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基于FMOLP-MCE-CA耦合模型的重庆市土地利用情境预测与模拟

发布时间:2020-05-31 06:08
【摘要】:城镇化作为现代化全局的重大战略,近年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日益加剧。城镇化过程中建设用地侵占非建设用地,挤压生态用地空间,在获得城镇化红利的同时,一系列环境问题随之产生,以牺牲生态安全为代价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必将是不可持续与不可接受的。重庆市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区位优势,生态地位和经济地位无可替代,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重庆市城镇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口规模急剧增加、产业集聚以及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显著,不同的景观格局产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差异巨大。本研究以重庆市作为研究区,在土地利用、气象、地形地貌、交通、人口、产业和统计资料等数据支撑下,以生态安全格局理论、景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地理学等作为理论基础,充分利用模糊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FMOLP)求解多目标函数、多约束条件最优解的优势,综合多准则评估模型(MCE)对各类土地利用景观适宜性评价科学性和便捷性的优点,借助元胞自动机(CA)的理论方法及可视化优势,构建FMOLP-MCE-CA耦合模型,利用MATLAB平台编程实现重庆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预测与优化。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侧重点的不同将产生不同的景观格局,本研究为全面分析未来不同时段不同生态和经济需求下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变化,特将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变化分为生态效益最优情境、经济效益最优情境和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最优三种情境,在时间上,以2015年为基年对2025、2035和2045年重庆市土地利用景观进行预测与优化。FMOLP-MCE-CA模型预测与优化过程主要由以下四步组成,首先,在空间自相关分析基础上,利用空间误差模型(SEM)与空间滞后模型(SLM)分析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与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的关系,确定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影响因素。其次,应用FMOLP和GM(1,1)模型对不同情境下不同时段各类型土地利用景观面积进行预测与优化。然后,使用MCE模型对各类型地类景观空间适宜性进行评价,评估各类型景观转化适宜程度。最后,利用构建的FMOLP-MCE-CA耦合模型对不同情境不同时段下重庆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进行预测与优化。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景观格局影响因素分析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受不同因素影响。影响耕地空间布局的因素有降雨、ndvi、坡度、起伏度、dem、温度、河流湖泊、人口、二三产业产值,以及距区县行政中心、国道、省道和高速路的距离;影响林地空间布局的自然因素与耕地相同,但在社会经济影响因素方面,受国道和区县行政中心距离影响很小,忽略不计;影响草地景观格局变化的自然因素有降雨、ndvi、坡度、起伏度、dem、温度和河流湖泊,社会经济因素有距区县行政中心、国道、省道和市区主干道距离;ndvi、坡度、起伏度、dem、温度、河流湖泊、人口、二三产业产值,以及距区县行政中心、国道、省道和高速距离影响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2)不同情境下各类型土地利用景观面积预测与优化不同情境下各类型土地利用景观面积优化预测的侧重点不同。生态效益最优情境侧重生态价值最大化,各类型地类景观生态效益的大小将决定最终优化预测结果的高低,生态价值最高的林地在此情境下面积最大,最低生态价值的建设用地面积最小。经济最优情境侧重经济发展,建设用地作为经济发展主要载体,与其它情境相比此情境下建设用地面积最大。生态-经济效益最优情境兼顾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在生态效益最优和经济效益最优之间寻求一个最优解,尽可能使得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均达到最大化,此情境下各类型土地利用景观面积介于生态效益最优和经济效益最优之间。(3)不同类型土地利用景观空间适宜性评价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景观适应性存在很强的区域性差异,耕地适宜性高值区位于梁平、忠县以西长江以北区域,渝东北和与渝东南耕地适宜性低下。林地和草地适宜性高值区空间分布存在共域性,总体上林地适宜性高于草地,渝东北的城口、巫溪、巫山、奉节和云阳等海拔较高的区域林地和草地适宜程度高,渝东南次之,渝西地区适宜性最小。建设用地适宜性受各区县行政中心影响大,适宜性程度由各区县已建成区向外递减,西部和主城九区适宜性高,渝东南和渝东北适宜性低。(4)不同情境不同时段下FMOLP-MCE-CA模型预测与优化结果分析三种不同情境下,耕地面积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其它地类景观面积的增加多来自耕地转化,不同的情境下同一类地类的面积大小存在差异。生态效益最优情境下,耕地主要向生态价值高的林地和草地转化,转化为建设用地的面积相对其它情境而言较少。经济效益最优情境下,耕地大量转化成建设用地,转化为草地和林地面积相对较少。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最优情境,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林地和草地的量介于生态效益最优和经济效益最优情境之间。在新增用地空间分布方面,新增建设用地以已建成区边界为起始位置根据不同增量向外扩展,林地和耕地新增位置则主要位于渝东北和渝东南海拔较高、坡度大、气温低、地形起伏度大、人口稀少、路网密度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区域。
【图文】:

技术路线图


技术路线图

行政区划图,行政区划图,经济发展现状,城镇化建设


研究区行政区划图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30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坤;岳建伟;;我国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综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S1期

2 邹长新;徐梦佳;高吉喜;杨姗姗;;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安全评价[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4年06期

3 洪敏;李迪华;袁弘;游鸿;;基于地理设计的北京市浅山区土地利用战略规划[J];中国园林;2014年10期

4 孙才志;闫晓露;;基于GIS-Logistic耦合模型的下辽河平原景观格局变化驱动机制分析[J];生态学报;2014年24期

5 袁满;刘耀林;;基于多智能体遗传算法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J];农业工程学报;2014年01期

6 程龙;董捷;;基于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指标法的武汉城市圈土地集约利用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4年01期

7 向芸芸;蒙吉军;;基于生态效益的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优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年10期

8 李秀霞;徐龙;江恩赐;;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土地利用结构多目标优化[J];农业工程学报;2013年16期

9 戴声佩;张勃;;基于CLUE-S模型的黑河中游土地利用情景模拟研究——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3年02期

10 李月臣;刘春霞;闵婕;王才军;张虹;汪洋;;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J];生态学报;201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郭杨;哈尔滨居住小区绿地植物生态效益及优化配置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汤进华;城镇化进程中上海市郊农业产业结构演进与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鲁春阳;城市用地结构演变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关联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何君;基于GIS与InVEST模型的重庆市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经济效益损益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7年

2 刘超;高原山地城市绿地分布特征及演变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3 李盈盈;陕西省北洛河流域水源涵养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估算[D];西北大学;2015年

4 祝琳;南四湖区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5 陈侥侥;基于生态绿当量的重庆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6 芮文娟;基于生态效益的上海社区绿地植物群落分析及优化[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7 刘晓龙;县域土地利用效益评价及优化配置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8 龚健;基于系统动力学和多目标规划整合模型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9 朱彬;粮食安全目标下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结构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26894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6894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1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