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河西走廊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时空演变与驱动力分析

发布时间:2019-08-10 08:26
【摘要】: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我国政府明确提出"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新战略,并将其作为首要工作任务。文章以河西走廊20个县域为研究单元,运用ESDA和GWR模型,分析河西走廊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变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1990~2014年,河西走廊人均粮食占有量呈波动增长-急剧减少-持续增长变化特征;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增长类型以总产低、快速增长型为主,中东部的张掖全市、永昌县、凉州区等地粮食生产作用日益明显;人均粮食占有量总体空间关联度在提高,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态势增强;人均粮食占有量变化的驱动因素中,种植结构复种指数人均耕地面积单位面积产量非农就业机会人均GDP,驱动因素表现出过渡性、空间分异特征,单位面积产量、非农就业机会和人均GDP的变化对人均粮食占有量的影响具有空间分异特征;种植结构、复种指数和人均耕地面积对人均粮食占有量的变化影响从高值区向东西两侧递减。河西走廊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发展粮食生产应处理好粮食生产、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在生态安全的前提下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此外,统筹考虑自身发展规模与资源环境状况,发展一定规模的草畜、经济作物,有条件的县域,注重产粮大县的建设,政府政策、资金对其进行扶持,保障产粮大县以及粮农的利益。
【图文】:

研究方法,概况,数据来源,人均粮食占有量


27.1万km2,占甘肃省面积的60%,绿洲面积占区域面积的24%,属西北内陆极干旱区,降水稀少,气候干燥,风大沙多,生态环境脆弱。该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质积累和瓜果糖分积累,源于祁连冰川积雪区的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流域浇灌的灌溉农业发达,是我国的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为保障甘肃省粮食安全做出重要贡献,现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和绿洲节水高效农业(图1)。由于各研究单元人口数量的差异,从粮食总产的角度探讨粮食生产时空格局演变并不能很好的反应粮食生产格局的变化,而人均粮食占有量是反映区域粮食供给水平、安全程度的重要指标[14]。在研究区域上,粮食生产与安全多集中在粮食主产区与经济发展迅速的粮食主销区,对于生态环境脆弱的西部地区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文章以河西走廊20个县域为研究单元,通过人均粮食占有量变化指数模型与空间自相关分析,,对河西走廊1990~2014年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时空格局进行分析,运用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探索演化的驱动因素。图1研究区域概况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1.1空间自相关分析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是分析事物空间分布模式和空间差异变化,揭示研究对象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机制的一种有效工具,分为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24]。GlobalMoran'sI指数根据要素位置和要素值来度量空间自相关,LocalMoran'sI指数可标识在模型中具有相似属性值的要素的空间聚类。1.2人均粮食占有量变化指数模型参考刘玉的人均粮食变化指数模型[19],人均粮食占有量年增长指数是指区域某时间段内各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的年增长速度:Si=Git2-Git1Git1(t2-t1)×100(1)102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年

人均粮食占有量,河西走廊,甘肃省


年和2014年均为3个,除祁连山北麓的肃州区外,集中分布于西部的肃北县和玉门市;一般缺粮区1990年和2000年均为2个,2014年增加到3个,分散分布于东部的金川区、天祝县及西部的瓜州县;严重缺粮区1990年为4个,2000年和2014年均为3个,除中部的嘉峪关市外,集中分布于西部的敦煌市和阿克塞县。图2河西走廊、甘肃省和全国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图3河西走廊、甘肃省与全国之间人均粮食占有量差值图4河西走廊人均粮食占有量空间格局104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年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河西走廊经济带绿洲型城镇簇群空间成长过程、机理及管治研究”(41271133)
【分类号】:F326.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正,王兴平;古代中国人寿命与人均粮食占有量[J];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2 刘少伯;;控制农牧生态协调发展的经验(2)[J];饲料广角;2008年20期

3 张钰珏;王化俊;;影响甘肃省人均粮食占有量的因素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年21期

4 刘玉;刘彦随;郭丽英;;环渤海地区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空间格局演化[J];地理科学;2011年01期

5 刘玉;高秉博;潘瑜春;;中国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空间变异特征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6 张琳;;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2年24期

7 华娟;涂建军;杨爱秋;;基于空间自相关的人均粮食占有量空间差异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3年06期

8 胡丹;舒晓波;尧波;曹庆安;;江西省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时空格局演变[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年04期

9 赵明;内蒙古人均粮食变化研究[J];经济地理;2001年04期

10 ;小资料[J];粮食问题研究;199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亚婷;潘少奇;苗长虹;;河南省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空间格局演化[A];第七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樊祥成;;山东省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的必要性分析[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鹿永建 赵承;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06公斤[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2 洪琦;我区人均粮食占有量居全国前列[N];宁夏日报;2006年

3 顾德伟;世界粮食状况堪忧[N];国际经贸消息;2002年

4 特约记者 李拼鳌;种植茶叶 绿山富民[N];黔西南日报;2013年

5 记者 董峻;农产品凸显买方市场[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6 本报记者 吴秉泽 王新伟;赤子丹心映海雀[N];经济日报;2014年

7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刘巽浩;平原沃土沦为耗水耗肥的“杨”天下[N];科技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王新伟 吴秉泽;贵州海雀村:林茂粮丰生态美[N];经济日报;2014年

9 本报评论员;农业要强 农村要美 农民要富[N];经济日报;2013年

10 特约记者 李拼鳌;种植经果林 迈步小康路[N];黔西南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曹甲伟;小康阶段我国安全人均粮食占有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年



本文编号:25250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5250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5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