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盈亏分区及运行机制

发布时间:2020-08-02 10:40
【摘要】: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引致旺盛的土地需求,“保耕地”与“促发展”的矛盾日益加剧,耕地保护形势严峻。为保证我国耕地安全,我国坚决执行“藏粮于地”战略和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但重约束轻激励,造成耕地资源减少,耕地保护的正外部性使得区域耕地保护的责任不明晰,其主体利益受损严重,保护耕地积极性降低,耕地资源难以得到有效保护,严重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加之耕地资源地域分布失衡,耕地分布重心持续北移,区域耕地资源不协调问题凸显。耕地资源富集省份承担超量的耕地保护任务,财政包袱重,同时也丧失发展经济收益相对较高的二三产业的机会,这就造成耕地保有量大但经济发展落后,区域耕地资源禀赋分布与经济增长失衡的局面。因此,建立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确定耕地盈亏分区,明确补偿主体、补偿标准及补偿额度,对于激发耕地保护主体的积极性,保障粮食安全,协调区域发展,实现耕地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统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耕地利用外部性理论、公共物品理论、机会成本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和为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根据我国耕地保护现状,从分析区域耕地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协调性出发,基于粮食安全及区域耕地生产力均衡的视角确定了耕地盈亏分区,并测算出区域耕地盈亏规模;运用机会成本法测算出各省域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以及补偿额度;基于河南农户调研基础上,系统梳理归纳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的各关键要素(包括给付主体、受偿主体、管理主体、补偿客体、补偿标准、补偿方式),尝试构建我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运行机制。最后,得出了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粮食安全法,将全国划分为8个耕地盈余区(黑,吉,内蒙古,鲁,豫,苏,皖,湘),11个耕地平衡区(辽,冀,鄂,赣,渝,川,青,新,藏,宁,琼)及12个耕地赤字区(京,津,沪,晋,陕,甘,滇,黔,桂,粤,闽,浙);(2)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从耕地盈余区、赤字区及平衡区耕地保护补偿资金的运作流程和补偿机制内容两方面分析了“中央-省-县”三级耕地保护经济补偿运行机制。(3)运用机会成本法,得出2015年全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是2.90×10~4元/hm~2,其中,耕地赤字区最高(3.88×10~4元/hm~2),耕地盈余区(2.61×10~4元/hm~2)次之,耕地平衡区(2.03×10~4元/hm~2)最低。(4)基于农户角度,对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各关键要素(包括受偿主体、给付主体、管理主体、补偿客体、补偿标准、补偿方式)进行分析。(5)2009-2015年我国耕地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的非协调性占主导地位,需要进行区际间耕地保护利益协调;(6)提出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实行差异化的补偿政策、设立专门机构、加大宣传等建议,以确保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得以顺利实施。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323.2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丰;;基于产销平衡视角的区域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5年06期

2 吴建寨;张建华;孔繁涛;;中国粮食生产与消费的空间格局演变[J];农业技术经济;2015年11期

3 赵凯;张瑞;曹慧;;耕地保护补偿资金运行机制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年06期

4 靳亚亚;赵凯;肖桂春;;陕西省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研究:基于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双重视角[J];中国土地科学;2015年10期

5 许丽丽;李宝林;袁烨城;高锡章;刘海江;董贵华;;2000-2010年中国耕地变化与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效果分析[J];资源科学;2015年08期

6 辛良杰;王佳月;王立新;;基于居民膳食结构演变的中国粮食需求量研究[J];资源科学;2015年07期

7 蔡燕培;许实;方斌;;地方政府耕地保护义务量配置与对策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5年06期

8 陈会广;吕悦;;基于机会成本与Markov链的耕地保护补偿基金测算——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J];资源科学;2015年01期

9 聂英;;中国粮食安全的耕地贡献分析[J];经济学家;2015年01期

10 柯新利;杨柏寒;丁璐;张安录;;基于目标责任区际优化的耕地保护补偿[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毛良祥;耕地保护补偿标准与补偿基金规模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2 马文博;利益平衡视角下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靳亚亚;陕西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2 范维维;农村集体土地征收中村民自治组织主体地位的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3 张昊博;地方财政层级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783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7783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c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