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区跨域精准扶贫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8 21:16
【摘要】:当前,我国贫困主要聚集于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特别是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大部分经济社会指标居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之末,是“短板”中的“短板”。如能在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实现精准脱贫,将对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并对中国兑现如期脱贫承诺提供有力支持。本文以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区作为研究对象,以破解区域整体贫困问题为目标,研究分析了六盘山片区陕甘青宁四省区跨域精准扶贫制约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实现跨域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阐述了研究意义,确定了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提出了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和理论基础进行梳理,并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为开展跨域精准扶贫研究提供了基础。第三部分围绕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区现状、主要问题和原因从国家指导机制、地方协同机制、市场配置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四方面展开分析研究。第四部分探讨了对应的四方面优化跨域精准扶贫的路径,即要国家协调、地方协同、市场配置、生态补偿,才能实现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区跨域精准脱贫。从国家层面,国家应加大扶贫补“短板”力度,加强对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优化跨域精准扶贫的组织耦合;完善法律框架,避免陷入“公地悲剧”;加大东西扶贫协作力度。从地方层面,应完善六盘山四省区政协扶贫联系协作机制,提高联合扶贫协同能力;树立大六盘区域理念,建立长效合作扶贫开发机制;完善地方政府间合作的信息交流机制;加强区域协同,加快区域发展一体进程;从市场层面,应制订《扶贫法》,划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构建“政府-市场”双导向扶贫开发机制;探索完善“政府+市场”合作扶贫模式;促进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协作;从生态层面,应开展多元化生态补偿;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加强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区生态保护;加快碳汇发展。最后,总结论文主要观点,并提出研究需进一步深化的方向。
【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32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芬;赵燕霞;;美、日促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减贫的经验借鉴[J];世界地理研究;2015年04期

2 张笑芸;唐燕;;创新扶贫方式,实现精准扶贫[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年09期

3 王佃利;杨妮;;跨域治理在区域发展中的适用性及局限[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4 刘筱红;张琳;;连片特困地区扶贫中的跨域治理路径研究[J];中州学刊;2013年04期

5 曹海军;张毅;;统筹区域发展视域下的跨域治理:缘起、理论架构与模式比较[J];探索;2013年01期

6 温丽;;基于国际视角的生态移民研究[J];世界农业;2012年12期

7 余波;郭敖鸿;;论人口控制政策对突破低水平均衡陷阱的促进作用[J];人口学刊;2012年04期

8 张成福;李昊城;边晓慧;;跨域治理:模式、机制与困境[J];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03期

9 刘涛;韩轩;蒋辉;;跨域治理理论比较与启示[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年09期

10 尹伯成;缪尔达尔和他的循环积累因果原理[J];世界经济文汇;1987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周静茹;六盘山回族地区反贫困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2 陈忠文;山区农村贫困机理及脱贫机制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3 申剑敏;跨域治理视角下的长三角地方政府合作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4 刘博;脱贫经济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梦竹;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438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6438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f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