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甘肃省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牧户牧业生产决策行为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6-16 20:05
【摘要】:草原不仅是重要的绿色屏障,而且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同样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保障牧民生计,2011年我国正式启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以下简称为草原补奖政策)。甘肃省是中国草地资源的宝库,拥有多种草原类型,研究草原补奖政策在甘肃省的响应,对于不同草地类型区乃至全国来说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历经7年,草原补奖政策的推进,对牧户牧业生产决策行为是否产生影响?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另外还有什么因素在影响牧户的牧业生产决策行为?目前针对这方面的评价缺乏牧区与半农半牧区的对比分析,而针对甘肃省的评价尚未发现。为此,本文基于分层随机抽样得到的甘肃省牧区及半农半牧区7个县220户样本数据,通过构建计量模型,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甘肃省草原补奖政策对牧业生产及牧户牧业生产决策行为的影响。以期完善草原补奖政策,优化牧户生产决策行为,推动牧区及半农半牧区畜牧业的现代化发展。主要结论如下:(1)草原补奖政策对甘肃省牧业生产影响明显。牧业生产方式发生转变(牧区由放牧为主向半放牧半圈养转变,半农半牧区由放牧为主转为圈养为主),畜群出栏周转速度加快,畜产品产量、畜均补饲量和牲畜养殖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半农半牧区户均牲畜出栏率增幅(15.84%)较为明显,而牧区牲畜养殖量增幅(8.99%)较为明显。(2)在其他条件不变下,草原补奖政策对半农半牧区牧户牧业生产决策行为的影响高于牧区,禁牧和草畜平衡政策对牧户生产决策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补奖资金占比越高,牧区及半农半牧区牧户扩大牧业生产规模的可能性越大,其边际效应分别为0.3745、0.4582;牧户在后期扩大多少牧业生产规模时,补奖资金占比对牧区及半农半牧区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6196和3.0210。禁牧政策与两区域牧户扩大牧业生产规模的可能性呈负相关,与牧区牧户扩大多少牧业生产规模呈倒U型分布,与半农半牧区牧户扩大多少牧业生产规模呈正相关。草畜平衡政策与两区域牧户牧业生产决策行为均呈正相关。(3)除补奖政策外,牧户牧业生产决策行为影响因素具有非对称性。从前期牧户扩大牧业生产规模的可能性来看,牧区主要受家庭特征因素(家庭收入、禁牧面积和养殖规模)的影响,而半农半牧区主要受外部环境因素(羊肉价格和距县城的距离)的影响。同时,畜牧保险对两区域牧户扩大牧业生产规模可能性均具有显著影响,其边际效应分别为0.2367和0.5030。从后期牧户扩大多少牧业生产规模来看,牧区牧户关注更多的是资金、牧业生产的风险保障和饲草储备(家庭收入、畜牧保险和人工饲草地面积),而半农半牧区牧户则侧重于收入来源、市场行情和饲草储备(非牧收入占比、羊肉价格和人工饲草地面积)。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甘肃省草原补奖政策的完善应重视荒漠化草原,综合牧户家庭特征,实施差异化的补贴;切合牧户需求,提高牧户主体决策水平,实现牧业生产效益最大化;加强畜牧业配套措施建设,推进牧区及半农半牧区牧业供给侧改革,促进牧业转型升级。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323.212;F812.8;F326.3
【图文】:

技术路线图,牧业生产,生计,决策行为


技术路线图

样本分布,样本


图 2-1 研究区及样本分布图为克服语言沟通问题,调研团队由招募的会藏语、蒙古族语的少数民族同学、其他院校相关专业同学和本课题组人员组成。在正式调研前对招募的队员进行了问卷培训和预调研。依据上述抽样方法,共选取了 252 户牧户,回收问卷 252 份,剔除由于牧户记忆不清导致的无效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 220 份,有效率达87.30%,样本有效性较高。具体样本分布如表 2-1 所示。表 2-1 样本分布情况样本区 牧区 半农半牧区 合计样本县 肃南 肃北 天祝 玛曲 民勤 靖远 山丹 7样本乡镇(个) 3 3 3 3 3 3 3 30样本村(个) 6 6 6 6 6 6 6 60样本牧户(户) 36 36 36 36 36 36 36 252有效问卷 31 35 34 33 32 25 30 220本次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牧户户主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受教育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豆兆琪;;漳县牧业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J];甘肃科技;2007年09期

2 章维义;高玉华;;联合给牧业生产带来了什么?[J];柴达木开发研究;1987年02期

3 管永平;浅谈牧业责任制的完善[J];新疆畜牧业;1988年05期

4 ;1987年全区牧业生产情况和1988年任务要点[J];广西畜牧兽医;1988年01期

5 康志鸿;宋佩茹;;阿里地区牧业生产责任制实施情况调查[J];西藏农业科技;1988年04期

6 邵永楷;;完善牧业生产责任制的实践与成效[J];农村经济;1989年07期

7 范计平;;积极开展综合办站 提高对牧业生产的服务能力[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1989年03期

8 何贵明;冯维祺;;草地载畜量对家畜的形态机能和牧业生产的影响[J];家畜生态;1989年04期

9 武立德;;博乐县牧业生产实行责任制情况的初步调查[J];实事求是;1983年Z1期

10 ;我国已成为世界头号牧业生产大国[J];饲料与畜牧;199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杨伊侬;李宁辉;詹玲;;内蒙古半干旱地区牧业生产规模和牧民收入的实证研究[A];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增刊)[C];2009年

2 陈笑娟;扈成省;蔡守新;董占强;张艳丽;苗菊萍;丁秀梅;;气象要素与牧业生产和动物疫病防控之间关系的探讨[A];S7 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C];2012年

3 杨丽桃;;内蒙古地区2009年气候对牧业的影响评价[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重大天气气候事件与应急气象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李赛明;;保障畜产品优质安全 促进畜牧业持续发展[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安徽食品安全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云龙 刘磊;传统牧业生产方式发生新变化[N];中国质量报;2018年

2 巴·托亚;锡市牧业生产首季开门红[N];锡林郭勒日报(汉);2014年

3 王贵荣 何春梅;东乌旗联社1800万元贷款支持牧业生产[N];锡林郭勒日报(汉);2011年

4 ;申扎马跃乡扎实开展牲畜调剂工作[N];那曲报;2009年

5 ;边巴扎西、江措拉姆在聂荣色庆乡参加牧业生产座谈会[N];那曲报;2009年

6 阎红玉邋刘博;吉林省牧业生产取得新发展[N];农民日报;2008年

7 记者 王岩辉;我区采取多项措施确保牧业生产安全[N];阿勒泰日报;2008年

8 通讯员 张英男 朱金;梨树牧业生产稳步发展[N];四平日报;2008年

9 施笔;近期牧业生产管理要点[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9年

10 翟劲涛;我省牧业生产出现四增长[N];吉林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伊侬;内蒙古可持续牧业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高雅灵;甘肃省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牧户牧业生产决策行为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9年

2 赵月梅;当代蒙古族的牧业生产习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阿丽玛;从传统牧业生产生活到商品化变迁[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4 白金玲;特莫呼珠村达斡尔族牧业变迁[D];内蒙古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165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7165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b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