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环洞庭湖区域农业产业集聚生态效率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1 17:47
【摘要】:2014年4月,国务院正式发文批复同意《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有关文件,该批复的下发意味着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伴随长株潭、大湘南、大湘西一起进入到了国家发展战略层面,这对于湖南省农业产业的整体发展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本研究在剖析了环洞庭湖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DEA模型从静态和动态视角分析区域内农业产业生态效率,并将区域内不同地区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运用区位熵法和ESDA分析方法对环洞庭湖区域内农业产业空间集聚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012-2016年期间,环洞庭湖区域农业生态静态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总体处在较高的水平,不过农业生态静态综合效率水平还有提升空间,而规模效率相较于纯技术效率更加接近于效率前沿面。(2)从动态角度来看区域内农业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出现了长足的进步。从全要素生产率结果分解来看,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变化对于农业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支持均呈现减弱趋势。(3)大部分区位熵均值在2以上,区域内农业产业呈现出较高的集聚度,从Moran's I散点图也可以看出环洞庭湖区域农业产业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从局部自相关图可以看出,环洞庭湖区域农业产业中江陵县、石首市以及华容县呈现出高高聚集的状态,岳阳县、湘阴县和望城区呈现出低低集聚,沙市区呈现出低高集聚。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327
【图文】:

综合效率,农业生态,资料来源,静态


图4-1环洞庭湖区域不同地区农业生态静态综合效率比较逡逑资料来源:根据实证结果整理逡逑从图4-1可以看出,由于望城地区本身仅包含望城区自身,而在2012-2016逡逑年期间,望城区的综合效率都保持在1的水平,皆达到了技术前沿面。岳阳地区逡逑是由岳阳市辖区、岳阳县、华容县、湘阴县、平江县、汨罗市、临湘市等7个县逡逑区市组成,其在2012-2016年期间综合效率呈现出波浪式前进状态,在2013年逡逑达到波谷,效率值为0.792,而在2015年则达到了波峰状态,效率值为0.856,逡逑而在2016年继续开始波浪式下行。常德地区是由常德市辖区、安乡县、汉寿县、逡逑澧县、临澧县、桃源县、石门县、津市市等8个县区市组成,其在2012-2016年逡逑期间综合效率变化基本较为稳定,总体都在0.88-0.89这一区间浮动,但是在近逡逑期呈现出下降趋势,2016年达到效率值最低点0.861。益阳地区由益阳市辖区、逡逑38逡逑

环洞庭湖,望城,农业生态,效率比较


图4-2环洞庭湖不同地区农业生态静态纯技术效率比较逡逑资料来源:根据实证结果整理逡逑从图4-2可以看出,在2012-2016年期间,望城地区的纯技术效率始终保持逡逑在技术前沿面水平。岳阳地区在2012-2016年期间呈现出高开低走的态势,其在逡逑2012年纯技术效率就达到了邋0.906,接近技术前沿面,但在随后并没有保持这一逡逑良好势头,在2013年骤降至0.818,而在往后几年整体处于缓慢上升浮动的状态,逡逑39逡逑

规模效率,环洞庭湖,农业生态,资料来源


错配致使农业资源配置效率显著降低等现象。逡逑(3)农业生态静态规模效率对比逡逑根据图4-3我们可以得知,在2012-2016年期间,望城地区规模效率依旧处逡逑于技术前沿面,这与之前的综合效率以及纯技术效率一致。但其他地区的规模效逡逑率变化查差异较为明显。岳阳地区规模效率在2012-2016年期间,呈现出倒“U”逡逑型发展走势,在2012年规模效率值为0.937,随后在2014年到达顶点,效率值逡逑为0.971,之后便开始回落,到2016年效率值为0.95。常德地区规模效率则表现逡逑出泾渭分明的分段式发展走向,在2012-2014年期间,规模效率值从0.942上升逡逑至0.984,随后开始下滑,2015年效率值为0.953,之后又呈现出上涨趋势,2016逡逑年规模效率值升至0.959,己经成为荆州、岳阳、常德之首。益阳地区规模效率逡逑在2012-2016年期间整体落后于其他地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志成;张晨成;;湖南省农业生态效率评价研究——基于SBM-undesirable模型与CCR模型的对比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2 凌立文;陈建国;周文智;徐小红;;广东省67县域农业经济系统生态效率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5年22期

3 姜学民;刘锦;;提高农业生态经济综合效率确保我国粮食持久安全[J];生态经济;2015年09期

4 刘飞翔;钟平英;张文明;;我国山区县农业生态效率综合评价——以福建省武平县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5 邓远建;肖锐;严立冬;;绿色农业产地环境的生态补偿政策绩效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01期

6 侯林春;丁继国;彭伟;闫晓冉;;基于DEA的家庭农场生态经济效率评价——以公安县长江村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4年05期

7 许朗;罗东玲;刘爱军;;中国粮食主产省(区)农业生态效率评价与比较——基于DEA和Malmquist指数方法[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8 张子龙;鹿晨昱;陈兴鹏;薛冰;;陇东黄土高原农业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分析——以庆阳市为例[J];地理科学;2014年04期

9 成金华;孙琼;郭明晶;徐文峗;;中国生态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01期

10 程翠云;任景明;王如松;;我国农业生态效率的时空差异[J];生态学报;2014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建国;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893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7893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7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