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岷县中药材产业信息化发展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3 22:20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信息技术给中药材产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中药材产业信息化的发展,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标志,是提高中药材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中药产业信息化,通过建立完备的信息基础设施,在中药材产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与服务等方面,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优化中药产业结构,促进中药行业科技进步,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本文基本思路是:以提高岷县中药材产业信息化水平为主题,以中药材产业信息化促进中药材经济增长为主线,通过构建适合岷县的中药材产业信息化评价体系,结合社会实践调查(包括问卷调查),考察岷县中药材产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发达国家产业信息化发展态势的规范分析,从中找到中药材产业信息化发展的共性,并得出有益的经验,最后提出切实推进岷县中药材产业信息化的对策建议。总篇做了总结分析,第一,是对总结构研究的意义做了阐述;对产业信息化和中药材产业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第二部分,研究了岷县中药材产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服务模式建设等情况。第三部分,构建岷县中药材产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双向指标体系量化分析了岷县中药材产业信息化与中药材经济增长的正相关关系,概括出建设岷县中药材信息化发展的权重因子,将岷县中药材信息化的发展水平与其经济中增长水平比较研究,从而得出岷县中药材产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是当前影响岷县中药材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第四部分,结合问卷调查形式对当前岷县中药材信息化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研究,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找出岷县中药材产业信息化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适合发展中药材产业信息化的对策和建议,主要包括中药材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大力扶持“互联网+中药材”新型农村、提高农民的信息化意识、优化人才环境、创建现代中药材产业链的管理、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和考核标准。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326.12
【图文】:

中药材,网站


图 2-2 中药材天地网站Figure 2-2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world website.2.3.4 信息化的数据库建设

药农,文化程度,梅川,乡镇


图 4-1 申都乡部分药农文化程度Fig 4-1 The education of medicinal farmers in Shendu对梅川镇共发放问卷 100 份,占比较富裕的乡镇,调查问卷 86 份,其中有

药农,梅川,文化程度,信息资源


图 4-2 梅川镇部分药农文化程度Fig 4-2 The education of medicinal farmers in Meichuan4.1.2 信息资源的传输系统不完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伟增;张向磊;;大数据时代农村产业信息化技术融合的运用实践与展望[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年06期

2 刘篪;;物联网发展对物流产业信息化的影响分析[J];商;2015年32期

3 王法;;浅析我国流通产业信息化[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6年07期

4 袁明兰;;论传统产业信息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11期

5 袁春新,唐明霞,张宏富,韩娟,唐锦平,陆娟,徐兵;农业产业信息化刍议[J];南京农专学报;2003年02期

6 萧从昌;产业信息化的挑战与对策[J];中国管理科学;1994年04期

7 邱玉霞;秦佳佳;赵文;张志军;;煤炭产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煤炭经济研究;2012年08期

8 高方;殷少明;;新疆物流产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8年16期

9 李翔,王广平,邵蓉;试论我国中药产业信息化服务的发展战略[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5年06期

10 李松龄;传统产业信息化的理论与经验分析[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德高;李子仲;;重庆特色中药产业信息化发展探讨[A];两化融合与物联网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肖从昌;;兵工产业信息化的回顾与几点体会[A];OA’97全国办公自动化学术与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1997年

3 郑玉芳;;充分运用网络技术 推进运城医药产业信息化进程[A];建设小康与高技术产业化——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第35分会场论文集[C];2003年

4 郑玉芳;;充分运用网络技术推进运城医药产业信息化进程[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5 张弘;;以信息化加快中国流通现代化[A];“亚细亚杯”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段杰;李江;;试论信息产业化与产业信息化[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7 张放陶;张霞;;网络革命与中西部发展[A];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8 李京文;;中国经济:成就、问题、约束与前景[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9 吴慰慈;;我国信息化建设的进展与对策[A];第四次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中国节能集团召开BIM技术应用推广研讨会[A];2015全国电机能效提升产业联盟大会论文集[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贺培育 陶庆先;以信息化构建文化产业新生态[N];光明日报;2016年

2 吉文;共促全省农资产业信息化水平提升[N];中华合作时报;2017年

3 丛守武 记者 马川军;文化产业信息化 成都步伐加快[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4 杨涛;产业信息化——西部的现实选择[N];中国财经报;2001年

5 张家驹;我国传统产业信息化发展趋势[N];中国工业报;2003年

6 牛宝振 于无声;华创致力于传统产业信息化[N];中国信息报;2004年

7 姜卫国;加快全市产业信息化进程[N];人民政协报;2002年

8 李国敏;面对“拐点”汽车业如何应对?[N];科技日报;2004年

9 记者 张懿;传统产业信息化,考分75.5[N];文汇报;2012年

10 谭敦民;“龙丹”成为国家产业信息化示范典型[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学钰;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与信息化推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鹏飞;岷县中药材产业信息化发展策略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8年

2 曾卫林;我国产业信息化测评体系的完善及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3 张燕华;辽宁省物流产业信息化发展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4 苏雪飞;我国流通产业信息化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5 聂冲;广西甘蔗产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6 林碧玉;农村信息化中移动通信服务优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7 陈云飞;农业信息化经济学理论基础探索[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6年

8 黄晓波;便携式信息交互终端的HCI研究及应用[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9 袁文榜;产业信息化及效益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10 龙自云;信息化促进产业结构演进的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020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8020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5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