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绵阳市游仙区兼业农户农业机会成本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9 14:24
   农业与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密切相关。改革开放40年来,伴随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推进,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收入明显高于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导致农业机会成本日益攀升。这更进一步致使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老龄化严重,土地利用率下降,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影响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进而导致农业生产受到较大冲击。本文主要以田野调查的形式,获取绵阳市游仙区农户家庭收入来源信息及收支数据,采用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法,分析兼业农户从事不同生产活动的收支情况,进而讨论农业机会成本。根据实际情况,本文将农户分为以种植业为主的兼业农户、以养殖业为主的兼业农户、以第二产业为主的兼业农户、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兼业农户共四大类。研究结果表明: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相较于从事非农经济活动的农户存在较高的机会成本。调查样本表明,本地以粮食种植为主的农户,家庭年收入仅28 901元/户·年。但是对于他们而言,相对于养殖业,其机会损失最高达到500 000元/户·年;相对于从事第二产业,创业机会损失最高可达300000元/户·年,本地就业机会损失达到70 517元/户·年,外地就业机会损失达到148 235元/户·年;相对于从事第三产业,本地就业其机会损失最高为82 483元/户·年,外地就业可达175 398元/户·年。由此可见,在绵阳市游仙区兼业农户样本中,以粮食种植为主的农户具有很高的机会成本。甚至对于大农业内部的养殖业和林果来说,仍然有较高的机会成本。影响样本地兼业农户农业机会成本的主要因素,一是种植模式单一。绵阳市游仙区样本地农户主要采用传统单一的耕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只有少部分农户在玉米地里套种豆类、薯类等作物,粮食总产量低。二是农产品市场价格低。近年农产品价格,尤其是粮食收购价格较低,甚至走低,抑制了收入上涨。三是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涨。近几年,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涨,包括农资价格、土地租金、人工成本、机械购买与维修等不断上涨,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第四,农地经营模式可能是另一个影响因素。样本地主要以土地分散经营为主,农产品产出总量低,资金投入不足,技术投入亦不足,从而影响到农户收入的增长。因此,要改变这种现象,降低农业机会成本,首先对农民来说,要改变种植模式。如将传统的“小麦-玉米-红薯”种植模式,改为“小麦-玉米-大豆”套作模式,提高种植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其次,国家要稳定农产品市场价格,甚至在一个保护价的基础上进行收购。第三,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和农业科技投入。第四,可能的情况下,发展适度农业规模经营。
【学位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323.8;F323.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难点和创新之处
        1.4.1 难点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化概述及农业生产现状
    2.1 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化概述
    2.2 绵阳市游仙区农业生产现状
第3章 绵阳市游仙区兼业农户农业收入与支出分析
    3.1 以种植业为主的兼业农户家庭收-支情况
        3.1.1 粮食作物收入
        3.1.2 经济作物收入
        3.1.3 种植业支出
    3.2 以养殖业为主的兼业农户家庭收-支情况
        3.2.1 畜牧业养殖收入
        3.2.2 渔业养殖收入
        3.2.3 养殖业支出
第4章 绵阳市游仙区兼业农户非农产业收入分析
    4.1 以第二产业为主的兼业农户家庭收入
        4.1.1 本地就业收入
        4.1.2 外地就业收入
        4.1.3 创业收入
    4.2 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兼业农户家庭收入
        4.2.1 本地就业收入
        4.2.2 外地就业收入
        4.2.3 创业收入
第5章 绵阳市游仙区农业机会成本分析
    5.1 以种植业为主的兼业农户的农业机会成本分析
        5.1.1 种植业-养殖业
        5.1.2 种植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5.2 以养殖业为主的兼业农户的农业机会成本分析
        5.2.1 养殖业-种植业
        5.2.2 养殖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第6章 绵阳市游仙区从农机会损失的影响因素
    6.1 主要影响因素
        6.1.1 种植模式
        6.1.2 农产品市场价格
        6.1.3 农业生产成本
        6.1.4 土地经营模式
    6.2 种植业发展的路径分析
        6.2.1 改变土地经营模式
        6.2.2 改变种植模式
        6.2.3 稳定种植业产品市场价格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农村居民家庭经济结构调查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欣隆;;机会成本与道德的关系探微[J];道德与文明;2018年01期

2 ;机会成本[J];经济学动态;1982年03期

3 峰波;认识机会成本[J];青海教育;2003年04期

4 云关秋;;创业者必须知道“机会成本”[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7年14期

5 徐孟志;张前明;;机会成本量化研究综述[J];知识经济;2017年13期

6 袁帅;;管理会计新视角——机会成本管理[J];喀什大学学报;2016年03期

7 黎家彤;;生活中的机会成本[J];今日财富;2016年17期

8 李黎;;冷水澡[J];上海文学;2016年12期

9 宋文飞;李国平;韩先锋;杨永莲;;基于现代租金理论的失地价格与模拟分析:一个市场逻辑[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6年04期

10 王佳琦;;吃饭经济学[J];中学生天地(C版);2017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韩菡;劳动力流出后,剩余土地流向对于农民收入分配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2 余萍;资源诅咒与传统农区的企业家形成机制[D];河南大学;2014年

3 李彩红;水源地生态保护成本核算与外溢效益评估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4 辛毅;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完全生产成本及其对农产品贸易的含义[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5 丛胜美;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敏;绵阳市游仙区兼业农户农业机会成本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9年

2 王湘湘;环境资源的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3 李荣华;政治秩序的社会成本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4 陆洪培;库存与价格均影响需求的供应链的协调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5 李静;基于劳动力析出的山区耕地撂荒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6 柯良军;经济增加值的计量、确认及应用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6年

7 于永梅;以科大博物馆为例浅析高校博物馆效益最大化[D];安徽大学;2014年

8 詹良材;两伊战争对交战双方的经济影响[D];西南大学;2015年

9 罗佳慧;高校(院系)人才资源合理配置的若干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10 刘燕妮;基于机会成本的生态补偿标准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765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8765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5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