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区特色农业发展及其减贫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31 04:46
【摘要】:贫困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影响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贫困县全部摘帽以及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的目标,扶贫策略的实施应既要关注短期效应,也要关注长久效应,既要摆脱收入贫困,也要摆脱限制农户发展的能力贫困。精准扶贫战略是未来农村扶贫的主要方式,然而精准扶贫需要依托于产业的发展。对于贫困地区而言,由于资源禀赋、地理区位和生产条件等因素限制,致使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农户更是难以通过非农就业与常规农业的发展实现脱贫致富。而特色农业是在区域资源优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特殊农业产业,与常规农业相比更具有发展优势,这种优势是将原始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变为农业发展的规模优势、效率优势和效益优势,进而转变为经济优势,并最终以高品质、高价值和高竞争力的农产品获得较高的经济利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户增收。武陵山区作为14个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既有着丰富的生态自然资源,又有着老、少、边、穷等特点。因此,如何依托特色农业发展,帮助农户脱贫致富,对实现区域性整体脱贫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特色农业减贫的理论阐释。首先,对研究所涉及的相关文献和经典理论进行梳理、总结与述评,以明确本文研究的切入点。其次,对特色农业的类型和发展模式进行梳理。随后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讨论了贫困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基本逻辑。在此基础上,基于要素优化配置与能力循环积累两个方面,利用数理模型推导的方式,从农户参与的视角揭示特色农业的减贫机理,为后文的实证分析提供理论支撑。②武陵山区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主要内容是从武陵山区的地理区位与资源禀赋切入,分析武陵山区经济发展的特性,并以特色蔬菜产业为例剖析武陵山区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与困境,以期从整体上把握武陵山区特色蔬菜产业发展的问题所在。③武陵山区特色农业的减贫效应分析。主要内容是从农户个体参与的微观视角,一方面对武陵山区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户的参与问题展开分析,并检验影响农户参与决策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对农户参与特色农业种植的减贫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特色农业对不同类型与不同参与能力农户的减贫差异。④基于不同类型特色农业的减贫效应分析。主要内容是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实证检验本土型与引入型特色农业对农户收入水平与能力水平的影响方向与强度,并进一步检验对不同类型与不同参与能力农户的作用差异。在此基础上,对两种类型的特色农业减贫效应进行比较。⑤基于不同模式特色农业的减贫效应分析。主要内容是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实证检验政府主导型与企业主导型特色农业的收入增长效应与能力提升效应,并进一步检验对不同类型与不同参与能力农户的作用差异。在此基础上,对两种模式的特色农业减贫效应进行比较。⑥武陵山区特色农业发展及其减贫的促进机制构建。主要内容是基于研究结论与武陵山区的实际情况,重点从特色蔬菜产业发展,以及农户参与的支撑保障、参与激励、能力提升等方面构建促进特色农业发展及其减贫的长效机制。本文的主要结论包括:①依托区域内的自然资源优势,武陵山区特色蔬菜产业已在比较优势、扶贫增收、产业化与品牌化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同时,由于资金、技术和管理人才等方面的桎梏,制约了特色蔬菜产业规模化、组织化和标准化发展。特色农业一方面需要对要素资源进行优化组合,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吸引外部要素资源,增加要素资源的投入总量。但目前由于资金匮乏、技术支撑不足、管理人才缺失等问题,导致农户的种植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以及对标准化生产认知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②特色农业发展及其减贫都需要农户的积极参与,但由于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导致农户的参与情况并不理想。研究表明,武陵山区农户虽然有较高的参与意愿,但实际参与比例却较低。一方面是由于农户的参与决策伴有明显的能力依赖特征,而目前农户的总体参与能力水平较低,制约了农户有效参与。另一方面,特色蔬菜种植的收益、成本和风险等因素对农户的种植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其中,土地面积和农业收入比重对农户参与特色蔬菜种植有显著地促进作用,贫困农户因抗风险能力弱而导致其参与倾向较低,偏远地区的农户由于面临的选择有限,因而会增加其参与种植特色蔬菜的倾向,政策支持则会通过降低经营成本激励农户的种植行为。③特色农业对农户具有显著的“提能增收”作用,且均表现出了明显的“益贫性”特征,对不同参与能力水平农户的收入影响呈现“倒U”型分布,对能力水平的影响则表现出“益强性”特征。研究表明,武陵山区农户种植特色蔬菜比种植常规农产品收入高42.59%,获得技能培训的几率高9.19%。贫困农户种植特色蔬菜比非贫困户表现出了更强的收入增长效应与能力提升效应。并且中等参与能力层次的农户种植特色蔬菜的收入增长效应最大,而能力提升效应则只在高参与能力层次的农户中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④本土型与引入型特色农业对农户收入水平与能力水平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表明,武陵山区本土型特色农业具有显著的收入增长效应,且表现出略微的“益贫性”特征,并在不同参与能力水平农户之间呈现出“倒U”型分布。引入型特色农业具有较强的收入增长效应与能力提升效应,且在两个方面均表现出了明显的“益贫性”特征。有所不同的是,提能效应对不同参与能力水平农户有着“均等性”特征,而增收效应则在不同参与能力水平农户之间呈现“倒U”型分布。对比发现,引入型特色农业由于能够帮助农户同时实现收入增长与能力提升,且有着明显的“益贫性”与“益弱性”特征,因而在减贫效果上优于本土型特色农业。⑤企业主导型与政府主导型特色农业均能帮助农户实现收入增长与能力提升,但因对不同类型与不同参与能力农户的减贫效应存在差异,因而两种主导模式的减贫效果也有所不同。研究表明,武陵山区企业主导型与政府主导型特色农业的“提能增收”效应均有“益贫性”特征。不同的是,企业主导型的减贫效应对不同参与能力的农户表现出了“益强”的特性,政府主导型特色农业的增收效应在不同参与能力水平农户之间呈现出“倒U”型分布,而提能效应则并未因农户参与能力水平的不同产生较大差异。对比发现,由于政府主导型特色农业的“提能增收”效应具有更强的“益贫性”,以及增收效应的“益弱性”与提能效应的“均等性”,因而在减贫效果上优于企业主导型特色农业。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①在研究视角上,本文从农户微观参与视角对武陵山区特色农业的减贫效应展开研究,与以往研究的切入点有所不同。现有关于特色农业减贫的研究多围绕产业化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等方面展开,虽然通过这些途径都能实现贫困的整体减缓,但是农户并不能自动从中获得利益与发展机会,只有通过参与特色农业经营才能更有效地实现减贫。因此,本文从农户参与的视角来分析武陵山区特色农业的减贫效应,与以往研究相比,具有一定新意。②在研究内容上,本文一方面充分考察了武陵山区不同类型和不同模式特色农业的减贫差异,把特色农业划分为了本土型与引入型两种类型,以及政府主导和企业主导两种模式,实证检验了不同类型和不同模式特色农业的减贫效果,深化了特色农业减贫的研究内容。另一方面,本文进一步拓展了农户参与的研究边界,将农户参与能力、参与意愿和参与行为纳入到了同一个分析框架之中,并且突破了现有研究对农户参与能力现状的描述性分析,以及较多地关注农户客观能力,而忽略主观能力的问题。从主观能力与客观能力两个方面构建了农户参与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了测度,深化了农户参与的研究内容。③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熵值法、非参数估计法、分位数回归、Probit模型、多元回归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等计量方法对武陵山区特色农业的减贫效应展开研究,在方法运用上可能具有一定的新意。其中,利用熵值法测度了农户参与特色农业种植的能力水平,并利用非参数估计法分析了农户参与能力水平的分布特征。其次,利用Probit模型实证了农户参与决策的影响因素。最后,利用多元回归模型、Probit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了特色农业的减贫效应,弥补了以往研究中缺少实证检验的问题。
【图文】:
第 5 章 武陵山区特色农业的减贫效应——基于农户参与视角的实证滑参数,即为带宽。行 Kernel 核密度估计前需要选择核函数与最佳带宽。本文选echnikov 核函数与 Silverman 自动带宽来进行估计。结果如图 5能力水平的分布呈现近似于“双峰状”的特征,“主峰”介于 中高水平区域,而“附峰”介于 0.4-0.55 之间,属于中低水平农户的参与能力水平并未出现两极分化的现状。而“附峰”的也说明参与能力水平处于该区域的农户规模远低于处于“主峰”整体还可以看出,农户参与能力水平大部分分布于中低水平区的整体参与能力水平不高。
图 5.2 农户参与能力分布特征的 Kernel 图Figure 5.2 Kernel Diagram of Participation Ability of Rural Households图5.3展示了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的参与能力水平分布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贫困户的参与能力水平分布呈现“双峰状”的特征,“主峰”介于 0.2-0.39 之间,属于低水平区域,并且主峰的峰值较高,宽度较窄,说明贫困户的参与能力水平分布主要集中于该区域。“附峰”介于 0.39-0.43 之间,属于中等水平区域。非贫困户的参与能力水平分布同样呈现“双峰状”的特征,,“主峰”介于 0.44-0.58 之间,属于中高水平区域,“附峰”介于 0.35-0.45 之间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327
本文编号:2689312
【图文】:
第 5 章 武陵山区特色农业的减贫效应——基于农户参与视角的实证滑参数,即为带宽。行 Kernel 核密度估计前需要选择核函数与最佳带宽。本文选echnikov 核函数与 Silverman 自动带宽来进行估计。结果如图 5能力水平的分布呈现近似于“双峰状”的特征,“主峰”介于 中高水平区域,而“附峰”介于 0.4-0.55 之间,属于中低水平农户的参与能力水平并未出现两极分化的现状。而“附峰”的也说明参与能力水平处于该区域的农户规模远低于处于“主峰”整体还可以看出,农户参与能力水平大部分分布于中低水平区的整体参与能力水平不高。
图 5.2 农户参与能力分布特征的 Kernel 图Figure 5.2 Kernel Diagram of Participation Ability of Rural Households图5.3展示了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的参与能力水平分布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贫困户的参与能力水平分布呈现“双峰状”的特征,“主峰”介于 0.2-0.39 之间,属于低水平区域,并且主峰的峰值较高,宽度较窄,说明贫困户的参与能力水平分布主要集中于该区域。“附峰”介于 0.39-0.43 之间,属于中等水平区域。非贫困户的参与能力水平分布同样呈现“双峰状”的特征,,“主峰”介于 0.44-0.58 之间,属于中高水平区域,“附峰”介于 0.35-0.45 之间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327
本文编号:26893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689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