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西藏达孜区实施精准扶贫的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8 19:50
【摘要】:扶贫政策实施的成效,直接影响着广大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的长足发展和国家的繁荣稳定,一直以来都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是专家学者们讨论和研究的重要课题。2013年,为了加快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使之实现与全国2020年一道步入小康社会的目标,我国在调整之前扶贫思路的基础上,围绕我国基本国情和如今的贫困状况,更新了扶贫战略,审时度势地提出了“精准扶贫”政策,并开始实施。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针对贫困地区、贫困户、贫困人口,做到真扶贫、扶真贫。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精准扶贫政策在实施中还是存有一些问题,制约着脱贫工作的顺利展开,影响着贫困人口生活质量的提高,从而减缓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文章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达孜区做为案例,在多次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研究达孜区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开篇,文章对贫困进行了全方位界定,详细阐释了参与式扶贫理念、人力资本理论、包容性增长和协同治理理论,为后文达孜区精准扶贫政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其次,文章以西藏各个时期扶贫政策的历程变迁为背景,通过对精准扶贫政策的详细解读,点明了西藏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之后,文章着重阐述了达孜区区情以及其贫困构成、贫困分布与致贫原因,使对达孜区的贫困有全面的了解。另外,文章分析了达孜区精准扶贫的实施情况,在充分肯定了其扶贫成效之外,认为达孜区扶贫中也存在的贫困户识别存在一定偏差、扶贫对象参与程度不够、扶贫搬迁后续发展成隐患、贫困人口增收渠道狭窄、帮扶措施未充分发挥效果等问题,并对发生的这些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文章根据达孜区的贫困状况,针对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健全识别机制、创新帮扶机制、优化管理机制、完善考核机制四个层面入手,构建了达孜区精准脱贫的路线框架图,试着寻找优化达孜区扶贫政策的一些方法,希望也对西藏贫困地区的发展提供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启示。
【图文】:

扶贫政策,经济科学,出版社,环节


经济发展、自身的贫困特点和环境性制约等各方面因素,进行分类整理,充分发挥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精准扶贫优势。帮扶贫困人口的关键在于,针对不同致贫原因制定相应的脱贫计划,争取从源头上切断贫困的发生;动态管理的关键在于建立贫困人员动态档案,要求第一时间辨识出新的贫困家庭和人口,,采集相应的贫困信息。对已经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进行持续的追踪,每个评估期(月度、季度、年度)进行动态考核,及时了解差异性帮扶方案所取得的成效。同时将已脱贫的人口及时从建档立卡中调整出去,重新纳入新贫困的人口,但也要对已脱贫的人口继续追踪监测,观察其是否会返贫,确保精准扶贫的有效性。对于长期未调整出去的贫困人员进行重点追踪,评估对其差异性帮扶方案实施有没有抵达预期效果,贫困状况是否有所改善,真正做到对接每个贫困个体;最终环节,关于扶贫成果的精准考核及持续改进计划工作是针对地方政府及其下属扶贫相关部门开展的,是对精准扶贫成效的再评估。当前农村扶贫工作分层开展,中央政府主要工作重心放在区域发展,地方政府则将精力放在放在于精准扶贫工作,每个层级都有其各自明确分工。考核最终是为了督促地方政府将精准扶贫作为扶贫工作重点,使国家的帮扶切实落实到贫困百姓身上。①

贫困户,低保,贫困人口


31其中唐嘎乡贫困人口 281 户 1082 人,占了全区贫困人口总数的 26.23%,是前达孜区重点扶贫乡镇;德庆镇贫困户 219 户 832 人,占全县贫困人口的 20.79也属于达孜区精准扶贫的重要攻克之地;随后,塔杰乡贫困户 179 户 714 人,全区贫困人口的 20.17%,同样贫困人数的占比很大,也是达孜区需要大力扶持区域之一;雪乡贫困户 132 户 534 人,占全区贫困人口的 12.95%;章多乡贫困139 户 494 人,占全区贫困人口的 11.98%(图 2-2)。雪乡与章多乡的贫困人口所以在全区贫困人口中占比少,并非是因其贫困程度较浅,贫困相对人口较少而是因其乡镇本来人口与其他乡镇相比就较少,其在本乡中的人数相比,贫困
【学位授予单位】:西藏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32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洁;;关于西藏扎实推进精准脱贫的思考[J];中国藏学;2016年03期

2 李裕瑞;曹智;郑小玉;刘彦随;;我国实施精准扶贫的区域模式与可持续途径[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年03期

3 王介勇;陈玉福;严茂超;;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及其创新路径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年03期

4 高星;姚予龙;余成群;;西藏农牧民贫困特征、类型、成因及精准扶贫对策[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年03期

5 周常春;刘剑锋;石振杰;;贫困县农村治理“内卷化”与参与式扶贫关系研究——来自云南扶贫调查的实证[J];公共管理学报;2016年01期

6 李宏;;关于西藏和四省藏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思考[J];西藏发展论坛;2015年06期

7 洪名勇;;打响消除绝对贫困的攻坚战[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8 葛全胜;方创琳;张宪洲;余成群;;西藏经济社会与科技协同发展的战略方向及创新对策[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5年03期

9 唐丽霞;罗江月;李小云;;精准扶贫机制实施的政策和实践困境[J];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05期

10 葛志军;邢成举;;精准扶贫:内涵、实践困境及其原因阐释——基于宁夏银川两个村庄的调查[J];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陈全国;;推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根本遵循[N];人民日报;2015年

2 胡新生;;西藏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思考[N];西藏日报(汉);2014年

3 ;西藏精准扶贫工作的思路及对策[N];西藏日报(汉);2014年

4 徐晓军 ;胡倩;;反贫困的理论研究[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璐;扶贫项目绩效评估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晓桦;西藏牧区精准扶贫政策研究[D];西藏大学;2017年

2 张岩;我国精准扶贫政策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3 涂乐;江西省永丰县农村精准扶贫对策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6年

4 涂怡彬;雅安市雨城区精准扶贫落实效果评价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5 颜建升;泉州市农村精准扶贫政策优化研究[D];华侨大学;2016年

6 吕玲;基于参与式理论视角下西藏牧区反贫困研究[D];西藏大学;2016年

7 黎沙;我国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及对策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8 陈春祥;黔西北山区精准扶贫机制与脱贫对策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6年

9 杨帅;怀化市扶贫政策实施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857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6857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3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