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河北省Z县脱贫人口返贫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4 15:49
【摘要】:在贯彻落实精准脱贫方针的脱贫攻坚背景下,各地脱贫成效显著,脱贫数量呈逐年递增态势。但是个别地方脱贫质量却不高,存在返贫问题。为巩固脱贫成果完成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对河北省Z县从2016年到现在出现520户返贫户进行深入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对Z县出现的返贫问题进行研究,找到背后的原因和对策,为达到稳定和可持续脱贫提供改进建议。研究工作主要包含三部分:第一部分,梳理脱贫人口返贫现状。在归纳Z县返贫户特征时整理出返贫群体具有家庭主要劳动力较少、劳动力劳动能力较差、拥有的林地面积较少、返贫户数较多、家庭成员年龄偏大等普遍性特征。在归纳总结返贫户所处地区的特征时整理出返贫户所处的地区具有自然灾害易发、常住人口以中老年人为主和经济发展迟缓的特征。同时在收集返贫数据时考虑到Z县现有的政策可能会影响贫困户脱贫后出现返贫问题整理出返贫户一直享受的帮扶政策情况。Z县返贫户一直享受的帮扶政策主要有医疗政策、危房改造政策和教育政策。这些返贫特征和政策实施的不完善现状都间接促成了Z县脱贫人口的返贫。第二部分,分析整理Z县脱贫人口出现返贫问题的原因。一是从返贫户和返贫地区所具有的特征中分析出返贫户中劳动力创造的产品附加值较低。劳动力创造的产品附加值较低影响了贫困户在脱贫后的发展,是造成Z县出现返贫问题的原因之一。在对劳动力创造的附加值较低问题中分析出家庭主要劳动力、女性劳动力和潜在劳动力这三类劳动力创造的产品附加值都较低;二是从Z县的返贫户一直享受的现有帮扶政策情况中分析出出现返贫问题的原因之二是缺失脱贫长效机制。针对致贫原因多为因灾返贫和因病返贫的情况分析出背后是缺失长效防灾机制和缺失医疗防返贫机制;针对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出该地区缺失产业发展机制。前两类机制的缺失会导致脱贫户遭遇风险后在较短时间内返贫。产业发展机制的缺失会降低脱贫质量致使无法达到稳定和可持续的脱贫状态。三是在实际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分析出脱贫政策忽视贫困脆弱性也会造成脱贫人口返贫。20世纪末以来国内外学者开始倡导引入贫困脆弱性来研究反贫困问题。其中反贫困问题包括返贫问题。结合Z县实际认为引入贫困脆弱性研究对找出Z县出现返贫问题的原因非常重要。研究发现地方在应对评估考核的过程中只针对政策中的脱贫标准进行评估,而这个标准的内容中忽视了脆弱性也是造成脱贫群体出现返贫问题的原因之一。在现有政策考核体系下的脱贫只能确保短期内的稳定脱贫,这种脱贫忽视了脆弱性。第三部分,提出Z县脱贫人口返贫的解决对策。一是提出了要强化劳动力创造产品附加值的能力。从增加主要劳动力的专业培训、增加女性劳动力专业培训和引导潜在劳动力接受专业技能教育三个角度入手强化各自的自身能力。为更好的提高自身创造产品附加值的能力,本文针对不同劳动力的情况提供专业的教育培训建议。二是提出了构建脱贫长效机制。包括从增加防灾资金投放、加强防灾知识培训和增强防灾措施的角度出发建立及健全长效防灾机制;从提高“大医院”大病报销比例和建立及完善大病跟踪预警机制的角度建立及完善医疗防返贫机制。建议强调医疗防返贫机制要和现有的医疗防贫政策相结合;同时建立及完善当地特色的产业发展机制;三是建议在脱贫政策上重视贫困脆弱性。包括在政策上建议分类识别脆弱性程度和建议构建脆弱性等级测评体系。最后,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采用实地研究的研究方法、问卷法、访谈法、文献法和普查Z县返贫户的方法收集和分析该地区的返贫数据,为研究Z县返贫问题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323.8
【图文】:

饼状图,河北省,百分比,劳动技能


有 65%患慢性病并且自身劳动技能差。40 岁以上且自身劳动技能差或无劳动能力的返贫户较多。2. 返贫地区特征在整理归纳 Z 县返贫户所在的贫困地区时分析出这些返贫地区具有自然灾害易发、常住人口以中老年人为主和地区经济发展迟缓的特征。这些特征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返贫问题的出现。(1)山地为主的地形自然灾害易发河北省 Z 县地处太行山中段东麓,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均海拔在 500m 以上。地势西高东低,其中占该县 22.23%面积的为深山区,分布在该县的西部和西南部,地形具有山峰连绵、巨壑纵横的特点;占该县 69.52%面积的为浅山区和丘陵区,主要在该县中部,地形具有冈峦起伏、沟谷交错的特点,该县中部地区占地面积最大但该地区土壤贫瘠,灌溉条件差,水土流失严重;最后,占该县 8.25%面积的为山地平原地区,分布在该县的东部。详见图 1.

女性职业,生涯


2图 2 女性职业生涯“M”型图由图 2 可知,一般情况下,女性在到达工作年龄后职业生涯呈上升趋势,在峰值以后,由于结婚生子等原因此时家庭劳动花费时间开始变长。(一般情认为在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前提下家庭劳动才会产生效用,反之则不会。)出现极点。当子女养育到上学年龄以后,女性又会重新出现在主要劳动力市

河北省Z县脱贫人口返贫问题研究


脱贫资金使用百分比饼状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俊选;切不可听风就是雨[J];新闻与写作;1992年04期

2 ;数字[J];新西部;2018年22期

3 姚善策;;少数民族贫困山区“先富户”与“持贫户”对比调查的启示[J];桂海论丛;1987年04期

4 姚善策;少数民族贫困山区“先富户”与“持贫户”对比调查的启示[J];民族研究;1987年06期

5 ;帮助极贫户摆脱贫困的李华亭[J];中国金融;1956年16期

6 徐蕴康;;从贫户之子到美国 “人参王”[J];华商;2001年08期

7 ;重庆推动扶贫因病致贫户减少至4.23万户[J];中国数字医学;2017年10期

8 ;建立帮扶老区联系制度[J];中国老区建设;2005年07期

9 周鸿焕;;少数民族贫户脱贫的法治保障探究[J];山西青年;2019年05期

10 汪辉平;王增涛;马鹏程;;农村地区因病致贫情况分析与思考——基于西部9省市1214个因病致贫户的调查数据[J];经济学家;2016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丽强 见习记者 赵彤;因病致贫返贫户减少37.6万[N];石家庄日报;2019年

2 特约记者 贾志海 记者 肖建军;河北因病致贫户减少37.6万[N];健康报;2019年

3 全媒体记者 朱朝星 张仲鹏;让返贫户稳定脱贫[N];开封日报;2018年

4 记者 唐湘利;广西因病致贫户减少超半[N];健康报;2018年

5 ;581万因病致贫返贫户脱贫[N];健康报;2018年

6 陈英;重庆市因病致贫户三年减少逾七成[N];中国人口报;2018年

7 记者 杨莹 龚莹;昼访贫户忙 夜把项目商[N];福州日报;2018年

8 康彦萍;保德确保因病致贫返贫户稳定脱贫[N];忻州日报;2018年

9 通讯员 王明义 刘红梅;临澧为因病致贫户保驾护航[N];大众卫生报;2018年

10 本报记者 解世忠 陈永年;贫与非贫户,共奏奋斗曲[N];运城日报;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常齐杰;河北省Z县脱贫人口返贫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2 姚昭;精准扶贫背景下社区社会工作介入返贫户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18年

3 吴妤;遵义市扶贫办扶贫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D];云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932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7932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8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