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视角下上海市土地利用研究
【图文】: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区域研究概况03 年的 555.35km2增加到 2015 年的 884.21km2,,林地的增加有利于增强土地力,改善上海市生态环境,这与上海市进入新世纪以后进行以城市森林建的生态建设政策密切相关。上海市草地面积(园地、绿地和牧草地)由 204.26km2增加到 2015 年的 440.50km2,共增加 196.24km2,年均增长率达 6.1自 2011 年起积极推进外环生态专项和大型公共绿地建设,进行立体绿化示等一系列措施,这是上海市草地面积逐年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建设用地中的各类土地利用情况如下图 2.3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301.24;X3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乐勤;许信旺;许杨;;基于Logistic模型的安徽省城镇化演进碳增量效应预测与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5期
2 王亮;;基于灰色关联的盐城市城市建设用地碳排放协调发展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5年02期
3 童彦;朱海燕;施玉;;基于VAR模型的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动态响应研究——以云南省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年03期
4 赵荣钦;黄贤金;刘英;丁明磊;;区域系统碳循环的土地调控机理及政策框架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05期
5 张勇;张乐勤;汪应宏;陈发奎;;安徽省池州市土地利用碳排放演变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6 张钢锋;李莉;黄成;黄海英;陈明华;陈长虹;周南;;基于Urban-RAM模型的上海居民生活碳排放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4年02期
7 李湘梅;姚智爽;;基于VAR模型的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J];生态经济;2014年01期
8 何琼;;中国碳排放、贸易、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9 路正南;彭沙沙;王健;;基于IPCC清单编制法的碳排放灰色预测——以江苏省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年09期
10 杨文;陈燕;贺肖芳;宋新山;王宇晖;;基于土地利用的上海市碳足迹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年S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孙兆东;中国碳金融交易市场的风险及防控[D];吉林大学;2015年
2 黎孔清;低碳经济导向的区域土地利用评价与结构优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3 李亚丽;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及其碳排放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4 李洁;中国能源强度与经济结构关系的数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5 刘广为;中国碳排放强度预测及其影响因素动态效应建模[D];天津大学;2012年
6 赖力;中国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效应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边晶;广东省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及趋势预测[D];暨南大学;2013年
2 曾娟;基于碳排放约束的广州市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研究[D];广州大学;2013年
3 吴仕海;重庆市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及低碳优化调控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4 苏雅丽;西安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下“碳源”时空演变与预测[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朱高鹏;城市化与碳排放关系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2年
6 吕永霞;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灰色多目标规划建模与实证研究[D];广西大学;2006年
7 张宇飞;灰色理论在芦苇产量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西华大学;2006年
8 温丽华;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6438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643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