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家庭内经济独立性、居住偏好实现与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9 15:06
【摘要】:中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福利受到学界和决策者的广泛关注。过去几十年里,农村亲子共居的传统正逐渐被打破,老年人与成年子女间的实际居住安排,以及老年人的居住偏好均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较大比例老年人并未按照他们认为最好的居住方式居住,这可能会降低他们的主观福利水平。而老年人在家庭中的经济独立性会通过影响他们在实际居住安排方面的讨价还价能力,进一步影响他们居住偏好的实现。本文基于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考察了家庭内经济独立性对农村老年人居住偏好实现的影响以及居住偏好实现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我国农村地区,与成年子女间的现实居住安排和老年人自身的主观居住偏好存在较大差异,近五成老年人未实现居住偏好。现实居住安排方面,老年人与成年子女同住、与成年子女同村居住、与成年子女不同村居住的比例分别为39%、35%、26%,居住方式更加多样化。就主观居住偏好而言,老年人更倾向与成年子女同住或与成年子女同村不同住。但老年人现实居住安排和主观居住偏好差异明显,大比例老年人居住偏好未得以实现。(2)家庭内经济独立性显著影响农村老年人居住偏好的实现,老年人实现居住偏好的概率随着其家庭内经济独立性的提高而提高。虽然退休金或养老金占比对农村老年人居住偏好实现的影响并不显著,但退休金或养老金占比的提高能够显著提高老年人实现与成年子女同住偏好的可能性。(3)现实居住安排是否与老年人的主观居住偏好相一致是影响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而现实居住安排本身的影响并不显著。实现居住偏好能够显著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此外,居住偏好实现程度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影响,现实居住安排偏离老年人主观居住偏好的程度越小,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越高。尊重老人主观居住偏好,创造条件促进老人实现居住偏好或者缩小老人现实居住安排与主观居住偏好间的差距能显著提高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因此,提高农村退休金或养老金等社会保障水平对降低老年人对子女的经济依赖程度,增强其讨价还价能力,提高老人实现居住偏好的概率,最大化其居住效用,提升其生活质量和水平意义重大。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32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苏;王婕;;养老保险、孝养伦理与家庭福利代际帕累托改进[J];经济研究;2015年10期

2 马瑞丽;;农民养老中子女支持的性别差异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3 舒扬;杨洋;;农村老年人居住偏好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S3期

4 张娜;苏群;;农村老年人居住意愿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5 任强;唐启明;;中国老年人的居住安排与情感健康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4年04期

6 贺京同;那艺;郝身永;;决策效用、体验效用与幸福[J];经济研究;2014年07期

7 胡湛;彭希哲;;中国当代家庭户变动的趋势分析——基于人口普查数据的考察[J];社会学研究;2014年03期

8 江克忠;裴育;邓继光;许艳红;;亲子共同居住可以改善老年家庭的福利水平吗?——基于CHARLS数据的证据[J];劳动经济研究;2014年02期

9 孙鹃娟;;中国老年人的居住方式现状与变动特点——基于“六普”和“五普”数据的分析[J];人口研究;2013年06期

10 黎春娴;;新农保背景下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本文编号:27048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7048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2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