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农地非农化增值来源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10 18:22
【摘要】:本文以我国被征收农地为研究对象,在对目前流行的土地增值理论梳理基础上,对农地非农化增值的前因后果进行了分析。旨在构建农地非农化增值来源及增值机制的理论框架,从而为农地非农化增值收益的管理问题提供的清晰可行的支撑。文章首先是梳理了现有的土地增值理论观点,并以马克思地租地价理论为主要依据,重点分析了农地非农化增值的定义和来源,农地非农化增值的实质是农地非农化后增加的地租的资本化价格,表现为农地非农化后价格的上涨。农地非农化来源主要自然增值和人工增值,论述了用途性增值是使得投资性增值和供求性增值由隐性变为显性的条件,并论述了其它影响因素如何通过投资性增值和供求性增值从而对农地非农化增值进行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农地非农化增值的地租表现模型和地价表现模型,说明了农地非农化增值的本质和根源时级差地租、绝对地租的增加。其次,通过进一步分析农地非农化增值前后的价值构成,构建了农地非农化增值的计算方法,并根据以土地出让和后续开发后再转让为节点分为增值收益Ⅰ和增值收益Ⅱ,同时具有理论和实际的测算方法的区别。最后,本文根据理论的测算方法选择了广州市的两个实际案例进行实证研究。测算了案例所在地的理论和实际的增值收益,并据此实证研究了案例中增值收益的来源,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现今的广州市征地补偿价格具有一定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有的征地制度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提出了相应的农地非农化增值收益管理的相关政策建议。
【图文】:

模型图,地租,模型,追加投资


图 3-3 农地非农化人工增值地租增加模型图 3-3 所示,X 表示农地,O 为城市中心,根据地租理论,在 X 处获得绝级差地租会随着在原农地追加投资后而增加,最大极差地租为 OR1 农地工投资增加,尤其表现在政府和开发商对土地投入的开发费用上,,非农化也随之增加,由追加投资产生极差地租 并随着投资的增加而随之上升,差投资由 OR1上升为 OR2,因此,农地非农化后,绝对地租不变仍然为 增加为 R1R2 2)自然增值地租表现模型 (间接投资)

模型图,自然增值,地租,模型


图 3-3 农地非农化人工增值地租增加模型图 3-3 所示,X 表示农地,O 为城市中心,根据地租理论,在 X 处获得绝级差地租会随着在原农地追加投资后而增加,最大极差地租为 OR1 农地工投资增加,尤其表现在政府和开发商对土地投入的开发费用上,非农化也随之增加,由追加投资产生极差地租 并随着投资的增加而随之上升,差投资由 OR1上升为 OR2,因此,农地非农化后,绝对地租不变仍然为 增加为 R1R2 2)自然增值地租表现模型 (间接投资)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0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俊;;我国城市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理论与制度架构[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5期

2 王德起;;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增值机制的理论探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4期

3 殷琳;土地使用权年限对土地增值的影响[J];城市开发;2003年08期

4 韩玲玲,何政伟,唐菊兴,李少达;基于CA的城市增长与土地增值动态模拟方法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2期

5 陈志刚;试论土地增值与土地用途管制[J];国土经济;2002年04期

6 张广辉;魏建;;土地产权、政府行为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J];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7 欧阳安蛟,葛昂扬;城镇基准地价内涵及“基准条件”界定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2年05期

8 王佑辉;艾建国;;农地转用地价体系与增值收益分配[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周诚;论土地增值及其政策取向[J];经济研究;1994年11期

10 袁建华;;论珠三角地区水产养殖保险[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鹏;彭开丽;张安录;;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宅基地区位决策问题探讨——基于湖南省洪江市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微观分析[A];土地利用的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2007中国科协年会8.3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2 周建春;;投资扩张与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A];不动产开发与投资和不动产金融——2005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吕萍;孙琰华;马清华;;农地转用价格研究[A];2003中国房地产估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巍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增值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朱静辉;地权增值分配的社会机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高雅;我国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俊南;城市土地增值及其收益分配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782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5782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c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