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基于演化博弈的精准脱贫三主体协同治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1 09:32
【摘要】:贫困问题作为一个世界性公认的难题。在2013年11月正式提出的“精准扶贫”思想中,强调运用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治理方式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以实现2020年实贫困县全部“摘帽”的目标。在我国现行标准下,扶贫工作已经取得显著性的成效与决定性的发展。但是,从扶贫工作的实践出发,认为目前的脱贫进程还存在问题与难题,尤其凸显的是贫困群体存在内生脱贫驱动力不足的情况。其次,地方政府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担任着关键角色。一方面要提升对基层进行管理与治理,另一方面还要调动贫困群体的内生脱贫驱动力。除了地方政府作为扶贫群体,社会中还存在像社会组织一类的扶贫群体。他们也同样参与着精准扶贫工作,对脱贫进程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研究的社会组织属于竞争性营利组织,那么如何将其自身发展与扶贫工作相平衡以得到协同发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以精准脱贫中三主体协同治理为主题,对脱贫工作中各参与方,即地方政府、社会组织和贫困群体行为策略开展研究。首先,基于动态博弈的思想,推导得出博弈各参与方的期望均衡收益,理论分析影响各参与方扶贫合作的关键参数。其次,基于演化博弈的视角,求得博弈间的稳定均衡策略,利用推导得到的影响博弈各参与方扶贫合作的关键参数进行MATLAB软件仿真。旨在研究扶贫群体与贫困群体间的冲突与矛盾,分析博弈各参与方的损益情况,以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具体研究结论表明:在地方政府与贫困群体之间的博弈分析结论:(1)贫困群体支持扶贫时,地方政府对其提供的激励性奖励,在扶贫初期对双方合作起到较大作用。(2)加大贫困群体“脱贫摘帽”后的收益能够显著提高地方政府和贫困群体合作的意愿。(3)加大贫困群体机会损失会影响双方竞合关系演化。当机会损失达到上限时,贫困群体会引发消极心态,致使双方达不到良性发展趋势,出现恶性循环;在地方政府、社会组织与贫困群体之间的博弈分析结论:(1)加大给予博弈各参与方的支持会影响三方竞合演化。给予过度的支持会使扶贫群体与贫困群体依赖支持,反而不重视脱贫致富的结果。(2)加大社会组织与贫困群体采取(不参与、不支持)策略时,所产生的负收益会降低三方协同扶贫的概率。在有效区间内,此措施可以起到约束作用,助推良性扶贫协同效果。若超过承受负收益的合理区间,效果会适得其反。(3)加大社会组织与贫困群体采取(参与、支持)时,所得到收益会正向促进减贫进程。贫困群体是否选择支持脱贫工作取决于脱贫之后能带来经济效益的刺激。地方政府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能助推贫困群体与社会组织向良好的扶贫协同模式发展。本研究主要创新点有:(1)研究视角创新:将精准脱贫与博弈理论相结合,通过全新的视角研究精准脱贫过程中博弈各参与方之间的利益冲突,分析博弈中的稳定均衡策略是否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2)研究方法创新:传统的博弈理论在假设条件上具有局限性,本文采用的演化博弈理论是传统博弈理论的改良版,仅假设博弈各参与方为有限理性即可,对于信息的要求也不再是完美信息假设那么严苛。最终利用MATLAB软件将结果以数据仿真的形式展现出来。
【学位授予单位】:石河子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323.8
【图文】:

基于演化博弈的精准脱贫三主体协同治理研究


情况(1)下的演化路径图

基于演化博弈的精准脱贫三主体协同治理研究


情况(3)下的演化路径图

基于演化博弈的精准脱贫三主体协同治理研究


情况(2)下的演化路径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孔敬;;PPT战略视野下民族山区旅游扶贫开发模式研究——以湖北武陵山区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2 李成才;;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努力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小康[J];发展;2015年12期

3 闫东东;付华;;龙头企业参与产业扶贫的进化博弈分析[J];农村经济;2015年02期

4 李红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多元扶贫逻辑与公共治理[J];贵州社会科学;2014年07期

5 胡振光;向德平;;参与式治理视角下产业扶贫的发展瓶颈及完善路径[J];学习与实践;2014年04期

6 黄国庆;;连片特困地区旅游扶贫模式研究[J];求索;2013年05期

7 李志勇;;欠发达地区旅游扶贫战略的双重性与模式创新[J];现代经济探讨;2013年02期

8 刘纯阳;陈准;;农村贫困人口瞄准中主体博弈行为的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余孝军;;扶贫资金监察的进化博弈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0期

10 韩丽萍;韩茜;;新疆以工代赈扶贫开发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新疆社科论坛;201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银昌;中国旅游扶贫效率:基于DEA视窗分析和非线性门槛效应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8年

2 刘牧;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3 袁坤;整体性治理视角下西部农村地区协同扶贫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4 龚晓宽;中国农村扶贫模式创新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安玉;云南省农村扶贫资金投入的减贫效果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18年

2 马磊;新疆农牧区旅游扶贫效率测度及空间分异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8年

3 张佳雨;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的减贫成效的实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4 杭航;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及其实践[D];西安理工大学;2017年

5 邹文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阈下的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模式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7年

6 田如意;精准扶贫过程中政府与村民互动的行为分析[D];贵州财经大学;2017年

7 李霞;“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精准扶贫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17年

8 郑盼盼;泗县多元产业扶贫实践研究[D];安徽大学;2017年

9 龙永华;精准扶贫视域下湘西州农业产业扶贫模式创新研究[D];吉首大学;2015年

10 莫碧娟;基于博弈论视角的贫困县脱贫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772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7772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8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