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镇巴县天麻技术服务与产业扶贫适应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3 18:03
   贫困地区的发展之路有很多,但靠救济扶贫难以解决根本问题,只有产业扶贫才能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发展的根本转变。产业扶贫中农业科技是重要工具和载体,而技术服务是农业科技推广的关键,更是产业扶贫的重要推动力和手段,是催生天麻产业脱贫和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技术服务是产业发展和贫困户脱贫的纽带,也是农业科技传导的中枢。在推进镇巴县天麻产业扶贫与技术服务的适应性研究中,关键是要构建科学、高效、均衡的技术服务供需体系。本研究以镇巴县天麻产业技术服务供需现状为研究对象,分析现行技术服务与产业扶贫的不相适应之处,研究发现:既有的产业技术服务模式较为简单、方法比较单一、体制不够完善、忽视各种差异、市场意识淡薄等一系列问题。存在上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主要在于:基层政府及市场主体缺乏统一认识、没有构建与产业扶贫相适应的技术服务供需体系以及深度贫困地区先天落后与后天发展不足的发展现实、产业技术服务供需失衡、产业扶贫与技术服务的结合和协作亟需加强。论文最后提出了建立天麻产业技术服务供需平衡的对策建议,旨在进一步推进天麻技术服务供需平衡与天麻产业扶贫相互适应,有效推进镇巴县的产业扶贫工作,进而为其他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基于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要构建与产业扶贫相适应的技术服务供需体系;进一步研究镇巴县情,充分调动县乡政府、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司、科研院所和普通农户的积极性和热情;实现技术服务和产业扶贫的要求相适应;并逐步形成较为成熟有效的产业技术服务体系,是产业扶贫中的技术服务方式与内容不断创新与发展,进而构建不断成熟完善的产业扶贫供需体系等。
【学位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323.8;F326.12
【部分图文】:

天麻,农户,服务需求,经济作物


图 3-12013 年至 2018 年天麻种植规模 天麻技术服务需求分析.1 天麻技术服务需求的产生)提高天麻种植收益的必然要求天麻作为药食同源的林下经济作物,不同于谷子、玉米等大田作物。在其生各个阶段,如育种、繁育、授粉、栽培、病虫害防治、水气温管理、收获、方面都存在较高的要求,没有种植经验的“门外汉”不了解天麻生长的关键,很难种植成功。2018 年,镇巴冬麻在地头的收购价为 7 元/斤,一窝天麻的为 10 斤,普通农户种植 100 窝天麻,则可以带来 7000 元的毛利润。因为天带来较高回报的经济作物,所以,提供天麻产业发展的技术服务,才能带动种植天麻,降低天麻产业发展的失败率,从而增加农户发展天麻产业脱贫致和能力。)农户可持续发展、脱贫致富的必然选择镇巴作为秦巴山区的深度贫困县,生态环境优美,成为天然的生态、绿色农业

农户,途径,加工方式,田间管理


图 3-2 农户了解天麻技术服务的途径调查发现,农户对天麻技术服务有强烈需求。结合实际生产需求情况,设置了育种、选种、场地选择、栽培方式、田间管理、加工方式 6 个选项,请农户从中选出重要的三项,以农户选择频率分析其对天麻技术服务的需求强度。农户的选择分别为选种、田间管理、虫害防治、加工方式、场地选择、育种。从表 3—2 可以看出,农户最迫切的技术服务需求为选种,选种频率为 42.2%。天麻选种要求选用有性杂交后代的块茎为种麻,进行无性繁殖,使天麻增重倍数大,获得高产。选种在一定程度在决定这天麻的产量与品质。农户第二位的技术服务是田间管理,这主要涉及栽培过程中的常规管理和虫害防治。第三位为加工方式,当地对天麻传统的加工方式为煮后烘干,但是对于蒸煮的温度、蒸煮方式的选择也有很大的不同,而不同的加工方式会极大的影响天麻素和天麻多糖的含量。表 3-2 农户天麻技术服务优先序 单位:%技术类型 育种 选种 场地选择 栽培方式 田间管理 加工方式技术需求频率 8.3 42.2 16.7 12.7 36.6 21.4

天麻,收购价格


图 3—2 2013 年至 2018 年镇巴天麻的收购价格表 3—3 2013 年至 2018 年镇巴天麻的种植规模 单位:窝年份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规模 20000 78000 100800 162000 210000 250同比增长率 290% 29.30% 60.70% 29.60% 19.资料来源:笔者 2018 年 11 月调查所得3.3 天麻技术服务供给分析3.3.1 天麻技术服务的供给特征(1)天麻技术服务供给属于准公共物品天麻技术服务是一种准公共产品,一旦提供出来就可以同时被很多农户消费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技术服务最初使用者既无法从其他农户那里取得补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新华;杨峰;巫应强;;打赢产业扶贫攻坚战的思考与建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年11期

2 本刊编辑部;汪昊;;扶业扶上脱贫路——社会工作助力产业扶贫扫描[J];中国社会工作;2019年16期

3 潘宏星;;浅谈农广校体系产业扶贫培训中的问题及对策[J];农民科技培训;2019年07期

4 汪昊;;产业扶贫新动能[J];中国社会工作;2019年16期

5 刘明月;陈菲菲;汪三贵;仇焕广;;产业扶贫基金的运行机制与效果[J];中国软科学;2019年07期

6 马宁;郭丽华;韩学伟;;精准扶贫视域下河北省产业扶贫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年15期

7 柴向阳;;云南省产业扶贫长效机制探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年15期

8 姜列友;;政策性金融支持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策略[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9年07期

9 黄斌;;井冈山市打好产业扶贫组合拳 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J];老区建设;2019年11期

10 ;农业部召开产业扶贫暨农业援青现场观摩会[J];青海农牧业;2017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秀芬;区域发展诊断视阙下产业扶贫精准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8年

2 吕国范;中原经济区资源产业扶贫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3 何通艳;藏区参与式反贫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4 杨宾宾;贫困地区的农业主导产业瞄准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清峰;沂水县农村精准扶贫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9年

2 张园;农村产业扶贫中的风险防范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8年

3 王伟婷;巨鹿县财政支持产业扶贫绩效评价及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9年

4 王奕卜;定州市产业扶贫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9年

5 涂欣;农村产业扶贫的现状调查和分析[D];贵州民族大学;2019年

6 郑丽娜;内蒙古自治区光伏扶贫可持续发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年

7 白晓芳;农村产业扶贫政策悬浮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8 李琳琳;淳化县F镇产业扶贫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9 亢秀平;镇巴县天麻技术服务与产业扶贫适应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10 王周扬;中国贫困县扶贫开发PPP机制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689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8689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3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