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县域贫困空间格局及地形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1 14:56
借鉴空间贫困研究的基本理论,以2017年的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对国务院扶贫办认定的贫困县进行标识,探讨黄土高原县域贫困格局及其受地形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黄土高原贫困县沿太行山、吕梁山、六盘山三座山脉和毛乌素沙漠一带聚集分布,呈现"三山一带"的空间分布格局。(2)贫困县的空间分布格局与人口、GDP、人均GDP的空间分布格局大相径庭,在人均GDP较高的鄂尔多斯地区也出现了贫困县的集中分布,说明仅靠社会经济因素不能很好地解释贫困县的空间分布。(3)地形环境对贫困县的空间分布有显著的影响。地形环境越恶劣的地方,贫困县分布越多。68%的贫困县分布在15°~25°高坡度范围内,76%的贫困县位于50~105 m的较大地形起伏度范围内。
【文章来源】:地域研究与开发. 2020,39(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贫困县与自然地形叠加
为了分析自然地形环境对贫困县分布的影响机制,从坡度、地形起伏度、河流密度3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形环境因子方面探索了不同类型的县与地形环境空间耦合关系。根据前述的分级策略,结合实际计算结果,确定各地形环境因子最终分类标准(表1)。进而根据此分类标准,得到了不同地形环境因子下贫困县、非贫困县、所有县的数量耦合分布(图4)。贫困县、非贫困县在地形环境因子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坡度方面,贫困县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峰值,峰值在15°~22°之间。近68%的贫困县分布在该坡度范围内(图4b)。根据国家耕地坡度标准分级[31],这个坡度范围已严重不适合农业生产,并且在这类土地上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困难极大(耕地坡度标准分级包括5个等级,即0°~2°,2°~6°,6°~15°,15°~25°及25°以上,分别视为平地、小坡度、中等坡度、大坡度、极大坡度)。尽管少数贫困县也位于坡度小于6°的小坡度地区,地形条件相对不严峻,但是这些县仅占7%,且主要位于土地贫瘠的毛乌素沙漠地区,地质条件十分严峻,其空间贫困结果表现为人居环境差和灾损率高形成的生态劣势。非贫困县的平均坡度分布趋势结果呈现相对稳定的趋势,没有明显的峰值。在非贫困县中,坡度小于6°的占25%(图4c)。根据耕地坡度标准,坡度低于6°是耕地环境良好的地区,说明非贫困县的耕地环境良好的比例远大于贫困县。黄土高原所有县的平均坡度分布峰值在16°左右(图4a),说明黄土高原的整体坡度较大。这与黄土高原内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态密切相关。
贫困县、非贫困县在地形环境因子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坡度方面,贫困县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峰值,峰值在15°~22°之间。近68%的贫困县分布在该坡度范围内(图4b)。根据国家耕地坡度标准分级[31],这个坡度范围已严重不适合农业生产,并且在这类土地上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困难极大(耕地坡度标准分级包括5个等级,即0°~2°,2°~6°,6°~15°,15°~25°及25°以上,分别视为平地、小坡度、中等坡度、大坡度、极大坡度)。尽管少数贫困县也位于坡度小于6°的小坡度地区,地形条件相对不严峻,但是这些县仅占7%,且主要位于土地贫瘠的毛乌素沙漠地区,地质条件十分严峻,其空间贫困结果表现为人居环境差和灾损率高形成的生态劣势。非贫困县的平均坡度分布趋势结果呈现相对稳定的趋势,没有明显的峰值。在非贫困县中,坡度小于6°的占25%(图4c)。根据耕地坡度标准,坡度低于6°是耕地环境良好的地区,说明非贫困县的耕地环境良好的比例远大于贫困县。黄土高原所有县的平均坡度分布峰值在16°左右(图4a),说明黄土高原的整体坡度较大。这与黄土高原内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态密切相关。地形起伏度与贫困县、非贫困县、所有县的耦合关系和这些县与坡度的耦合关系具有相似的特征。贫困县的分布在高起伏度时出现了峰值,76%的贫困县位于50~105 m的地形起伏度(图4e)。而对于非贫困县,这一比例仅为39%(图4f)。该结果表明,恶劣的地形环境对贫困县的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即地形环境越恶劣,贫困县分布越多。复杂的地形条件对县域第一产业的发展具有严重的制约作用,进而影响县域第一产业的财富积累。如果第二、三产业在贫困县也得不到更好的发展,贫困县的空间分布将会长期保持下去,也更容易陷入持续性贫困,从而形成“空间贫困陷阱”[3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路径依赖视角下他组织参与民族经济发展的路径创造——基于贵州郎德上寨旅游扶贫个案[J]. 王进.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20(01)
[2]基于共生理论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模式和路径优化研究——以山东省沂南县竹泉村为例[J]. 王庆生,张行发,郭静.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9(03)
[3]豫西山区县域地形起伏度与人口、经济活动分布的关系[J]. 张静静,李艳红,朱连奇.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9(02)
[4]基于DEM光照晕渲模拟的梯田自动提取方法[J]. 代文,那嘉明,杨昕,曹建军.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7(06)
[5]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创新路径——基于社会保障理论的思考[J]. 苏小燕.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7(02)
[6]县域空间贫困的地理识别研究——以宁夏泾源县为例[J]. 刘小鹏,李永红,王亚娟,郭占军,郑芳. 地理学报. 2017(03)
[7]“胡焕庸线”的稳定性及其两侧人口集疏模式差异(英文)[J]. 戚伟,刘盛和,赵美风,刘振.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6(11)
[8]中国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异特征及其精准扶贫策略[J]. 刘彦随,周扬,刘继来.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03)
[9]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时空演变研究[J]. 杨东阳,赵永,王小敏,苗睿,田光辉.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5(05)
[10]2000–2010年中国不同地区人口密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英文)[J]. 王露,封志明,杨艳昭.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5(04)
本文编号:2970983
【文章来源】:地域研究与开发. 2020,39(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贫困县与自然地形叠加
为了分析自然地形环境对贫困县分布的影响机制,从坡度、地形起伏度、河流密度3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形环境因子方面探索了不同类型的县与地形环境空间耦合关系。根据前述的分级策略,结合实际计算结果,确定各地形环境因子最终分类标准(表1)。进而根据此分类标准,得到了不同地形环境因子下贫困县、非贫困县、所有县的数量耦合分布(图4)。贫困县、非贫困县在地形环境因子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坡度方面,贫困县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峰值,峰值在15°~22°之间。近68%的贫困县分布在该坡度范围内(图4b)。根据国家耕地坡度标准分级[31],这个坡度范围已严重不适合农业生产,并且在这类土地上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困难极大(耕地坡度标准分级包括5个等级,即0°~2°,2°~6°,6°~15°,15°~25°及25°以上,分别视为平地、小坡度、中等坡度、大坡度、极大坡度)。尽管少数贫困县也位于坡度小于6°的小坡度地区,地形条件相对不严峻,但是这些县仅占7%,且主要位于土地贫瘠的毛乌素沙漠地区,地质条件十分严峻,其空间贫困结果表现为人居环境差和灾损率高形成的生态劣势。非贫困县的平均坡度分布趋势结果呈现相对稳定的趋势,没有明显的峰值。在非贫困县中,坡度小于6°的占25%(图4c)。根据耕地坡度标准,坡度低于6°是耕地环境良好的地区,说明非贫困县的耕地环境良好的比例远大于贫困县。黄土高原所有县的平均坡度分布峰值在16°左右(图4a),说明黄土高原的整体坡度较大。这与黄土高原内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态密切相关。
贫困县、非贫困县在地形环境因子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坡度方面,贫困县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峰值,峰值在15°~22°之间。近68%的贫困县分布在该坡度范围内(图4b)。根据国家耕地坡度标准分级[31],这个坡度范围已严重不适合农业生产,并且在这类土地上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困难极大(耕地坡度标准分级包括5个等级,即0°~2°,2°~6°,6°~15°,15°~25°及25°以上,分别视为平地、小坡度、中等坡度、大坡度、极大坡度)。尽管少数贫困县也位于坡度小于6°的小坡度地区,地形条件相对不严峻,但是这些县仅占7%,且主要位于土地贫瘠的毛乌素沙漠地区,地质条件十分严峻,其空间贫困结果表现为人居环境差和灾损率高形成的生态劣势。非贫困县的平均坡度分布趋势结果呈现相对稳定的趋势,没有明显的峰值。在非贫困县中,坡度小于6°的占25%(图4c)。根据耕地坡度标准,坡度低于6°是耕地环境良好的地区,说明非贫困县的耕地环境良好的比例远大于贫困县。黄土高原所有县的平均坡度分布峰值在16°左右(图4a),说明黄土高原的整体坡度较大。这与黄土高原内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态密切相关。地形起伏度与贫困县、非贫困县、所有县的耦合关系和这些县与坡度的耦合关系具有相似的特征。贫困县的分布在高起伏度时出现了峰值,76%的贫困县位于50~105 m的地形起伏度(图4e)。而对于非贫困县,这一比例仅为39%(图4f)。该结果表明,恶劣的地形环境对贫困县的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即地形环境越恶劣,贫困县分布越多。复杂的地形条件对县域第一产业的发展具有严重的制约作用,进而影响县域第一产业的财富积累。如果第二、三产业在贫困县也得不到更好的发展,贫困县的空间分布将会长期保持下去,也更容易陷入持续性贫困,从而形成“空间贫困陷阱”[3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路径依赖视角下他组织参与民族经济发展的路径创造——基于贵州郎德上寨旅游扶贫个案[J]. 王进.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20(01)
[2]基于共生理论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模式和路径优化研究——以山东省沂南县竹泉村为例[J]. 王庆生,张行发,郭静.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9(03)
[3]豫西山区县域地形起伏度与人口、经济活动分布的关系[J]. 张静静,李艳红,朱连奇.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9(02)
[4]基于DEM光照晕渲模拟的梯田自动提取方法[J]. 代文,那嘉明,杨昕,曹建军.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7(06)
[5]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创新路径——基于社会保障理论的思考[J]. 苏小燕.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7(02)
[6]县域空间贫困的地理识别研究——以宁夏泾源县为例[J]. 刘小鹏,李永红,王亚娟,郭占军,郑芳. 地理学报. 2017(03)
[7]“胡焕庸线”的稳定性及其两侧人口集疏模式差异(英文)[J]. 戚伟,刘盛和,赵美风,刘振.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6(11)
[8]中国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异特征及其精准扶贫策略[J]. 刘彦随,周扬,刘继来.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03)
[9]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时空演变研究[J]. 杨东阳,赵永,王小敏,苗睿,田光辉.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5(05)
[10]2000–2010年中国不同地区人口密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英文)[J]. 王露,封志明,杨艳昭.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5(04)
本文编号:29709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970983.html