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与城市相对贫困:现状、风险与政策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流动人口‘家庭化’至‘稳定化’的发展历程与影响因素研究”(项目编号:13CRK02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32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洋;马骁;;流动人口与城市相对贫困的实证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10期
2 杨立雄;谢丹丹;;“绝对的相对”,抑或“相对的绝对”——汤森和森的贫困理论比较[J];财经科学;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咏梅;田超伟;;首都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多维贫困——以建筑业为例[J];政治经济学报;2016年01期
2 王宁;魏后凯;苏红键;;对新时期中国城市贫困标准的思考[J];江淮论坛;2016年04期
3 刘杰;李可可;;彼得·汤森的相对贫困理论及其在英国的实践[J];社会保障研究(北京);2016年01期
4 梁昕;;1980年以来中国心理贫困问题研究综述[J];学术探索;2016年04期
5 王志章;何静;;英美两国扶贫开发模式及其启示[J];开发研究;2015年06期
6 王志章;何静;;英美两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扶贫开发模式研究与借鉴[J];中国名城;2015年04期
7 王美艳;;农民工的贫困状况与影响因素——兼与城市居民比较[J];宏观经济研究;2014年09期
8 宁亚芳;;从道德化贫困到能力贫困:论西方贫困观的演变与发展[J];学习与实践;2014年07期
9 杨洋;马骁;;流动人口与城市相对贫困的实证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10期
10 杨立雄;胡姝;;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机制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年09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张志元;王晓雨;;中国收入分配的现实偏误及政策反思[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2 蔡f ;;刘易斯转折点与公共政策方向的转变——关于中国社会保护的若干特征性事实[J];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3 李实;杨穗;;中国城市低保政策对收入分配和贫困的影响作用[J];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05期
4 陈宝勤;;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的现状、成因及解困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09年16期
5 李孜;杨洁敏;;我国城市流动人口医疗保障模式比较研究——以上海、成都、北京、深圳为例[J];人口研究;2009年03期
6 张展新;高文书;侯慧丽;;城乡分割、区域分割与城市外来人口社会保障缺失——来自上海等五城市的证据[J];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06期
7 杨立雄;谢丹丹;;“绝对的相对”,抑或“相对的绝对”——汤森和森的贫困理论比较[J];财经科学;2007年01期
8 边燕杰,刘勇利;社会分层、住房产权与居住质量——对中国“五普”数据的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5年03期
9 李实,John Knight;中国城市中的三种贫困类型[J];经济研究;2002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霍艳丽,童正容;从制度因素视角分析我国的相对贫困现象[J];技术与市场;2005年04期
2 郭庆方;;中国相对贫困农户脱贫机制及其政策选择[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年01期
3 张辉;田建民;李长法;郑方;景丽;凡军洲;;河南省粮食主产区相对贫困问题的成因与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9年11期
4 席雪红;;河南省农村居民相对贫困动态演化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8期
5 张辉;雒佩丽;;河南省黄淮四市相对贫困问题成因与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2012年11期
6 李强;;应注意对我国相对贫困层的研究[J];科技导报;1992年08期
7 ;相对贫困[J];中国贫困地区;1995年01期
8 张明;从个案调查研究西藏农村的相对贫困和“扶贫攻坚”工作[J];西藏研究;2001年04期
9 冯素杰;陈朔;;论经济高速增长中的相对贫困[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10 陈扬;;关于农民相对贫困问题的思考[J];甘肃农业;1996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省政协委员、省扶贫办主任 张志豪;重视解决相对贫困问题[N];光华时报;2008年
2 知名三农问题研究专家 邵峰;减缓相对贫困的浙江探索[N];浙江日报;2013年
3 刘洋;相对贫困更需要引起重视[N];人民政协报;2006年
4 李涛;相对贫困后果更可怕[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5 李长声;“下流化”的日本中产阶级[N];东方早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张艳玲;从消除相对贫困走向缩小发展差距[N];农民日报;2012年
7 辛秋水(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相对贫困:中国社会转型的一大隐状[N];华夏时报;2001年
8 张红力;破解相对贫困迷局[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9 窦萍 本报记者 粟新林;成都100个相对贫困村人均增收1121元[N];成都日报;2014年
10 张红力;走出城乡发展困境 解决相对贫困迷局[N];农民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清霞;浙江农村相对贫困:演变趋势、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春光;中国城乡居民的主观福利和相对贫困[D];辽宁大学;2016年
2 郭文华;个体社会化差异性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3 邢浩特;我国贫困标准完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458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545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