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精准扶贫视域下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扶贫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30 18:14
   精准扶贫作为我国当前贫困治理的指导性思想,为解决中国贫困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距离2020年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不到两年的时间,如何更好地利用精准扶贫加快减贫速度,如期进入全面建成小康,这是当前扶贫工作的关键。因此,在各项扶贫工作中,要以精准扶贫思想为核心进行分批分类实现精准脱贫的目标,结合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扶贫方式来推动各地区的发展,做到“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在分批分类中通过“五个一批”来保障扶贫的精准度,其中产业扶贫作为重要的扶贫方式,是实现脱贫致富最持久、最稳定、最根本的路径。而农业产业化扶贫方式作为产业扶贫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保障贫困地区“产业脱贫”精准化,实现“一村一品”的精准模式,并且是提高贫困农户经济水平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能够实现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是脱贫攻坚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发展方式。云南作为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拥有着丰富的资源,但贫困程度却很深。为更好的解决云南的贫困问题,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扶贫思想的指导下,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致贫的原因和扶贫发展历程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发现农业产业化扶贫是云南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突出短板,而农业产业化扶贫是促进发展的根本所在,它能够解决就业问题,拓宽增收渠道,是实现贫困地区稳定长效脱贫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保障精准扶贫实行的重要扶贫模式。因此,研究农业产业化扶贫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显得尤为的重要。通过从扶贫做法、扶贫模式以及扶贫取得的成效来了解现阶段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扶贫的发展现状。虽然通过农业产业化扶贫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效果明显,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贫困农户脱贫意识薄弱、龙头企业科技水平较低,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并且与贫困户之间的利益存在矛盾、帮扶主体对农产品的选择缺乏独特性等。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农业产业化扶贫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需要从贫困者、龙头企业和政府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目的是为了推动农业产业化扶贫方式的更好发展,解决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的问题,保障云南能够如期进入小康社会。
【学位单位】:大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323.8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四、主要内容及方法
        (一)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一、相关概念
        (一)贫困
        (二)扶贫
        (三)精准扶贫
        (四)产业扶贫
        (五)农业产业化扶贫
    二、精准扶贫与农业产业化扶贫的关系
        (一)精准扶贫为农业产业化扶贫提供了方向
        (二)农业产业化扶贫是实现精准扶贫的内生机制
    三、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扶贫思想
第二章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成因及扶贫发展历程
    一、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的原因
        (一)自然灾害频繁
        (二)受教育程度低
        (三)农业产业发展落后
    二、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发展历程
        (一)早期扶贫推动阶段(1986 年以前)
        (二)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 年至1993 年)
        (三)扶贫攻坚阶段(1994 年至2000 年)
        (四)综合性扶贫开发阶段(2001 年至2010 年)
        (五)精准扶贫阶段(2011 年至今)
第三章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扶贫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的发展现状
        (一)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扶贫的主要做法
        (二)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扶贫的主要模式
        (三)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扶贫取得的成效
    二、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扶贫存在的问题
        (一)贫困农户脱贫意识薄弱
        (二)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
        (三)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四)利益主体之间联结机制不健全
        (五)农产品选择缺乏独特性
第四章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扶贫发展建议
    一、加强精准扶贫政策保障,增强扶贫内生动力
    二、提高科技创新,升级农产品
    三、找准扶贫资金配置方式,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四、完善扶贫利益联结机制
    五、农产品选择进一步实现精准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韩丹;;中国农村扶贫模式探讨——以陕西省商洛市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年04期

2 孟琳;;西南民族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独特创意[J];农业经济;2013年03期

3 汪三贵;;中国特色反贫困之路与政策取向[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04期

4 李周清;;我国产业化扶贫任重而道远[J];老区建设;2006年05期

5 张锦鹏,李雁华,苏常青;农业产业化经营:改造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传统农业的突破口[J];经济问题探索;2004年11期

6 孟庆圣;对辽宁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思考[J];满族研究;1999年02期

7 陆立军;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贫困理论初探[J];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单文政;藤县农业产业扶贫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18年

2 唐晟;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年

3 朱顺利;精准扶贫视域下甘肃省农业产业化扶贫研究[D];兰州大学;2017年

4 李文敏;云南藏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中农业产业扶贫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5 龙永华;精准扶贫视域下湘西州农业产业扶贫模式创新研究[D];吉首大学;2015年

6 韩震;农业产业化扶贫的政策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7 廖嗨烽;湘西州农业产业化扶贫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8 张键伟;桑植县农业产业化扶贫对策研究[D];吉首大学;2014年

9 王宇航;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区域发展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311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8311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4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