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草)工程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1 12:21
【摘要】:退耕还林(草)是一项历时长久且艰难的林业生态工程,为了完成工程既定的目标,要有持久鼓励相容性和民众积极参与性的退耕还林(草)政策方针作为制度保障。根据中央及相关部门的政策,退耕还林(草)工程首要目标是保护生态环境,同时要提高农民的收入,最终目标是调整优化西部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使退耕地区农户实现从传统的种植业向林业生态种养业和非农产业转化。由于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政策方针具有多元性和持续性,因此工程的实施和长期推动将面临较大的困难和阻碍。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10多年来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2014年中央1号文件出台后,我国已重启中断6年多的退耕还林(草)工程,因此为完善新一轮退耕还林(草)政策,对前期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黄土高原地区190个县为研究区域,利用2000年、2010年、2015年三期Landsat TM影像,经过遥感解译和GIS空间技术集成,得到黄土高原地区190个县三期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图,并引入地形因素、气象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政策因素,运用混合效应模型研究各影响因素对于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影响,并比较不同阶段影响因素的差异,对前期退耕还林(草)工程效果进行研究,探究新一轮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后续发展动力。通过以上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退耕还林(草)工程效果显著,黄土高原地区190个县林地和草地面积有大幅度提升,但是2000年到2010年,2010年到2015年两阶段退耕还林(草)工程效果存在巨大的差异性。(2)地形因素对退耕还林(草)工程效果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其中,坡度和高程对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效果影响尤为显著,在2000年到2010年,2010年到2015年两个阶段对退耕还林(草)工程效果的影响均显著,存在正相关关系;坡向在两个阶段对退耕还林(草)工程效果影响均不显著。(3)气象因素对退耕还林(草)工程效果有影响,但是影响作用相对较小。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到2010年、2010到2015年两个阶段对退耕还林(草)工程效果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4)社会经济因素对退耕还林(草)工程效果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其中,人均耕地面积对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影响在2000年到2010年,2010年到2015年两个阶段均显著,存在正相关关系;人口密度对退耕还林(草)工程效果的影响在2000年到2010年显著,在2010年到2015年不显著;二、三产业比重和人均粮食产量对退耕还林(草)工程效果的影响在两个阶段均不显著。(5)政策因素对退耕还林(草)工程效果的影响在2000到2010年显著,存在正相关关系,在2010到2015年不显著。
【图文】: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黄土高原是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的重点区域,,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也是生态的脆弱地带(姚玉璧等 2005)。据历史资料考证,黄土高原地区曾经是塬面宽广、稀少、植被覆盖茂密的地区(张篮腿沃驹
本文编号:2623588
【图文】: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黄土高原是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的重点区域,,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也是生态的脆弱地带(姚玉璧等 2005)。据历史资料考证,黄土高原地区曾经是塬面宽广、稀少、植被覆盖茂密的地区(张篮腿沃驹
本文编号:26235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623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