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地区小杂粮产业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1 02:47
小杂粮在陕北地区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它是陕北地区农业种植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农作物。陕北地区土地广袤,其小杂粮种类多,且杂粮品质都优于全省其它地区,是陕西小杂粮的代表地区。但是,随着全球化市场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许多国内外优质的杂粮产品进入人们的视野,从而对于陕北地区的优势产业造成了一定的威胁。特别是价格上相差较大,加上进口贸易额增大,导致传统的优势产业如小杂粮受到巨大挑战。陕北地区小杂粮受到当地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以及当地农民对农业知识的欠缺,使得当地的小杂粮产业的发展没有推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按照产业兴旺的总体要求,立足于当地农业资源禀赋和小杂粮产业优势,突出重点的原则,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以创建特色小杂粮产业生产基地为基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为纽带,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突出重点区域、重点技术、重点模式、建设示范基地,从而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和收入水平,确保当地经济稳定增长、贫困人口精准受益,持续增收。干旱半干旱气候是陕北地区的一种特殊的地貌类型,且陕北地区位于内陆,也是革命老区。因此全面发展陕北特色农业,确保当地经济稳步增长是当前最为迫切的问...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本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小杂粮研究概况
1.3.1 国外小杂粮研究现状
1.3.2 国内小杂粮研究现状
1.3.3 总结和评述
1.4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二章 陕北地区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
2.1 陕北地区小杂粮独特的区位特征
2.1.1 种植历史久、品种多
2.1.2 适应性好,种植区域广
2.1.3 种植结构不断优化,优势产区逐渐形成
2.1.4 农业生产中的特殊性和重要地位
2.2 陕北地区小杂粮栽培的种植情况
2.2.1 陕北地区主要区县小杂粮种类、面积与产量
2.2.2 小杂粮品种种植布局与生产区域划分
2.3 陕北地区小杂粮生产概况
2.4 陕北地区小杂粮产业化现状
2.4.1 陕北地区小杂粮贸易
2.4.2 陕北地区小杂粮加工能力水平
2.4.3 陕北地区小杂粮科研
第三章 基于SWOT的陕北地区小杂粮产业发展分析
3.1 优势分析
3.1.1 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3.1.2 独特的饮食习惯
3.1.3 政府出台政策大力支持
3.1.4 品质、品牌优势明显,产业化发展迅速
3.2 劣势分析
3.2.1 规模化生产能力不足,机械化程度低
3.2.2 小杂粮市场体系不健全
3.2.3 加工技术落后,产品科学技术含量不高
3.2.4 龙头公司规模小,带动力不强
3.3 机遇分析
3.3.1 小杂粮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市场需求大
3.3.2 小杂粮作物开发潜力大,易于产业化开发
3.3.3 小杂粮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优势
3.4 威胁分析
3.4.1 农业生产效益低,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3.4.2 技术人才缺乏,成果推广难度大
第四章 推进陕北地区小杂粮产业发展对策
4.1 加强政府引导扶持
4.1.1 加强政府引领
4.1.2 加强科技主导
4.1.3 提升产业
4.2 发挥企业带头作用
4.2.1 大力发展技术交易市场
4.2.2 加大陕北地区小杂粮开发力度
4.2.3 创建品牌,用品牌产品带动陕北地区小杂粮产业的发展
4.2.4 延伸产业链,实现陕北地区小杂粮营销通道顺畅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刘玉红,高瑞红.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09)
[2]苦荞胚乳GBSSI基因表达模式及胚乳淀粉含量分析[J]. 黎媛,张贤聪,王涛,王安虎,王迅. 分子植物育种. 2018(11)
[3]山西省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 金宇,郭芳芳. 河北农业. 2018(05)
[4]五台县小杂粮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 李秀莲,赵建栋,史兴海,陈稳良. 农业科技通讯. 2018(04)
[5]对山西小杂粮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 韩泽华. 农民致富之友. 2018(07)
[6]“互联网+”小杂粮现状分析及营销策略研究[J]. 史杨焱,桑文媛,张梦晓. 山西农经. 2018(05)
[7]陕西榆林培育农业新动能的实践[J]. 姜世忠,张熠. 中国国情国力. 2018(03)
[8]基于高光谱反射率的糜子冠层叶片叶绿素含量估算[J]. 韩浩坤,妙佳源,张钰玉,张大众,宗国豪,宫香伟,李境,冯佰利.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8(01)
[9]糜子育成品种农艺、产量及品质性状综合鉴定与评价[J]. 杨清华,邱军,李海,杨天育,程炳文,赵敏,刘国庆,高小丽,冯佰利. 中国农业科学. 2017(23)
[10]基于国家品种区域试验数据的中国糜子品种产量和性状变化[J]. 杨璞,Rabia Begum Panhwar,李境,高金锋,高小丽,王鹏科,冯佰利. 中国农业科学. 2017(23)
硕士论文
[1]神木县小杂粮产业发展研究[D]. 刘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
[2]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化发展研究[D]. 乔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3]延安小杂粮产业发展及对策研究[D]. 高锦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本文编号:2929042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本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小杂粮研究概况
1.3.1 国外小杂粮研究现状
1.3.2 国内小杂粮研究现状
1.3.3 总结和评述
1.4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二章 陕北地区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
2.1 陕北地区小杂粮独特的区位特征
2.1.1 种植历史久、品种多
2.1.2 适应性好,种植区域广
2.1.3 种植结构不断优化,优势产区逐渐形成
2.1.4 农业生产中的特殊性和重要地位
2.2 陕北地区小杂粮栽培的种植情况
2.2.1 陕北地区主要区县小杂粮种类、面积与产量
2.2.2 小杂粮品种种植布局与生产区域划分
2.3 陕北地区小杂粮生产概况
2.4 陕北地区小杂粮产业化现状
2.4.1 陕北地区小杂粮贸易
2.4.2 陕北地区小杂粮加工能力水平
2.4.3 陕北地区小杂粮科研
第三章 基于SWOT的陕北地区小杂粮产业发展分析
3.1 优势分析
3.1.1 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3.1.2 独特的饮食习惯
3.1.3 政府出台政策大力支持
3.1.4 品质、品牌优势明显,产业化发展迅速
3.2 劣势分析
3.2.1 规模化生产能力不足,机械化程度低
3.2.2 小杂粮市场体系不健全
3.2.3 加工技术落后,产品科学技术含量不高
3.2.4 龙头公司规模小,带动力不强
3.3 机遇分析
3.3.1 小杂粮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市场需求大
3.3.2 小杂粮作物开发潜力大,易于产业化开发
3.3.3 小杂粮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优势
3.4 威胁分析
3.4.1 农业生产效益低,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3.4.2 技术人才缺乏,成果推广难度大
第四章 推进陕北地区小杂粮产业发展对策
4.1 加强政府引导扶持
4.1.1 加强政府引领
4.1.2 加强科技主导
4.1.3 提升产业
4.2 发挥企业带头作用
4.2.1 大力发展技术交易市场
4.2.2 加大陕北地区小杂粮开发力度
4.2.3 创建品牌,用品牌产品带动陕北地区小杂粮产业的发展
4.2.4 延伸产业链,实现陕北地区小杂粮营销通道顺畅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刘玉红,高瑞红.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09)
[2]苦荞胚乳GBSSI基因表达模式及胚乳淀粉含量分析[J]. 黎媛,张贤聪,王涛,王安虎,王迅. 分子植物育种. 2018(11)
[3]山西省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 金宇,郭芳芳. 河北农业. 2018(05)
[4]五台县小杂粮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 李秀莲,赵建栋,史兴海,陈稳良. 农业科技通讯. 2018(04)
[5]对山西小杂粮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 韩泽华. 农民致富之友. 2018(07)
[6]“互联网+”小杂粮现状分析及营销策略研究[J]. 史杨焱,桑文媛,张梦晓. 山西农经. 2018(05)
[7]陕西榆林培育农业新动能的实践[J]. 姜世忠,张熠. 中国国情国力. 2018(03)
[8]基于高光谱反射率的糜子冠层叶片叶绿素含量估算[J]. 韩浩坤,妙佳源,张钰玉,张大众,宗国豪,宫香伟,李境,冯佰利.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8(01)
[9]糜子育成品种农艺、产量及品质性状综合鉴定与评价[J]. 杨清华,邱军,李海,杨天育,程炳文,赵敏,刘国庆,高小丽,冯佰利. 中国农业科学. 2017(23)
[10]基于国家品种区域试验数据的中国糜子品种产量和性状变化[J]. 杨璞,Rabia Begum Panhwar,李境,高金锋,高小丽,王鹏科,冯佰利. 中国农业科学. 2017(23)
硕士论文
[1]神木县小杂粮产业发展研究[D]. 刘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
[2]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化发展研究[D]. 乔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3]延安小杂粮产业发展及对策研究[D]. 高锦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本文编号:29290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929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