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耕地利用效益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3 12:23
【摘要】:耕地资源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保证,保护耕地资源对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维护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期间,无论是大小城市,都采取了扩张式发展的路线。城镇化不断升级、工业产业比重不断增加在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随之带来的是耕地资源数量不断减少,耕地污染问题更加严重的问题。虽然目前经济已处于中高速增长,国家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注重生态保护,但由于曾经欠账较多,加之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导致耕地资源质量还在下降,使国家粮食安全产生了隐患。因此,我们要做到保护并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充分挖掘耕地生产潜力,在面积有限的耕地上的得到最大化的产出效益,从而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益,进而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行了全面部署。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严格保护耕地红线、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相关政策,将解决好农业、农村的生产生活问题作为当前工作的重要安排,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谋划了顶层设计。黑龙江省是我国粮食大省,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责任,保护耕地的基础上保障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佳木斯市是以水田为主的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2016年佳木斯市粮食产量占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的14%,粮食总产量直接影响黑龙江总体粮食生产水平,对佳木斯市耕地进行综合效益评价,掌握其特征规律,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区域耕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客观分析佳木斯市耕地资源利用效益,本文在充分了解佳木斯耕地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针对佳木斯市行政区域内耕地现状,利用研究区耕地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等数据,使用熵值法计算各项指标权重,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继而对佳木斯市耕地利用效益进行测算评价,进一步对比分析2010年以后佳木斯耕地利用效益的时空变化及影响耕地利用效益评价值的主要因素,最后基于其时间变化和区域特征提出提高佳木斯市耕地利用效益和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合理化建议,为促进研究区土地利用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研究结果表明:(1)在充分了解耕地及耕地利用效益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耕地价值理论、耕地稀缺理论、耕地可持续利用理论和农业区位理论。并且依据这些理论,对佳木斯市的耕地利用效益进行评价。(2)本文对2010年至2016年佳木斯市各个县域耕地的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分析:从时间变化趋势上来看,对于耕地综合效益评价值,同江市、桦南县、桦川县和汤原县总体上在0.300左右小范围浮动,趋势趋于平稳,在2014年后逐渐增长,抚远市先升高后下降再上升,富锦市则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再上升;从空间特征分析上来看,可以将佳木斯市各县域综合利用效益评价值划分为三个等级,抚远市为高效益区,富锦市、桦南县、同江市为中效益区,其余为低效益区。经研究,耕地的综合效益评价值的高低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密不可分,且佳木斯市的中、低效益区偏多,提高耕地利用效益势在必行。(3)在了解研究区域的耕地利用效益评价结果的基础上,为了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结合影响佳木斯市耕地利用效益的因素,分别从加强农业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耕地御灾能力;推进零碎土地整合,不断挖掘耕地潜力;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保护耕地生态环境;规划控制耕地开发,保护耕地后备资源等五个方向指出了研究区耕地利用效益提升对策。
【图文】:
7图 1-1 技术路线图Fig. Technology roadmap1.5 研究重点和难点1.5.1 研究重点(1)相关指标的选取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 研究区概况3.1 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概况3.1.1 区域位置与研究区界定佳木斯市位于黑龙江省行政区域范围的东北部,地处松花江中下游地带,,是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流的三江平原出口之要隘,地理位置位于东经 129o29′38″—135o05′10″之间和北纬 45o56′31″—48o27′22″之间。佳木斯市与双鸭山市、伊春市、七台河市和鹤岗市四市相邻,其中,东邻双鸭山市,西依伊春市,南与七台河市相连,北与鹤岗市接壤。市域总面积为 1875km2。佳木斯市辖市区、富锦市、同江市和抚远市三个县级市,桦南县、桦川县、汤原县三个县(见图 3-1)。其中抚远市于 2011 年经省委、省政府批准归省管辖,2016 年撤县设市。本次研究选取佳木斯下辖六个县(市)作为研究区,即:富锦市、同江市、抚远市、桦南县、桦川县和汤原县。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323.211
本文编号:2596718
【图文】:
7图 1-1 技术路线图Fig. Technology roadmap1.5 研究重点和难点1.5.1 研究重点(1)相关指标的选取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 研究区概况3.1 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概况3.1.1 区域位置与研究区界定佳木斯市位于黑龙江省行政区域范围的东北部,地处松花江中下游地带,,是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流的三江平原出口之要隘,地理位置位于东经 129o29′38″—135o05′10″之间和北纬 45o56′31″—48o27′22″之间。佳木斯市与双鸭山市、伊春市、七台河市和鹤岗市四市相邻,其中,东邻双鸭山市,西依伊春市,南与七台河市相连,北与鹤岗市接壤。市域总面积为 1875km2。佳木斯市辖市区、富锦市、同江市和抚远市三个县级市,桦南县、桦川县、汤原县三个县(见图 3-1)。其中抚远市于 2011 年经省委、省政府批准归省管辖,2016 年撤县设市。本次研究选取佳木斯下辖六个县(市)作为研究区,即:富锦市、同江市、抚远市、桦南县、桦川县和汤原县。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323.2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涛;任平;;基于综合评价的耕地利用效益时空特征分析:以四川省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5期
2 刘颖;周宝同;于晓凤;邵俊明;左敏;;21世纪以来四川省耕地变化驱动因素及耕地利用效率定量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3 聂艳;乌云嘎;于婧;姜艳;周勇;;基于能值分析的武穴市耕地利用效益时空特征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年06期
4 向云波;谢炳庚;邓楚雄;;基于投影寻踪法的湖南省耕地利用集约度时空特征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年06期
5 姚冠荣;刘桂英;谢花林;;中国耕地利用投入要素集约度的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4年11期
6 刘玉;郝星耀;潘瑜春;唐秀美;;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时空分异及分区研究[J];地理科学;2014年10期
7 王国刚;刘彦随;陈秧分;;中国省域耕地集约利用态势与驱动力分析[J];地理学报;2014年07期
8 宋小青;吴志峰;欧阳竹;;1949年以来中国耕地功能变化[J];地理学报;2014年04期
9 李兆亮;杨子生;邹金浪;;我国耕地利用集约度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年01期
10 奉婷;张凤荣;李灿;曲衍波;朱凤凯;;基于耕地质量综合评价的县域基本农田空间布局[J];农业工程学报;2014年01期
本文编号:25967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596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