湾土地利用变迁及其永续发展之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2002年01期
5 樊杰,吕昕;简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变化[J];地学前缘;2002年04期
6 何英彬,陈佑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综述[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年02期
7 陈立民;海河流域山西省段土地利用变化研究[J];山西建筑;2004年23期
8 黄晓军;李诚固;黄馨;;新时期我国土地利用区域调控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年06期
9 武广平;李永平;;都市地区土地利用的特点分析[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10 蔡邦成;陆根法;陈小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在南京市土地利用评价中的运用[J];环境保护科学;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俊奇;;序言[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8:土地生态学——生态文明的机遇与挑战[C];2008年
2 李琪;王秋兵;刘扬;王洪禄;;中国土地利用中的农耕文化因素影响机制分析[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佳;;有关土地利用伦理问题的理性思考[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4 于术桐;黄贤金;程绪水;姜永生;田忠志;;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水质响应研究进展[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胡波;;土地利用现状挂图编制[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四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6 唐秀美;陈百明;路庆斌;宋伟;;北京市土地利用生态分类方法初探[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7 龙花楼;;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新视角——土地利用转型[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董建美;;从内外两个途径来保护耕地[A];2004年中国科协年会3分会场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武广平;李永平;;都市地区土地利用的特点分析[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专辑[C];2006年
10 王亚男;马春华;;天津市土地利用与交通关系初探[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华丽;土地利用需合理[N];新农村商报;2014年
2 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张颖 王群 王万茂;树立土地利用立体观[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3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博士 杨遴杰;强化土地调控 统筹土地利用[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4 记者 丁洪美;土地利用每年造成10亿吨碳排放[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5 周永恒;土地利用总规通过市级评审[N];六盘水日报;2011年
6 记者 陈岩 通讯员 胡志喜;土地利用绩效有了统一评判标准[N];湖北日报;2011年
7 本报驻江苏记者站记者 杨应奇;警惕土地利用中的“闯黄灯”现象[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冯培丽 通讯员 贺楚华 臧翊 邓凡;打破土地利用“先违法后治理”怪圈[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9 记者 陈诗圆;提升土地利用和管理水平 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N];钦州日报;2013年
10 首席记者 杨应奇 通讯员 薛建;土地利用的“3D”时代[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洋;博斯腾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重心迁移分析[D];新疆大学;2015年
2 陈学渊;基于CLUE-S模型的土地利用/覆被景观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刘桂芳;黄河中下游过渡区近20年来县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4 曹敏;长江口北岸土地利用动态演化模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5 于开芹;泰安市区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效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6 陈峰云;湖北省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对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7 王磊;土地利用变化的多尺度模拟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8 孔祥斌;华北集约化农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可持续评价[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9 谭永忠;县级尺度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及空间格局变化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余振国;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及其经济学分析[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旭;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及其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2 宋颜颜;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效应分析[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3 古亚娟;晋中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4 杨丰;基于CLUE-S模型的岔口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5 庹玉莲;快速城镇化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6 刘琳;天津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梯度分析及区域生态风险评价[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7 蒋狄微;宁波市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分析和预测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8 江淑芳;朝鲜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NPP遥感估算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9 李帅;宁夏黄河流域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径流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10 李储强;海宁市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城镇化的耦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4957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495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