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征收中的农民诉求:基于“地方领导留言板”的大数据分析
【部分图文】:
本文的研究数据来自于全国性网络问政平台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的网友留言记录。该平台从2006年试运行以来便受到了地方政府和公众的广泛关注。据人民网统计,已有26个省份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建立起回复办理留言的固定工作机制,包括省级在内的各级党政机关和党政一把手均在此平台上公开回复网民留言(2)。该平台由人民网牵头,因此能够有效排除地方政府控制问政平台的可能性,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地方政府对网民意见和投诉的选择性呈现(孟天广等,2015),从而保证了数据的客观性。另外,如前文所提到的,留言的目的性及可匿名性确保了该数据可以真实地反映农民的诉求。本文通过网页采集软件搜集了从2011年至2019年9月份所有的网民留言记录,合计1149963条。由于本文只关注与土地征收相关的内容,以与“征地”相关的词作为关键词对文本内容进行筛选(3),最终得到10165条留言记录(4)。如图1所示,自2011年以来,农民就土地征收问题向各级党政领导发帖表达诉求的数量迅猛发展,从2011年的478条上升至2018年的2125条。从比例上看,2011和2012年间征地主题所占比例处于高峰,近几年有所下降,这与刘守英(2012)用媒体报道数据发现的高峰期是一致的。在10165条留言中,3740条(36.79%)是直接向省级领导表达诉求,剩余6425条(63.21%)是向市县领导表达诉求。事实上,土地征收的直接负责层级是市县政府,却有36.79%的留言越级直接指向省级党政部门,这一点充分体现了农民诉求之强烈(5)。
ΤF ij = n ij ∑ k n kj ?????? ??? (1)表1 基于分类标准和分词结果的关键词归类 农民诉求大类 农民诉求细分类 相关关键词 货币性补偿 补偿、赔偿、补偿款 结果正义 社会保障与安置 安置、保障、社保、养老 市民身份的转变 户口、工作、民政 土地征收的合法性 合法、违法、法律 程序正义 过程的公开性和透明性 公告、通知、公开 注:作者根据分类标准和分词结果整理
本文按照表1的标准对关键词加以归类,并计算了各个关键词和各个主题的TF值,以对土地征收中农民的诉求进行更清晰地梳理,结果如表2所示。与词云图所见一致,“补偿”是频次最高的词,出现次数高达13583次,对应的TF值为0.074。与“补偿”意思相近的词如“赔偿”、“补偿款”出现的频次都达2000次以上。这些词共同构成了货币性补偿主题,其TF值高达0.104,是本文所定义的五个主题中最受农民关注的议题。在结果正义的范畴之下,另外两个主题即社会保障与安置以及市民身份转变主题的TF值分别为0.054和0.039。以上三者加总可得结果正义大类的TF值为0.197。相比之下,农民对程序正义的诉求更低,程序正义大类的TF值不到结果正义的1/4,仅为0.44。这意味着,如果假设每条留言只关注程序正义或结果正义中的一个大类,那么平均10条留言中,仅有不到两条留言是关于程序正义的诉求,其余均关注结果正义。这表明农民更关注土地征收给他们造成的实质性影响,而很少对征地本身的合法性以及过程的公开性和透明性产生过多的诉求。事实上,这一结果与邹立君(2008)的研究相一致,他提到在中国法律制度尚未完善的背景之下,国民对程序正义的认知和诉求是相对缺失的。表2 土地征收中农民诉求关键词与主题分布 农民诉求大类 农民诉求细分类 关键词 n TF 补偿 13583 0.074 货币性补偿(TF=0.104) 补偿款 2858 0.016 赔偿 2544 0.014 安置 6393 0.035 保障 1428 0.008 结果正义(TF=0.197) 社会保障与安置(TF=0.054) 社保 1062 0.006 养老 1037 0.006 工作 3226 0.018 市民身份的转变(TF=0.039) 户口 2339 0.013 民政 1596 0.009 公告 1322 0.007 过程的公开性和透明性(TF=0.020) 通知 1265 0.007 公开 1052 0.006 程序正义(TF=0.044) 合法 1969 0.011 土地征收的合法性(TF=0.024) 法律 1244 0.007 违法 1172 0.0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江裕;;土地征收中区分公益性与非公益性之弊端[J];广东土地科学;2005年02期
2 严之尧;;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深化征地制度改革的思考之一[J];中国地产市场;2011年09期
3 靳相木;;解析征地制度改革的主流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02期
4 张雁;黄飞波;;对征地制度改革核心问题的一些思考[J];南方国土资源;2016年06期
5 刘全英;路倩;;“缩小征地范围”的改革方向思考[J];绿色科技;2017年08期
6 李心;;征地制度改革“渐行渐近”[J];创新时代;2013年09期
7 寇薇;;济南市土地征收工作探讨[J];山东国土资源;2014年05期
8 冉竞;李雪梅;;基于“权”和“利”的征地制度改革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6年33期
9 曹生国;;基于制度设计视角的征地制度改革困境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5年01期
10 张富刚;张潆文;陈秧分;;关于我国征地制度改革的思考[J];国土资源情报;201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肖屹;失地农民权益受损与中国征地制度改革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2 刘祥琪;我国征地补偿机制及其完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靖瑶;征地制度改革试点比较与典型案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2 张垒磊;中国征地制度改革研究[D];辽宁大学;2017年
3 焦恒;深化我国征地制度改革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王翔;安徽省征地制度改革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5年
5 马瑛;新疆征地制度改革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4年
6 张英玉;我国征地制度改革及其模式的选择[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文荣;我国征地制度改革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8 孙保华;和谐社会视域中我国土地征收制度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麻战洪;我国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10 林秋蓉;责任政府视野下我国征地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760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876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