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A-PPE的巢湖流域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0 00:43
【摘要】: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是基于土地的自然资源、土地的生态环境等众多因素,对土地所能承载限度的评价。而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的加快,由环境恶化导致的土地承载能力持续下降,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成为社会热点。巢湖流域是安徽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对其土地综合承载状况进行分析、研究、评价,为其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具有实际参考意义。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具有范围广、多维度、数量大、主客观相结合等特点。传统的处理指标数据方法是对数据的低维度统计,无法解决多维度分析,成为评价的难点。针对该难点,本文提出了针对多层次、高维度指标处理的遗传算法优化投影寻踪模型(Projection Pursuit Evaluation model of Genetic Glgorithm Optimization,GA-PPE),对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展开了研究。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简介了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方法。对土地综合承载力从单一领域到多领域宽范畴的发展进行综述,分析了土地承载力指标选取的原则,阐述了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方法的基本理论。2.给出了巢湖流域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因子。从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定义出发,通过对巢湖流域土地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土地利用现状的调研分析;进而对巢湖流域土地综合承载力的承载状况做出初步判断。其次,结合区域特征及社会发展现状,围绕人口、经济、建设、生态四个维度筛选出影响巢湖流域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的主要因子,获取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为下文模型计算提供评价基础。3.提出了一种基于GA-PPE的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方法。首先,建立了因子分析模型、熵值模型、均方差赋权模型和GA-PPE,基于上述模型求解巢湖流域各区域的土地承载力并评价其承载状况。其次,将各个模型计算出的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GA-PPE计算得到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结果更接近专家评审的结果。最后,运用GA-PPE计算巢湖流域土地单项承载力及对比分析。4.设计开发了巢湖流域多重规划叠加的土地利用战略分析系统中的基于GA-PPE的土地承载力评价模块,并得到了实际应用。综上所述,对巢湖流域土地综合承载力的评价,具有理论和实际双重意义。不仅为该区域土地开发利用提供战略支持,还为区域的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方案和科学理论支持。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301.2;TP18
【图文】:
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是一个复杂、高维系统,它包含了土地资源、社会经济、境等各个方面。针对土地承载力的评价研究问题上,众多学者对其解决方法不,但是从系统的整体架构上分析,该领域专家普遍认为架构的整体性对系统功决定性作用。土地承载力评价模型的整体性的构建从多方面因素进行考虑,不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等方面,还包括了社会因素各个层次。以土地承载力评价性、科学性为导向,对巢湖流域土地承载力的承载状况进行初步判断后,探讨评价模型间的差异。研究区概况巢湖流域在地理位置上位于安徽省长江下游,通过裕溪河连通长江,是长江五叶”湖之一[58]。流域面积 1.35 万 km2,人口约 1060 万。巢湖流域在行政区划有合肥市的市区、巢湖市;合肥市的三个县区:肥东、肥西、长丰;庐江县、、马含山县、和县、六安市金安区、舒城县等县区区域。巢湖流域自然资源丰富,是著名的“皖中鱼米之乡”,物产丰饶、人文荟萃、久,旅游资源丰富[59]。
14图 3-2 土地利用现状Fig.3-2 Roadmap for Research土地利用类型的划分不仅需要理论依据的支撑,还要对其进行实际勘测。理据是根据安徽省土地资源利用变更调查的分类体系,同时结合土地资源的利用现实际勘测是依据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实际动态监测的数据。本文基于理论与实际合的方法,将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农用地、耕地、交通水利用地、工矿用地、建设用地、水域、农村居民点和未利用地等八大类[61]。而且巢湖流域的水土流失也较严重,其各区县水土流失情况由表 3-1 可见。
图 4-1 主因子分析模型计算巢湖流域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值4-1 Evaluation of land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in Chaohu basin by principal factor analysis m因子分析模型计算巢湖流域土地综合承载力流程图如下图 4-2 所示:巢湖流域土地综合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相关性检验判断计算指标相关系数矩阵求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计算贡献率与累计贡献率解释个主因子的指标含义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301.2;TP18
【图文】:
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是一个复杂、高维系统,它包含了土地资源、社会经济、境等各个方面。针对土地承载力的评价研究问题上,众多学者对其解决方法不,但是从系统的整体架构上分析,该领域专家普遍认为架构的整体性对系统功决定性作用。土地承载力评价模型的整体性的构建从多方面因素进行考虑,不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等方面,还包括了社会因素各个层次。以土地承载力评价性、科学性为导向,对巢湖流域土地承载力的承载状况进行初步判断后,探讨评价模型间的差异。研究区概况巢湖流域在地理位置上位于安徽省长江下游,通过裕溪河连通长江,是长江五叶”湖之一[58]。流域面积 1.35 万 km2,人口约 1060 万。巢湖流域在行政区划有合肥市的市区、巢湖市;合肥市的三个县区:肥东、肥西、长丰;庐江县、、马含山县、和县、六安市金安区、舒城县等县区区域。巢湖流域自然资源丰富,是著名的“皖中鱼米之乡”,物产丰饶、人文荟萃、久,旅游资源丰富[59]。
14图 3-2 土地利用现状Fig.3-2 Roadmap for Research土地利用类型的划分不仅需要理论依据的支撑,还要对其进行实际勘测。理据是根据安徽省土地资源利用变更调查的分类体系,同时结合土地资源的利用现实际勘测是依据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实际动态监测的数据。本文基于理论与实际合的方法,将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农用地、耕地、交通水利用地、工矿用地、建设用地、水域、农村居民点和未利用地等八大类[61]。而且巢湖流域的水土流失也较严重,其各区县水土流失情况由表 3-1 可见。
图 4-1 主因子分析模型计算巢湖流域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值4-1 Evaluation of land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in Chaohu basin by principal factor analysis m因子分析模型计算巢湖流域土地综合承载力流程图如下图 4-2 所示:巢湖流域土地综合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相关性检验判断计算指标相关系数矩阵求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计算贡献率与累计贡献率解释个主因子的指标含义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素云;马友华;徐振宇;张贵友;王强;王静;;合肥环巢湖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模式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5年06期
2 王坤;王蕾;赵兴亮;;基于LCC与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的配电网网架优化研究[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5年S1期
3 王聪;张宏立;;基于状态转移算法优化的投影寻踪病虫害预测模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05期
4 谢轶;;组合赋权法确定清河流域总量减排绩效评估指标权重[J];环境保护科学;2014年01期
5 李少朋;高良敏;母玉敏;叶圆圆;;基于SD模型的巢湖流域可持续发展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4年01期
6 袁满;刘耀林;;基于多智能体遗传算法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J];农业工程学报;2014年01期
7 谢华;;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J];华北国土资源;2013年06期
8 孙钰;李新刚;;基于空间回归分析的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以环渤海地区城市群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年05期
9 左桠菲;李悦;张红;王金金;;基于因子分析与引力模型的中原城市群城市经济发展评价[J];特区经济;2012年11期
10 张辉;曹树青;;安徽力推巢湖治理良策[J];环境保护;2012年1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滕宇思;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西安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与预测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6年
2 黄s
本文编号:27482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748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