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精准扶贫视域下的文化扶贫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4 20:56
   一直以来,贫困问题都是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所在,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历届政府都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理论体系,推动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扶贫中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导致我国的贫困问题依旧严峻、扶贫前景不容乐观。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中国国情和扶贫工作实际的准确把握,提出精准扶贫的思想,指出“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扶贫工作进入了以“文化”为核心的提质增效阶段。贫困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一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其贫困问题不仅表现为经济方面的贫困,更表现为文化方面的贫困。扶贫不仅要扶经济、更要扶文化、扶志气。文化扶贫做为消除贫困文化、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方面和内容,是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状态,最终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在精准扶贫的视域下探讨文化扶贫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运用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通过对精准扶贫重要思想出台的背景、内涵、意义的梳理,总结出新时代扶贫的特点,提出文化扶贫在精准扶贫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当前文化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原因,指出精准扶贫视野下的文化扶贫要坚持的文化扶贫与经济扶贫相结合、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政府扶贫与民间扶贫相结合、扶贫规划与文化扶贫相结合的原则。最后结合我国文化扶贫实际,提出文化扶贫的提升途径:一是消除贫困文化,提升贫困地区人口的文化素质。二是大力发展贫困地区文化教育,打破贫困的代际传递。三是找准文化与经济的结合点,使文化建设助力精准扶贫。四是保障文化项目服务满足需求,夯实文化扶贫基础。五是创新文化扶贫的载体和途径,建立文化精准扶贫云平台。六是从制度入手,构建文化扶贫的长效机制。
【学位单位】:延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G05-F;F323.8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
一、精准扶贫重要思想出台的背景、内涵及意义
    (一)精准扶贫的背景
    (二)精准扶贫的内涵
    (三)精准扶贫的意义
    (四)新时代扶贫的特点
二、文化扶贫的科学内涵和在精准扶贫中的地位
    (一)文化扶贫的科学内涵
    (二)文化扶贫在精准扶贫中的地位
三、当前中国文化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文化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文化扶贫存在问题的原因
四、精准扶贫视野下文化扶贫的原则
    (一)文化扶贫与经济扶贫相结合
    (二)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
    (三)政府扶贫与民间扶贫相结合
    (四)规划扶贫与文化扶贫协同推进
五、文化扶贫的提升途径
    (一)消除贫困文化,提升贫困地区人口的文化素质
    (二)大力发展贫困地区文化教育,打破贫困的代际传递
    (三)找准文化与经济的结合点,使文化建设助力精准扶贫
    (四)保障文化项目服务满足需求,夯实文化扶贫的基础
    (五)创新文化扶贫的载体和途径,建立文化精准扶贫云平台
    (六)从制度入手,构建文化扶贫的长效机制
后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勇卫;涂方桂;冯淑华;;文化与旅游融合视野下的《旅游政策法规》教材建设[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年05期

2 徐彦;丛红奇;;经济文化与文化经济[J];中国集体经济;2001年01期

3 ;2003年深圳文化发展蓝皮书总报告[J];南方论丛;2003年01期

4 李新家;;发展文化经济,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伊志;;文化经济政策取向与完善研究——以阜阳市为例[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02期

6 郑欣然;;电子游戏产业在文化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7年23期

7 王举涛;;“文化经济”时代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7年34期

8 郝静杰;;文化经济视域下文化资源资本融合的实践路径[J];人文天下;2018年16期

9 曾一;;论述历史文化遗产的功能和价值[J];中国民族博览;2016年12期

10 黎羌;李杉杉;;丝绸之路文化资源 文化产业与文化信息论[J];新疆艺术(汉文);201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汪勇杰;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合作涌现与政府引导[D];天津大学;2017年

2 胡慧源;文化产业空间演化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3 孟召宜;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4 魏来;中国文化经济的理论渊源与现代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5 吕健;文化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白;精准扶贫视域下的文化扶贫问题研究[D];延安大学;2019年

2 吴非;“文化+”视野下的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9年

3 韩旭;四平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4 杨丛语;辽宁省演艺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9年

5 李显富;木榔村文化经济发展的思考[D];云南大学;2018年

6 马清凤;基于文化自信的我国文化强国建设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8年

7 郑洁;创意产业视角下的非遗保护与利用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9年

8 路慕尧;“丧”何以流行:青年“丧文化”及其意义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9 操阳;新媒体驱动下黄梅戏产业化融合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10 张慧丽;东莞市文化中介组织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549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8549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7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