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贵州省易地移民生计可持续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5 22:53
【摘要】:“易地扶贫搬迁”是帮助贫困户脱贫的有效方式之一,是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助推器。随着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深入推进,移民搬迁规模扩大且范围变广,移民的生计问题成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中需要重点对待的问题。贵州省是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最繁重的省份之一,本文将可持续生计理论运用到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中,以移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搬迁前后移民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和生计结果的变化,探讨搬迁后移民生计存在的问题,找出实现移民生计可持续的方法和途径。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移民搬迁前后所拥有的各项生计资本值与理想的生计资本值存在较大的差距。研究表明,贵州省易地移民搬迁前的生计资本总值为1.046,搬迁后移民的生计资本总值为1.245,发现移民搬迁是有利于改善移民生计的,但是从生计资本数值上看,移民生计资本值与理想化值差距较大,所以需要优化移民的生计资本,提高移民的资本积累,实现最优生计组合。(2)土地及相关政策是移民生计的重要因素。本文所选取的移民安置点的安置方式基本都是依托城镇的无土安置,搬迁后,移民原居住地土地的确权、征用、补偿和分配等制度直接关系到移民的既得收益,是他们能否实现可持续生计的关键,所以要加强农地制度创新和产权制度改革,为移民搬迁后生计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3)移民的生计策略发生一定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务农人数减少、打工人数上升和在家待业人数上升。移民在搬迁后获得了更多就业的机会,但是年长或者长期在家务农的移民大都没有一技之长,难以找到适合的工作,导致待业比例上升。所以政府要加强人力资本的投入,在宣传教育的前提下,应提供更多实用的技能培训,使移民能具备现代工作的技能。(4)虽然移民的生计模式较搬迁前有所改变,但是所带来的生计结果不乐观。因此,实现贵州易地移民可持续生计需要在政府政策制度完善的同时,加强对移民生计能力的塑造。一方面,政府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完善安置地产业体系、制定更加适宜的政策措施、加强农地制度创新和加大资金支持;另一方面,移民要从自身出发合理评估生计资本,适应生计资本的变化并合理利用各种条件选择最优的生计模式,实现生计的可持续发展。
【图文】:

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生计


图 2-1 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可持续生计框架的核心是资产的保值和升值,实现生计资产的多元化、生计风险最小化、生计结果最优化。首先,实现生计资产多元化,就是生计资产在增值和保值的过程中带来的多种路径和方法;其次,实现生计风险最小化,,是指准确评估生计风险,包括经济风险、社会风险等,采取措施将生计风险的破坏力降低到最低水平。最后,实现生计效益最大化,基于生计活动的社会保障、文化保障和组织保障 ,采取最优的生计策略,使生计输出能够实现效益最大化,保障生计的可持续发展。2.2.2 人口迁移理论自古以来,人口迁移是一个较为普遍的人口流动现象。学术界从多个方面对人口迁移的概念进行过界定,被人们普遍认可的概念是联合国对人口迁移的概念的界定,认为人口迁移是“一种永久性的迁移,人们搬离原住地在新的地方长远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32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少平;赵晓峰;;精准扶贫视角下的移民生计空间再塑造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2 李生;;内蒙古生态脆弱区生态移民的经验、问题与对策——以兴安盟科右前旗生态脆弱区移民搬迁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3 尹敬东;周绍东;;基于劳动价值论的资源配置理论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5年05期

4 李丹;许娟;付静;;民族地区水库移民可持续生计资本及其生计策略关系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5 郑宇;;中国少数民族生计方式转型与资源配置变迁[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6 张茹;王耀麟;张爱国;薛龙义;;陕西省定边县扶贫移民安置模式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S3期

7 李聪;柳玮;黄谦;;陕南移民搬迁背景下农户生计资本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4年06期

8 王红彦;高春雨;王道龙;毕于运;王磊;王亚静;;易地扶贫移民搬迁的国际经验借鉴[J];世界农业;2014年08期

9 杜云素;李飞;;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水库移民的安置策略[J];农村经济;2014年06期

10 孙海兵;;农村水库移民可持续生计重建的实证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4年02期



本文编号:26290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6290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c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