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理性与不确定性视域下基层产业扶贫的决策过程分析——基于豫南石村的个案研究
【部分图文】:
石村产业决策中的行动者及基本关系
以蔬菜大棚项目为例。整个项目定位为扶贫产业,主要的考虑是脱贫,因而更多考虑“公平”。但在“搜寻”产业方案时,工作队和村民首先考虑的是“赚钱”,组织决策顺其自然转向“谋利”。而大棚落成时又优先考虑让贫困户参与,结果是他们不愿承租。为使大棚不被闲置以及土地成本有人负担,被迫吸纳非贫困户参与(对外宣传上不提及)。而当大棚蔬菜渐入正轨、效益初显时,地方政府又强调项目的公益性,提出加租用于更多贫困户分红,这样项目又偏向“公平”。提高租金的后果是贫困户被“逼”出合作社,为了蔬菜大棚的生存和更多人分红受益,不得不吸纳愿意租种的普通农户加入。就这样决策左右摇摆,反反复复。大棚虽然表面兴旺,所有贫困户也能获得一份“收入”,公平与效率似乎得到了兼顾;但仔细分析却发现,石村的产业扶贫在性质上已经从“造血式”扶贫回到了新的“输血式”扶贫,只是输血方式从“外部输血”变为了“内部输血”。贫困户因为失去了真正的参与,其生存能力并未得到真正的提高,其适应能力也没有机会再得以提升。扶贫车间的情况和蔬菜大棚类似,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效率与公平目标交替主导组织决策的“注意力”方向,从而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路径。为什么会出现公平与效率的“钟摆效应”?两个项目呈现出的基本规律是当产业发展相对顺利时,组织倾向于考虑如何更好地实现脱贫。当公平目标严重阻碍产业发展或产业自身发展面临生存困境时,公平目标又会隐居二线,待产业发展缓和再度“跳出来”主导产业发展的动向,如此循环往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伟;边东东;;产业扶贫政策的实践逻辑——对B县四个驻村工作队的比较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9年02期
2 陈恩;;产业扶贫为什么容易失败?——基于贫困户增能的结构性困境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4期
3 ;农业部召开产业扶贫暨农业援青现场观摩会[J];青海农牧业;2017年03期
4 ;“三个突出、四个着力” 全面构筑广灵产业扶贫新格局[J];前进;2019年11期
5 郭建兵;刘易辰;;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需建立衔接机制[J];农经;2019年12期
6 申强;高程达;徐莉莉;;农业产业扶贫研究现状与展望[J];生产力研究;2019年11期
7 ;“龙头企业带万户生猪产业扶贫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在京举行[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9年24期
8 刘俊;;走有技术有市场的产业扶贫之路[J];农村工作通讯;2019年24期
9 刘光琳;谢青夏;张仲高;覃君勇;黄梅;苏子贵;徐海雄;陆荣宝;韦超恩;李贤宇;零美萍;黎敬铁;龙泉;韦小婷;宾哲源;甘露;陈飞旭;杨青如;陆志任;陈艳宁;张桂瑜;赵桄;李森锋;梁海霞;成美华;陈琛;马小萍;梁艳;刘玉兰;陈双艳;黄薇;杨雄生;粟厚琨;戴孝文;邓春兰;;产业扶贫特刊[J];农家之友;2019年09期
10 ;西和:“1+5”产业扶贫多点开花[J];甘肃畜牧兽医;2019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秀芬;区域发展诊断视阙下产业扶贫精准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8年
2 王刚;西南山区农业产业扶贫效率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9年
3 董捷;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农业上市公司财务决策[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静梅;左云县产业扶贫发展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9年
2 王铭艳;四川省南江县黄羊产业扶贫模式及成效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9年
3 张藜馨;乡村振兴视角下产业扶贫政策优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9年
4 阮元;插花贫困地区光伏扶贫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9年
5 冯姝雅;河南省潢川县稻虾产业扶贫效果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9年
6 刘盼;黄梅县柳林乡产业扶贫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9年
7 王鹤蓉;金融支持产业扶贫的帮扶发展模式运行效率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20年
8 邱汉明;广西石漠化片区产业扶贫中政府行为问题与路径优化研究[D];南宁师范大学;2019年
9 杨誉彬;多中心理论视角下农村产业扶贫发展困境及路径优化研究[D];广西大学;2019年
10 王媛媛;基于SEM模型的白沙县贫困户对产业扶贫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D];海南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726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872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