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鄂州市农村土地抛荒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30 09:57
【摘要】:土地是人类生存之根本,发展之基石。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农业大国,土地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性问题。我国耕地资源十分稀缺,全国耕地面积为20.24亿亩,用约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近20%的人口,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约0.10公顷,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处于世界中下水平。~1鄂州市现有耕地面积61.7万亩,人口109.4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71万人,人均耕地面积极为有限。鄂州市常年抛荒和季节性抛荒土地分别为2.94万亩、4.26万亩。而有限的土地资源还在被抛弃闲置,人多地少的矛盾越发严峻和尖锐,农村土地的后备资源也严重不足,一半以上分布在不易开发和利用的地区,例如水土流失、盐碱化、水资源稀缺的地区。鄂州市农村土地撂荒直接影响当地粮食的种植面积,减少单位土地上的生产效益,危害本市乃至湖北省的粮食安全。探究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寻找治理农村土地抛荒的有效措施是我国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要工作,它对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网站,收集整理相关资料,采用实地调查等方法直接从农民手中获取第一手资料,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鄂州市农村土地抛荒逐渐增多,其原因主要是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和农民整体素质低,农业种植的风险大、农民种粮投入高收益低,打击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于是作为经纪人的农民纷纷外出务工,农村土地被大片抛荒。农地抛荒不仅引起农产品的产量下降,危害粮食安全,而且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最后通过对涂镇解决荒的成功之处总结治理鄂州市的农村土地抛荒需要以农民增收为中心点,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完善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规定,加快土地流转的步伐,有效的治理当地农村土地抛荒问题。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着重阐明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主要通过统计年鉴和实地问卷调查描述鄂州市农村土地抛荒的现状及特点。第三章总结鄂州市农村土地抛荒的原因和影响有哪些。第四章通过分析鄂州市解决农村抛荒问题个案——涂镇蓝莓基地,借鉴其成功经验。第五章依据第二和第三章的研究结果提出农村土地抛荒问题的治理对策。
【图文】:

鄂州市,农作物种植面积,公顷,单位


数据来源:鄂州市 2011-2017 年统计年鉴图 2-1 鄂州市农作物种植面积(单位:万公顷)由图 2-1 可以清晰看出鄂州市农作物种植面积最大的是粮食,占总播种的一半左右,其次是油料作物和蔬菜的种植面积,播种面积较少的是棉花。毗邻湖北省会武汉,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便利的交通运输,鄂州的蔬菜种花卉等休闲农业的比重会有所提高。目前鄂州市三大行政区已建成生态农业基地达 165 个,其中鄂城区和梁区较为接近,分别是 58 个和 57 人,华容区 50 个。这些生态农业基地不仅包植业、种养结合、养殖业,还包括花卉、蔬果和药材等,其中由于鄂州市当地理因素,较多的是种植业基地和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基地,分别为 56 个个,占总数的一半以上。例如:涂家垴镇的蓝莓种植基地、华容区的杏福生业园科技示范基地等等。在生态农业基地的推动下,促进了鄂州市畜牧业的发畜牧养殖的规模不断提高,养殖专业户人数不断增加。6

鄂州市,国土资源,布图,面积分


其中包括梁道牌大米、梁香牌豆丝等有机产品,积极与参会人员享当地生态农业生产模式,现场成交额达 340 多万元。7三、鄂州市土地资源的开发及利用现状鄂州市的国土面积 1596.46 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 61.7 万亩(其中,水39 万亩、旱地 21.82 万亩),淡水养殖面积 69.22 万亩(含湖泊、沟河水域),地 38 万亩。人口 109.43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35.71 万人,人均耕地面积极为限,,仅为 0.57 亩。全市水资源总量 18.11 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 1723 立方米森林面积 45 万亩,森林覆盖率 19.37%。8鄂州市常年抛荒和季节性抛荒土地分为 2.94 万亩、4.26 万亩。9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32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伍千志;;石门县农田抛荒的现状、原因与对策建议[J];湖南农业科学;2013年24期

2 尹坤;;别让农村土地“下岗”——对农村土地抛荒现象的思考[J];中国土地;2012年02期

3 王唤;;浅析土地抛荒问题[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7期

4 袁静沛;;基于非农化视角的农地闲置分析[J];价值工程;2010年22期

5 詹琳;;农村土地抛荒问题探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0年07期

6 钱立文;;农村闲置土地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年10期

7 李诚;董晓波;;农村土地撂荒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统计教育;2007年06期

8 张春轶;瓦哈甫.哈力克;马燕;;和田绿洲耕地变化的人口驱动因素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年02期

9 申红卫;;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撂荒现象的经济学思考[J];特区经济;2006年03期

10 谢洋;关于当前农村土地抛荒问题的思考[J];安徽农业;2004年11期



本文编号:26879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6879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5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