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空弹性与陆海统筹的海岸带土地利用模式——以厦门市翔安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0-12-07 05:07
海岸带作为海陆交界的特殊空间,其土地利用模式需兼顾海洋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目标。基于陆海统筹视角下海岸带土地利用的本质解读,通过网络层次分析、空间叠加评价的方法构建陆海生态敏感度测评体系及发展潜力评价模型,辨析海岸带土地利用模式的要素逻辑,并进一步提出了厦门市翔安区海岸带土地利用优化的空间格局。研究发现:①海洋生态敏感度评价下的刚性与弹性管控内容是海岸带土地利用模式的底线控制依据;②海岸带地区的空间特色优势和海洋经济潜力的充分发挥,是确定一定时期内海岸带土地利用主导功能的逻辑基础;③基于陆海统筹评价模型,提出不同岸段土地利用的用海兼容类型及在一定规划时期内最优化的主导功能类型,体现了陆海统筹前提下海岸带土地利用的时间弹性和空间弹性。陆海统筹、时空弹性的海岸带土地利用开发模式为海岸带空间开发与海洋生态保护提供了一种兼顾发展与保护的路径,也为海岸带空间研究在规划实践中提供了实际可行的多规统筹思路。
【文章来源】:城市发展研究. 2020年05期 第10-17页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海岸带各岸段敏感性评价结果及岸段划分
陆域发展潜力包括岸线界面的腹地用地情况、物质类型、重大项目及重要的海陆交通设施几方面(图3)。待整合优化的围垦养殖用地、大面积填海预留用地、辽阔平坦的一般农渔用地、待征迁村庄等为海岸带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支撑。以淤泥质岸线、基岩岸线为主的岸线物质类型可满足深水港、旅游、商住等的发展需求,入海口两侧的河口岸线为海岸带生态安全提供保障,极大节省了生态绿地的人工投入成本。中澳游艇码头、翔安机场、东部文化场馆等重大项目是驱动新城发展的关键引擎。跨海桥隧的建设,城际轨道交通的加强和对台港口能级的提升进一步强化了厦门东部市级中心与区域协同桥头堡的战略地位。大规模未利用岸线占据翔安区海岸带的陆域可建设空间,重大项目及区域海陆交通设施推动了更多资金、人才、市场要素的集聚,有效提升区域联系的紧密度。图3 海岸带陆域发展潜力空间叠加图
海岸带陆域发展潜力空间叠加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经济竞合下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空间重构——以湛江市中心城区为例[J]. 卢宗亮,王红梅,刘光盛,梁宇哲,易璐,杨丽英,蔡城锋. 中国土地科学. 2018(12)
[2]国家级新区近期建设规划编制的刚性与弹性策略[J]. 许世光. 规划师. 2018(12)
[3]基于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的海岸带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以胶州湾为例[J]. 郑洋,于格,钟萍丽,王友霄. 应用生态学报. 2018(12)
[4]陆海统筹导向下的海岸带空间管制探讨——以厦门市海岸带规划为例[J]. 林小如,王丽芸,文超祥. 城市规划学刊. 2018 (04)
[5]国外海岸带空间规划经验与借鉴[J]. 文超祥,刘圆梦,刘希. 规划师. 2018(07)
[6]基于溢油风险的海岸带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研究——以辽东湾为例[J]. 曹可,许妍,梁雅惠. 海洋技术学报. 2017(03)
[7]发展潜力视角的海岸带土地利用模式——以杭州湾南岸为例[J]. 李伟芳,陈阳,马仁锋,俞腾,任丽燕,李加林. 地理研究. 2016(06)
[8]海岸带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以杭州湾南岸为例[J]. 李伟芳,俞腾,李加林,陈鹏程,陈阳. 地理研究. 2015(04)
[9]基于面向对象的海岸带土地利用信息提取研究[J]. 王彩艳,王瑷玲,王介勇,王瑞燕,姜峥嵘. 自然资源学报. 2014(09)
[10]中国海岸带土地利用遥感分类系统研究[J]. 邸向红,侯西勇,吴莉. 资源科学. 2014(03)
本文编号:2902685
【文章来源】:城市发展研究. 2020年05期 第10-17页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海岸带各岸段敏感性评价结果及岸段划分
陆域发展潜力包括岸线界面的腹地用地情况、物质类型、重大项目及重要的海陆交通设施几方面(图3)。待整合优化的围垦养殖用地、大面积填海预留用地、辽阔平坦的一般农渔用地、待征迁村庄等为海岸带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支撑。以淤泥质岸线、基岩岸线为主的岸线物质类型可满足深水港、旅游、商住等的发展需求,入海口两侧的河口岸线为海岸带生态安全提供保障,极大节省了生态绿地的人工投入成本。中澳游艇码头、翔安机场、东部文化场馆等重大项目是驱动新城发展的关键引擎。跨海桥隧的建设,城际轨道交通的加强和对台港口能级的提升进一步强化了厦门东部市级中心与区域协同桥头堡的战略地位。大规模未利用岸线占据翔安区海岸带的陆域可建设空间,重大项目及区域海陆交通设施推动了更多资金、人才、市场要素的集聚,有效提升区域联系的紧密度。图3 海岸带陆域发展潜力空间叠加图
海岸带陆域发展潜力空间叠加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经济竞合下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空间重构——以湛江市中心城区为例[J]. 卢宗亮,王红梅,刘光盛,梁宇哲,易璐,杨丽英,蔡城锋. 中国土地科学. 2018(12)
[2]国家级新区近期建设规划编制的刚性与弹性策略[J]. 许世光. 规划师. 2018(12)
[3]基于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的海岸带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以胶州湾为例[J]. 郑洋,于格,钟萍丽,王友霄. 应用生态学报. 2018(12)
[4]陆海统筹导向下的海岸带空间管制探讨——以厦门市海岸带规划为例[J]. 林小如,王丽芸,文超祥. 城市规划学刊. 2018 (04)
[5]国外海岸带空间规划经验与借鉴[J]. 文超祥,刘圆梦,刘希. 规划师. 2018(07)
[6]基于溢油风险的海岸带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研究——以辽东湾为例[J]. 曹可,许妍,梁雅惠. 海洋技术学报. 2017(03)
[7]发展潜力视角的海岸带土地利用模式——以杭州湾南岸为例[J]. 李伟芳,陈阳,马仁锋,俞腾,任丽燕,李加林. 地理研究. 2016(06)
[8]海岸带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以杭州湾南岸为例[J]. 李伟芳,俞腾,李加林,陈鹏程,陈阳. 地理研究. 2015(04)
[9]基于面向对象的海岸带土地利用信息提取研究[J]. 王彩艳,王瑷玲,王介勇,王瑞燕,姜峥嵘. 自然资源学报. 2014(09)
[10]中国海岸带土地利用遥感分类系统研究[J]. 邸向红,侯西勇,吴莉. 资源科学. 2014(03)
本文编号:29026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902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