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河南省粮食生产要素效率分析

发布时间:2020-08-12 01:56
【摘要】:农稳社稷,粮安天下。河南省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作为全国主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之一,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与丰富的生产要素等自然资源条件,河南省已然成为国家的重要粮仓,为确保居民口粮绝对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粮食总产量的增加并不意味着粮食绝对安全和生产结构绝对合理。粮食库存量、进口量的逐年攀升,说明当前的粮食生产系统中存在着生产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当前国家提出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恰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举措。生产结构的调整、要素投入结构的优化、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对河南省的粮食生产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效率理论与农业资源配置理论,采用投入导向DEA模型,分别从时间和地域层面对河南省的粮食生产效率进行测算分析,给出各决策单元生产要素投入结构优化方案;随后基于灰关联分析方法,从不同视角分析各因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并综合考虑各类影响因素的实际作用效果,测算粮食单产、播种面积及结构调整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研究结果显示,技术进步是提高河南省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驱动因素;技术效率还存在一定的效率损失,技术无效和规模无效共同制约了河南省粮食综合技术效率的提升;配置效率不高是小麦生产成本效率低下的主要制约因素。影响因素层面,各生产要素投入与粮食产量关联度均较为显著,播种与灌溉面积是其关键因素;发展因素中的粮作系数、水利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工业化程度和农户经营规模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较大,政府财支农力度的加大、农村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都将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要素配置结构趋于合理,整体提升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水平;单产与播种面积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之和稳定在90%以上,种植结构调整对粮食增产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基于以上研究,结合河南省粮食生产实际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完善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为稳定粮食产能打好基础;优化粮食生产布局,调整粮食生产规模与生产要素投入组合结构,提高生产要素技术效率与配置效率;加强农村农技推广培训,提升农业生产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使得技术进步对粮食增产充分发挥作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不同侧面同时发力,促使河南省真正形成更有效率、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粮食有效供给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326.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抓住“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不放手[J];腐植酸;2019年02期

2 韩利红;宋亮;陈文岳;;发展科技促进杭州粮食生产[J];杭州农业科技;2006年06期

3 晏照华;;浅析金川县粮食生产的发展对策[J];阿坝科技;2011年01期

4 张江泓;;吐鲁番地区粮食生产探讨[J];吐鲁番科技;1995年01期

5 管国兴;邵关水;;桐庐县发展粮食生产对策(节录)[J];杭州农业科技;1997年Z1期

6 吴玉香;;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举——浅谈我区粮食生产的定位问题[J];杭州农业科技;1998年03期

7 朱永华;;桐庐县出台扶持政策稳定粮食生产[J];杭州农业与科技;2010年04期

8 ;青海省粮食生产凸现四个特点[J];青海农牧业;2006年02期

9 白长生;曹利丰;;杭州市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一些浅见[J];杭州农业科技;1998年03期

10 ;“中国人的饭碗只能端在自己手上”[J];决策导刊;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新征;;抗战爆发之际热河粮食生产情况略述[A];中国纪念馆研究 2014 第1辑[C];2014年

2 江建云;;我国粮食生产区的生产现状、问题及有关对策[A];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3 彭腾福;江满平;;着力改造农田 促进粮食生产[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4 《财政直补粮食生产资料整合研究》课题组;张振国;丁国光;史卫;赵云旗;;财政直补粮食生产资金整合研究[A];财政直补粮食生产资金整合研究报告[C];2011年

5 ;财政补贴粮食生产政策研究[A];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与探索——全国财政支农优秀论文选(2010)[C];2012年

6 孔令;聪姜涛;;安徽省粮食生产的回顾、展望和对策[A];2008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龙岩市物价局课题组;;关于龙岩市近年粮食生产及价格的调查与思考[A];价格理论研究优秀论文集[C];2004年

8 王明灯;;抓好粮食生产 促进农民增收[A];2004乌蒙论坛论文集(二)[C];2004年

9 ;发展粮食生产节本增效专题研究报告[A];第五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集[C];2006年

10 钟钰;秦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回顾与政策研究[A];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学术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徐佳瑞 通讯员 张文泽 杨永超;平舆县“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服务粮食生产”活动见成效[N];驻马店日报;2011年

2 郭康;生物质可提供全球1/5能源[N];科学时报;2011年

3 李跃军 市委党校教育长 教授;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N];永州日报;2019年

4 高长安;河北投入50亿元大兴农田水利建设[N];科学时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张林;鲁粮“九连增”探析[N];科学时报;2011年

6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逄焕成 李玉义;粮食生产“南扩北压”应是保障我国水和粮双重安全的战略选择[N];科学时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高长安;应对气候变化 河北粮食生产向“科技依存”转变[N];科学时报;2011年

8 农发行湖南怀化市分行 郑学良;粮食生产也需要“工匠”精神[N];粮油市场报;2019年

9 湖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巡视员 石少龙;新形势下切实抓好粮食生产的思考[N];粮油市场报;2019年

10 本报记者 朱小兵;我市出台年度粮食生产政策[N];台州日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蘅;我国粮食主产区贫困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7年

2 陆五一;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

3 彭澧丽;中国粮食生产政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4 魏丹;我国粮食生产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5 李小军;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6 李学林;云南粮食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7 闵锐;湖北省粮食生产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8 孙顺强;粮食生产直接补贴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杨彩虹;粮食安全视角下粮食主产区粮农增收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10 张淑萍;我国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协同的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其兰;农业机械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路径及效果研究[D];贵州大学;2018年

2 李成元;粮食主产区城镇化适度水平测定[D];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年

3 王则宇;劳动力结构变化对粮食生产化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8年

4 幸汉龙;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环境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8年

5 齐红艳;安徽省农发行信贷支持安徽粮食生产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7年

6 苗秋实;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南阳市粮食生产效率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8年

7 李佩华;河南省粮食生产要素效率分析[D];河南农业大学;2018年

8 王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安徽省粮食生产结构的优化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8年

9 田媛;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组织的运行及效率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8年

10 郭现飞;我国粮食“三量齐增”现象的经济学分析和对策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898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7898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0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