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征地补偿构成及测算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7 04:37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用地通过土地征收转变为建设用地,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诸如征地补偿标准偏低,部分失地农民生活和就业困难、长远生计难以为继,社会保障部分措施落实情况不容乐观等。经分析发现,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于现行征地补偿制度的计划性与我国现行经济体制的市场性之间存在矛盾。市场经济的特征是让一切进入市场的要素实现其合理配置,而土地作为一种极其特殊的生产要素,其合理配置的实现同样也离不开市场的作用。因此,本文提出征地补偿的改革思路为:土地征收行为在前期依政府行政权力执行,征地补偿中的货币性部分测算以市场机制为依据,并将社会保障措施作为被征地农民的生活后盾。本文从现行征地补偿在制订、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入手,并结合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在概念、内涵上存在的缺陷,以地租地价理论、产权理论、外部性理论、公平与效率理论为基础,提出征地补偿应由货币性补偿和政策性补偿两部分组成,其中货币性补偿包含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偿费、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政策性补偿即指社会保障方式。土地补偿费由土地区片价修正而来;土地区片价是利用收益还原法测算的收益价格,代表农用地使用权价格,其中农用地纯收益是运用...
【文章来源】: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国内外研究总结
1.4 研究框架及方法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地租地价理论
2.2 产权理论
2.3 外部性理论
2.4 公平与效率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河南省征地补偿制度分析
3.1 现行征地补偿制度问题分析
3.1.1 构成缺陷
3.1.2 征地区片价相关问题
3.1.3 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2 我国征地制度的演变
3.2.1 征地制度历史
3.2.2 新时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3.3 新时期征地补偿的改革思路及构成
3.3.1 征地补偿标准的改革思路
3.3.2 征地补偿的新构成
3.3.3 相关概念界定及内涵
3.4 征地补偿构成定性对比
3.5 本章小结
4 河南省货币性补偿测算研究
4.1 土地区片价的测算方法选用
4.1.1 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测算方法评析
4.1.2 土地区片价的测算方法说明
4.2 土地区片价的测算
4.2.1 年纯收益的预测
4.2.2 土地还原利率的确定
4.2.3 土地区片价的计算
4.3 安置补偿费的测算
4.3.1 安置补偿费测算思路
4.3.2 安置补偿费的测算
4.4 征地补偿定量对比分析
4.4.1 统一价值内涵
4.4.2 土地补偿年数据标准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河南省政策性补偿分析
5.1 河南省社会保障制度现状
5.1.1 城镇养老保险和农民养老保险制度
5.1.2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5.1.3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制度
5.2 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方式
5.2.1 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
5.2.2 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现状
5.2.3 关于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方式的几点建议
5.3 本章小结
6 新时期征地补偿构成的框架体系及应用
6.1 框架体系说明
6.2 新征地补偿构成的应用
6.2.1 前提
6.2.2 应用过程
7 结论
7.1 结论
7.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ABSTRAC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主流征地制度改革观点检讨[J]. 王瑞雪. 中国土地科学. 2014(05)
[2]农地征收市场化补偿标准的模型构建及实证检验[J]. 徐济益. 学习与实践. 2014(01)
[3]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征地冲突调适化解机制[J]. 陈娥英,孟宏斌.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1)
[4]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制度研究[J]. 曾坚. 东方法学. 2013(04)
[5]小议我国现行征地补偿[J]. 黄湘敏.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3(01)
[6]农地征收补偿标准的困境解析与机制设计——基于信息不对称下的一个讨价还价框架[J]. 熊金武,黄义衡,徐庆.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3(01)
[7]不同利益主体对征地补偿标准的认识差异[J]. 周依凡. 华章. 2012 (26)
[8]建立适应土地资源市场配置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J]. 郑振源. 中国土地科学. 2012(03)
[9]经济学视角下的土地征收补偿标准[J]. 李增刚. 学术月刊. 2011(12)
[10]河南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 张汀汀. 经济研究导刊. 2011(28)
硕士论文
[1]河南省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 许庆华.河南农业大学 2012
[2]基于外部性理论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研究[D]. 邓春燕.西南大学 2012
[3]土地征收之公共利益研究[D]. 景志刚.郑州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02638
【文章来源】: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国内外研究总结
1.4 研究框架及方法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地租地价理论
2.2 产权理论
2.3 外部性理论
2.4 公平与效率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河南省征地补偿制度分析
3.1 现行征地补偿制度问题分析
3.1.1 构成缺陷
3.1.2 征地区片价相关问题
3.1.3 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2 我国征地制度的演变
3.2.1 征地制度历史
3.2.2 新时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3.3 新时期征地补偿的改革思路及构成
3.3.1 征地补偿标准的改革思路
3.3.2 征地补偿的新构成
3.3.3 相关概念界定及内涵
3.4 征地补偿构成定性对比
3.5 本章小结
4 河南省货币性补偿测算研究
4.1 土地区片价的测算方法选用
4.1.1 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测算方法评析
4.1.2 土地区片价的测算方法说明
4.2 土地区片价的测算
4.2.1 年纯收益的预测
4.2.2 土地还原利率的确定
4.2.3 土地区片价的计算
4.3 安置补偿费的测算
4.3.1 安置补偿费测算思路
4.3.2 安置补偿费的测算
4.4 征地补偿定量对比分析
4.4.1 统一价值内涵
4.4.2 土地补偿年数据标准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河南省政策性补偿分析
5.1 河南省社会保障制度现状
5.1.1 城镇养老保险和农民养老保险制度
5.1.2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5.1.3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制度
5.2 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方式
5.2.1 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
5.2.2 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现状
5.2.3 关于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方式的几点建议
5.3 本章小结
6 新时期征地补偿构成的框架体系及应用
6.1 框架体系说明
6.2 新征地补偿构成的应用
6.2.1 前提
6.2.2 应用过程
7 结论
7.1 结论
7.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ABSTRAC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主流征地制度改革观点检讨[J]. 王瑞雪. 中国土地科学. 2014(05)
[2]农地征收市场化补偿标准的模型构建及实证检验[J]. 徐济益. 学习与实践. 2014(01)
[3]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征地冲突调适化解机制[J]. 陈娥英,孟宏斌.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1)
[4]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制度研究[J]. 曾坚. 东方法学. 2013(04)
[5]小议我国现行征地补偿[J]. 黄湘敏.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3(01)
[6]农地征收补偿标准的困境解析与机制设计——基于信息不对称下的一个讨价还价框架[J]. 熊金武,黄义衡,徐庆.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3(01)
[7]不同利益主体对征地补偿标准的认识差异[J]. 周依凡. 华章. 2012 (26)
[8]建立适应土地资源市场配置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J]. 郑振源. 中国土地科学. 2012(03)
[9]经济学视角下的土地征收补偿标准[J]. 李增刚. 学术月刊. 2011(12)
[10]河南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 张汀汀. 经济研究导刊. 2011(28)
硕士论文
[1]河南省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 许庆华.河南农业大学 2012
[2]基于外部性理论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研究[D]. 邓春燕.西南大学 2012
[3]土地征收之公共利益研究[D]. 景志刚.郑州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026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902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