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贫困化与空心化耦合发展的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9 08:45
农村贫困化与空心化是乡村地域系统衰退的主要表征和关键内因,在当前乡村振兴初期和脱贫攻坚决胜期,深入探究二者间互动关系,有助于了解乡村发展阶段,缓解深度贫困,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本文以宁夏同心县为例,采用MPI和人口空心化综合评价法测算农村贫困化与空心化程度,并进行耦合发展空间分析和影响因素探测。结果表明:(1)农村贫困化与空心化耦合程度呈现低、中、高3种趋势交替出现的"北低南高"空间分布格局,高度耦合区多集中于南部山区;(2)乡村地域系统衰退程度与耦合度空间分布基本吻合,贫困地区乡村普遍处于亚健康和非健康发展状态;(3)农村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是影响乡村发展的基础因素,区位条件是其重要因素,经济基础则是其决定性因素,各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增加了乡村地域系统发展的复杂性。
【文章来源】:人文地理. 2020年04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农村贫困化与空心化耦合度空间分布
乡村地域系统衰退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结合研究区乡村发展现状,从资源禀赋、自然环境、区位条件、经济基础4个方面共选取8个指标对乡村地域系统衰退影响因素进行诊断。资源禀赋是乡村发展的基础因素,选取人均耕地面积(X1)、土地产出率(X2)2项指标来表征;自然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或促进乡村发展,选取行政村平均海拔(X3)、地面坡度(X4)2项指标来反映乡村地形地貌;区位条件对乡村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良好的区位条件有助于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缩小城乡发展差距,选取行政村到县政府所在地距离(X5)、到乡(镇)政府所在地距离(X6)2项指标表征;经济基础是乡村发展动力,选取村农民人均纯收入(X7)、村庄集体经济收入(X8)来反映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通过地理探测器单因子探测诊断出乡村地域系统衰退的主导因素(表3),采用交互因子探测诊断出乡村地域系统衰退的多因子交互作用(表4)。在资源禀赋方面,主要影响因素为土地产出率。农业生产是乡村重要功能之一,也是农民赖以维持生计的方式,因此,土地产出率高低,对于乡村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在西北贫困地区,气候干旱少雨,农业生产限制条件较多,土地产出率较高地区乡村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相对较好,且对于特色产业培育,以及村企合作契机寻求均较其他乡村要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北贫困地区乡村类型识别与振兴途径研究[J]. 文琦,郑殿元. 地理研究. 2019(03)
[2]中国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发展状态与产业兴旺途径[J]. 陈秧分,刘玉,李裕瑞. 地理研究. 2019(03)
[3]中国村域人口空心化分异机制及重构策略[J]. 郑殿元,文琦,王银,米欢. 经济地理. 2019(02)
[4]黄土高原村域多维贫困空间异质性研究——以宁夏彭阳县为例[J]. 文琦,施琳娜,马彩虹,王永生. 地理学报. 2018(10)
[5]日本精致农业的休闲旅游元素分析及借鉴[J]. 刘志霞. 世界农业. 2018(10)
[6]重庆市乡村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的时空特征与格局演化[J]. 王成,唐宁. 地理研究. 2018(06)
[7]中国乡村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及重构策略[J]. 王永生,刘彦随. 地理科学进展. 2018(05)
[8]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问题[J]. 贺雪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9]准确把握中国乡村振兴战略[J]. 黄祖辉. 中国农村经济. 2018(04)
[10]新时期中国“乡村病”的科学内涵、形成机制及调控策略[J]. 郑小玉,刘彦随. 人文地理. 2018(02)
本文编号:2945357
【文章来源】:人文地理. 2020年04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农村贫困化与空心化耦合度空间分布
乡村地域系统衰退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结合研究区乡村发展现状,从资源禀赋、自然环境、区位条件、经济基础4个方面共选取8个指标对乡村地域系统衰退影响因素进行诊断。资源禀赋是乡村发展的基础因素,选取人均耕地面积(X1)、土地产出率(X2)2项指标来表征;自然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或促进乡村发展,选取行政村平均海拔(X3)、地面坡度(X4)2项指标来反映乡村地形地貌;区位条件对乡村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良好的区位条件有助于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缩小城乡发展差距,选取行政村到县政府所在地距离(X5)、到乡(镇)政府所在地距离(X6)2项指标表征;经济基础是乡村发展动力,选取村农民人均纯收入(X7)、村庄集体经济收入(X8)来反映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通过地理探测器单因子探测诊断出乡村地域系统衰退的主导因素(表3),采用交互因子探测诊断出乡村地域系统衰退的多因子交互作用(表4)。在资源禀赋方面,主要影响因素为土地产出率。农业生产是乡村重要功能之一,也是农民赖以维持生计的方式,因此,土地产出率高低,对于乡村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在西北贫困地区,气候干旱少雨,农业生产限制条件较多,土地产出率较高地区乡村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相对较好,且对于特色产业培育,以及村企合作契机寻求均较其他乡村要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北贫困地区乡村类型识别与振兴途径研究[J]. 文琦,郑殿元. 地理研究. 2019(03)
[2]中国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发展状态与产业兴旺途径[J]. 陈秧分,刘玉,李裕瑞. 地理研究. 2019(03)
[3]中国村域人口空心化分异机制及重构策略[J]. 郑殿元,文琦,王银,米欢. 经济地理. 2019(02)
[4]黄土高原村域多维贫困空间异质性研究——以宁夏彭阳县为例[J]. 文琦,施琳娜,马彩虹,王永生. 地理学报. 2018(10)
[5]日本精致农业的休闲旅游元素分析及借鉴[J]. 刘志霞. 世界农业. 2018(10)
[6]重庆市乡村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的时空特征与格局演化[J]. 王成,唐宁. 地理研究. 2018(06)
[7]中国乡村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及重构策略[J]. 王永生,刘彦随. 地理科学进展. 2018(05)
[8]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问题[J]. 贺雪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9]准确把握中国乡村振兴战略[J]. 黄祖辉. 中国农村经济. 2018(04)
[10]新时期中国“乡村病”的科学内涵、形成机制及调控策略[J]. 郑小玉,刘彦随. 人文地理. 2018(02)
本文编号:29453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945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